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米德的“自我"观点及其局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米德的“自我"观点及其局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乔治・赫伯特・米德(G・H・Mead)是美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与杜威、库利、帕克一起构成了美国芝加哥学派第一论家。米德的传播思想主要在人际传播的范畴之内,而核心在于《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下面我们从本书中米德的自我观点出发,来考察一下米德在人际传播方面的思想。

米德自我概念在其人际思想中的地位

在理解米德的人际传播思想时。心灵、自我和社会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概念,同时通过对三个概念的阐释,米德给出了他对于个体和社会的认识。而米德的论述显示出,在人们不断融人社会的过程中,自我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它是个体可以形成互动并因之构成社会的前提条件。因为在米德看来。一个身体的自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自我,“只有当它在社会经验背景中发展了心灵,它才成了自我”。也就是说一个缺乏了心灵的身体,并不是自我,或者说自我的存在是以心灵为基础的,人们通过社会的经验过程,在个体的互动中产生、发展心灵。然后形成自我。

在米德看来,心灵的产生使得个体形成自我,而自我的形成必须经过交流,于是自我不再是一个心理学上的个体,而是一个社会心理学上的个体,因为交流不是一种意志和本能,人不是独立的身体的自我,而是社会的自我。可以说在自我的概念里,既包含了心灵也包含了社会,米德通过自我这个概念将心灵和社会连接起来,从而完成了其人际传播思想的统一。从这种意义上说,自我成为理解米德人际传播思想的核心。

米德人际传播的“自我”观点

自我在交流中产生。自我具有一种不同于生理学有机体本身的特征:自我是逐步发展的;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社会经验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即是作为个体与整个过程的关系及与该过程中其他个体的关系的结果发展起来的。人类在相互之间的交往中产生了交流,交流是一种行为,在这种行为过程中。人与交流过程本身构成了关系,同时,与同处在交流过程中的其他人产生关系。正是这构成了自我形成的基础。联系到心灵我们可以知道,在与人的交流中。人们通过智能或者是心灵,可以认知到交流的过程,以及自己与交流过程的关系,同时也认知到他人与交流过程的关系。并最终得出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当具有心灵的身体个体能够认知到自己与交流行为的关系、他人与交流行为的关系,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那么一个人就可以形成对自我的认知,于是自我就产生了。

米德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意义由他人来决定,而一旦一个个体处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他行为的意义不光会受到个人的影响,还会受到群体的影响,因为个体的行动者会考虑群体中所有个体的观念和态度,在他设想每一个他人的态度的时候。他的行动就会受到制约,“至少那些态度影响了他自己的特定反应”。那些参与同一过程的人的态度,会影响到个体自身行为方式的选择。这种影响事实上制约了自我的行为。米德把这个群体称作“泛化的他人”,这个泛化的他人的态度是整个共同体的态度。“而且事实上,米德想要说明的是。只要一个有组织的过程或社会活动进入一个个体成员的经验,它便是一个泛化的他人,换句话说,只要一个群体的态度被一个个体感知并成为自己行为的参考,那么这个群体的观念就是一种“泛化的他人”。同时,能否感知和形成泛化的他人。是个体是否具有完全的自我的标准。按照米德的看法、只有当他对他所属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所参加的有组织的、合作性社会活动或活动系列采取该群体所持的态度。他才能真正发展成一个完全的自我,即获得他所发展的完全自我的品质。

米德人际传播思想中的局限

米德在书中沿用了詹姆斯最初提出的两个概念――主我和客我,主我是无法得到观察和经验的。从经验的角度来说。主我根本就不存在,这样我们对于大量的采用后实证主义为研究方法的人际传播理论,这一个概念至少是无法证明真伪的,所以,这就使得这样一个概念在此类研究中因为无法验证而只能舍弃。

同时,因为客我和主我是一对相伴而生的概念,一旦主我失去意义。那么客我也就不再被研究者有效考察,即便研究者需要看到人们在互动中遇到的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和结果。他们也很难使用客我这样一种模糊的概念来表达它的复杂性,而只能用把概念简单化的方法来描述这样一个过程。

贝尔特认为米德的自我概念及其随之而来的泛化他人的概念确实暗含着结构概念。毕竟,采纳他人的论点意味着共同体的暗含的共享规则的内部化。从这种意义上说,米德的观点中承认社会结构的存在,但是在米德的著作中。泛化的他人几乎是作为顾及(而不是排除)能动作用的媒介出现的,而且作为助力(而不是约束力)出现,从米德的视角出发,恰恰是由于客我――自我的组成部分,创造性的主我才产生。也就是说,米德承认规则或者说社会结构的存在,但是在论述中却强调。自我中考虑泛化他人的倾向是考虑规则的存在,但是这种规则不会对人类行为造成制约,相反还会推动人类行为的有效性。

这些对于米德观点的质疑。并不能在米德的作品中找到相对清晰的表达,所以也就难怪会有人指出米德观点中概念的模糊之处了。就连罗杰斯也指出,“米德不是在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编纂符号互动论,关于他的理论观点。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都是以编自他学生的笔记的出版物为基础的……实际上,米德留下了一笔混乱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