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问;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等几方面详细阐述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

关键词:问题意识;敢于问;勤于问;乐于问;善于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54-02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从多方面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高昂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不断产生困惑。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深入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问

现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有些教师担心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提出问题会打乱自己本已设计好的教学计划,从而影响正常的课程进度;另一方面是有些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担心提出的问题简单会被老师和同学瞧不起,没有勇气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堂仍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作答的模式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从而消除学生自身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索需求。课余时间,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耐心予以解答,以此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自信心。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语言和行为上的鼓励。尤其要注意为学困生提供提问的机会,针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追问其疑惑或观点。只要他们提出问题,都要加以表扬,以保护他们大胆提问的热情,时间长了学生们就会改掉羞于提问的自卑心理,逐渐养成敢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二、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

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分析化学课堂授课的特点,建议采取以下方法:第一,给学生进行直观演示,提供实物、模型、图片等,演示出与学生的日常经验、已有知识发生矛盾的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二,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矛盾的事实、现象,分析矛盾数据,从而使学生原有知识与客观事实产生矛盾冲突,促进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三,总结学生典型的、普遍的错误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情况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

三、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

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乐于提问,就需要教师来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能够促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使之“生疑”“存惑”。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及其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给学生们准备好完整、典型的教学材料,让学生自己在亲身操作与实践中探索问题和发现规律,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们深入探究,探究的过程会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使学生们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由知识的关联性引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的循环模式,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四、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

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让学生敢于问、勤于问、乐于问外,还必须让学生们知道面对问题时应该怎样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们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提出问题。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不要含糊其词地提出问题,问题更不可以不着边际,这样会使教师无法准确作答,从而影响学生自己对存在问题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因此学生设计问题要具有科学性,要根据课本知识以及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深入的理解,要认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并结合自己的疑问点提出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才会相对的科学合理,让老师易于解释,学生也易于理解。(2)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问题的开放性,要让同学们认识到,每一个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有的问题会有几种解法,要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在设计问题时,设计者要先有正确的答案,这样才能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当学生各执一词、互相争论、相持不下,无法统一时,公布答案。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留下课后问题,将学习引向深入。(3)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性: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其中包括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单元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时,既要考虑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又要考虑到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既要考虑到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又要考虑到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有深度和广度。(4)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有可行性: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回答问题往往不全面、不深刻、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提问者就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或由教师补充完整;或由其他学生补充完整;或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组织作答。总之,不管是哪种形式,务求问题的彻底解决是首要的。还有一点应特别注意:不但要设计好问题,而且要充分地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预先准备好各种对策和答案,这样才会达到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希望通过以上四个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能够更加深入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

参考文献:

[1]草根化研究:基于实践的教育智慧[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秀兰.浅谈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12):30.

[3]冯兴发.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师),20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