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用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用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知的常识,预设义往往包含在句子当中,无须用特定的语句表达出来,它是一种隐含的意义、语用含义。了解并掌握预设理论,对话语意义的准确表达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疑问句的主要功能是探寻未知世界,要保证疑问句有意义,就要保证其预设为真。疑问句的预设,就是使该疑问句有意义的前提条件。对不同类型的疑问句的预设予以分析考察,并阐述其语用价值。对深入研究疑问句及其应用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预设 疑问句 语用价值

预设(presupposition)又译作“前提”或“先设”。是一个原本属于哲学、逻辑和语义研究范畴的概念,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预先假设”。语言学使用这一概念是近30年的事情。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知的常识,至少是听到话语之后能够根据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它与焦点相对。预设义往往包含在句子当中。无须用特定的语句表达出来,它是一种隐含的意义。了解并掌握疑问句中预设理论,对话语意义的准确表达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疑问句预设的研究

1 是非问句的预设。从语义上看,是非问句属于二值变量疑问句,其预设是相应陈述句命题的正反选言。例(1)你认识张三吗?

与例(1)相应的陈述句命题的正反选言,也就是它的预设是:“你认识张三”或“你不认识张三”。发话者发出此询问即已经事先设定:受话者要么认识张三,要么不认识张三,二者必居其一。

2 正反问句的预设。正反问句在语义上也属于二值变量疑问句,与是非问句一样其预设也是相应陈述句命题的正反选言。请看例(2):这个人可靠不可靠?以上例句的预设即为其相应陈述句命题的正反选言:例(2)的预设为:“这个人可靠”或“这个人不可靠”。

3 特指问句的预设。请看例(3):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要保证这个疑问句有意义,必须保证“有人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这个命题为真。否则。这个疑问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为此,这个问句中的疑问代词“谁”所指对象必须客观存在,即有所指。疑问代词“谁”所指对象可能是“张三”,也可能是“李四”,或许是“王五”等等。例(3)的预设应该为:[X1或X2或X3…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可见。特指问句的预设是其相应陈述命题的开放性选言。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含有多个特殊疑问词的情况,例(4):昨天在电影院门口是谁打了谁?

预设:[昨天在电影院门口X1或X2或X3…打了Y1或Y2或Y3…]

回答特指问句时答话人可能会直接说出预设或否定预设,从会话含义的角度看,这可能是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量的次准则,是一种交际策略,往往包含言外之义。

4 选择问句的预设。从语义上看,选择问句的形式可能是二值变量,也可能是多值变量。戴耀晶(2001)认为选择问句只有多值变量一种可能,不存在其他情形。通过对选择问句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例(5):你是吃米,吃面,还是吃饺子?

例(5)的选择项之间可以相容,并且可以扩展。即可以只吃其中的一项,也可以三项都吃。甚至三项都不吃,另吃别的,的确它的问域包含多个变量,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这类选择问句在语义上显然是二值变量的,而非多值变量的。丁力先生也持同样的观点。

相应的,二值变量的选择问句的预设是相应命题的正反选言,即A或-A;多值变量的选择问句的预设与特指问句的预设相同,是相应命题的开放性选言。

可见,选择问句的预设。是二值变量的还是多值变量的,关键看它的选择项在语义上是相容的还是矛盾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除了是非问、特指问、正反问和选择问这四种基本类型的疑问句之外,现代汉语中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问句:特指性是非问句。看个特指性是非问的例子,例(6):“真的,出了什么事了吗?…不,不是出什么事……”

例(6)的预设是:[出事了,或者没出事]。

上文分别分析了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和正反问四种不同类型的疑问句预设。我们可以根据它们预设的情况,把它们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预设封闭的。包括是非问句、正反问句和二值变量的选择问句,它们的预设是为相应陈述句命题的正反选言。

第二类:预设开放的。包括特指问句和多值变量的选择问句,它们的预设为相应陈述句命题的开放性选言,

特指性是非问句的预设虽然包含两个层级,但是,运算简化后,其预设就是该问句所包含的是非问句预设。

另外,其他类型的疑问句如“NP呢”、“VP呢”以及回声问、特指性是非问等,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高,它们的预设情况较为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文分别分析了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和正反问四种不同类型的疑问句的预设。我们认为:

选择问句的预设,是二值变量的还是多值变量的,关键看它的选择项在语义上是相容的还是矛盾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特指性是非问句的预设虽然包含两个层级,但是,运算简化后,其预设就是该问句所包含的是非问句预设。

二、疑问句预设的语用价值

在言语交际中,作为共知信息的预设是理解对方话语的先决条件。一个言语交际高手。往往能恰当地选择预设,作为一种策略手段巧妙地发问。从而达到自己特定的言语交际意图。

1 心理诱导。利用预设从心理上诱导对方。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语言学家去一家餐馆就餐,他发现餐厅的服务员总是这样问用过餐的顾客:“您还要鸡蛋吗?”这位语言学家把服务员叫过来,告诉他另一种问法:“您要一个鸡蛋还是要两个鸡蛋?”据说服务员改变问法后。要鸡蛋的顾客增加了近三分之一。

仅仅是改变了一下问法,何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主要原因是两个问句的预设不同。第一个问句的预设是:“您已经用过餐了”,这个预设首先使顾客意识到:我已经用完餐了;并且有可能使顾客产生这样的感觉:我那么能吃!这显然对发问者的预期心里期待无益。第二个问句的预设是:“您要鸡蛋”。这虽然是一个真假不定的命题。但问话人利用语用预设“好像它当然真”这一特点,有意让这个事实上真假不定的命题成为交际双方共同接受的命题,从而在心理上控制诱导顾客。使一些顾客于“不知不觉中”默认了这一命题:我要鸡蛋。

2 语言陷阱。利用虚假预设。巧设语言陷阱。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曾经举过一个著名的例子:有人问梅内德谟:“你是否停止打你的父亲了?”这是一个是非问句。人们想使梅内德谟陷入困境。不管他回答“是”还是“不是”,在这里都是危险的。如果说“是”,那就意味着他曾经打过他父亲;如果回答“不是”。那就意味着他还在打他父亲。这使梅内德谟陷入两难的局面。这实际上是利用虚假预设。巧设语言陷阱。形式逻辑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复杂问句。它隐含了一个虚假预设:你打过你父亲。梅内德谟识破了这一陷阱。回答道:“我从来没有打过他。”否定了对方的虚假预设,没有上当。

靳雅妹:延边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