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媒文化教育功能及其拓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媒文化教育功能及其拓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传媒具有文化教育功能,其相对学校教育而言更具优势,但在新形势下亦面临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根据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理论,应从现代化的视角将传媒的文化教育功能拓展为公众交往理。

关键词传媒 文化教育功能 拓展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43-02

一、传媒文化教育功能:内涵、优势与问题

(一)传媒文化教育功能的内涵及其优势

在日常的传播活动中,传媒通过记录、保存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智慧、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等信息,使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和创造,让一代代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认同社会传统、经验和知识。这一传播过程在有意无意地履行着文化教育功能。因此,大众传媒虽然不是学校,但同样在扮演着培育社会新人的角色。

可以说,现代传媒是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培育出来的理性工具,那么西方学者关于传媒对人类的教化作用是如何表述的呢?美国传播学研究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结构与功能》里认为传媒有三种社会功能,其中之一即为传衍社会遗产,亦即传媒是知识的传播者,使社会的精神遗产代代相传,而这也即传媒的文化教育功能。

由于新闻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设计下进行的一种制度化传播,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其社会功能的发挥或表述各不相同或同中有异。在前苏联,新闻学家E・普罗霍洛夫是以文化娱乐功能来表述文化教育功能的,“在群众中传播广泛的知识,传播和介绍文艺作品以及供闲暇时间欣赏的报道”。P而在我国,学者们一般将文化教育功能表述为传播知识。

相较于学校教育集规范化、系统化和渐进性于一体,全面兼顾德智体美而言,传媒的教育相对分散和随意,其作用也不易被人察觉。但是,传媒教育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受众范围广。通过传媒进行的知识传授基本上不受时空限制,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作出安排。同时,网络的发展打破了国家和区域文化的界限,传媒教育国际化具备了实现的物质基础。其次,受众层次多。传媒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广泛。传媒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多种类信息接受者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内容。再次,传播知识新。传媒传播的信息,多是新近出炉的知识,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同时,传媒提供的知识,以其鲜活和多样的形式得到受众的欢迎,能够产生更为显著的效果。

(二)传媒文化教育功能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由此带来了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工具的普及,与此同时,传媒工具的公众化拥有客观上使受众的思想不断得以解放,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然而,传媒也面临着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对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等原则的严重背离问题,而人文关怀的缺失不可避免地弱化了传媒的文化教育功能。

1、传媒人文关怀的缺失

阿伦・布洛克认为,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应始终坚持“两个核心”,第一,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第二,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因此,大众传媒对人文关怀精神的解读也不离这两层含义。Q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文关怀理念开始深入到新闻人的意识之中。然而,随着新闻传媒逐渐市场化的运营和媒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也存在一定误区,具体表现为在态度上歧视某些人群、漠视人的尊严;在报道中对弱势人群的人文关怀流于表层,注重表现他们落后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的不幸,而忽视了深层次挖掘他们与恶劣生存环境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以及他们人性中的崇高品质。可以说在题材上越来越琐碎,在立意上越来越市井,在取向上越来越娱乐化。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传播活动的急功近利,新闻报道也难免肤浅并有失偏颇。

关于灾难新闻的报道是人文关怀缺失的“重灾区”。 有些新闻工作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实现了媒体对灾难新闻报道的重大突破。但在关注灾情与抗震动态,弘扬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的同时,部分传媒工作者人文关怀精神的缺乏值得我们反思。

2、建构传媒人文关怀精神的紧迫性

传媒在人文关怀方面的不良表现弱化了其文化教育功能。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将导致部分受众受到不良影响,认为对弱者、不幸者、受灾者的漠视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从而对社会产生悲观情绪。

因此,建构传媒的人文关怀精神迫在眉睫。一般社会新闻应尊重各个阶层的群体,以热忱的态度面对他们,注重深层次挖掘弱势群体与恶劣生存环境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以及他们人性中的崇高品质。在灾难新闻报道中,除及时报道灾难,科学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尊重被采访对象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以救助伤者为第一考虑;尊重、理解被采访对象的心理感受,不诱导幸存者回忆痛苦,坚决不去触碰他们的痛处。正如梅尔文・门彻所指出的,对那些可能受到新闻报道负面影响的人表示同情。在对待儿童和无经验的消息来源或报道对象时,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在寻求和使用那些遭到悲剧或哀痛打击的人的访问记和照片时谨慎行事。认识到采集和报道信息可能会造成的伤害和不适。R

二、传媒文化教育功能的拓展

哈贝马斯从传受互动的角度,给传播活动赋予了新的功能。他认为,在大众传播、文化工业中由于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给人造成种种束缚,因此传播的终极目的不在于效果,而在于把人从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此,他提出了“交往理性”等命题,为拓展传媒的文化教育功能提供了思想支撑。

(一)传媒具有公众交往理

传媒文化教育功能的目的是使受众获得知识,传承文化,而其终极目标却是使公众获得理性的生存和交往的方式,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1、公众交往理性的重建依附于现代传媒

哈贝马斯认为,公众的生存离不开交往行为,这种行为有三个有效性要求: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这三个同样原初的有效性要求体现了一致关联,因此他将其称之为合理性。所以,所谓交往行为合理化是公众个体平等地借由语言不停地进行交往、互动、沟通实现的。它具有主体间性并符合一定社会规范,是一种在对话中、在交往者之间达成协调一致与相互理解的理性化的行为。

可见,这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为核心的理论,该理论主张人们以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社会矛盾、社会争端和冲突。重建交往理性,达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是协调社会的重要手段。因此,公众交往理,就是人们加强沟通促进相互理解,以解决人际矛盾、社会矛盾。现代传媒在公众交往理性的重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传媒与受众的互动是公众交往理性实现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代传媒业的结构形态产生着重要影响。人类从口头沟通信息发展到文字传播,继而进入到模拟图像传播,现代传媒正逐渐走向大众,越来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一些纯个人问题求助类节目逐渐成为受众关注的节目,而这些节目完全是在一种公共性的媒介平台上来解决某些纯粹私人化、非公共性的问题。可以说,这就是现代传媒公众交往理的表现形式。

在此基础上,传媒公众交往理实现的最主要途径就是传媒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德国学者齐美尔率先提出了社会互动理论。按照人们的习惯性理解,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简而言之,互动的基本含义是互动双方之间基于共同存在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相促进。

(二)传媒公众交往理的意义

1、提升公众的社会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认为,理性化是未竟的事业,应该运用交往理性来化解一些社会生活走向分裂的非理性因素。T传媒的公众交往理的意义,正在于去除唯理性化的单向度思维,建构立足于日常生活、肯定感性世界生活的新理性。

传媒和社会公众的互动直接影响社会主体的活力和方向,社会的演变也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现代,传媒强势社会信息过剩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关注纯个人性的、平常而琐碎的栏目应运而生。江苏卫视的《人间》、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等,都是针对普通老百姓在人际交往间产生的误会、冲突,充当“中间人”的角色,悉心调解,切实地化解一批人际矛盾,弥补个人间的一些情感伤痕。

2、弘扬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关怀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的维护、价值的追求和命运的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U

在现代社会,单纯地解决某些纯粹私人化的心理困惑、情感焦虑、家庭纠纷等非公共性问题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在物质淹没下亲情日益疏离,个体人的精神越来越陷入孤独,需要传媒来拯救和关怀,以全面创造技术理性背景下的人与人的和谐,进一步弘扬人文主义关怀精神、肯定个体人的主体地位。

3、实现和谐共处的社会目标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邻里和睦、家庭融洽、夫妻恩爱,正是传媒公众交往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传媒通过展现他人矛盾的成因及化解途径,还为受众提供了解决自身问题的教本。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传媒公众交往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公众交往理关注的是纯个人性的、平常而琐碎的事情,是私己性的,与公众利益无关或关系不大。另外,公众交往理性面向的是琐碎事件中的当事人,以切实地化解他们的人际矛盾,弥补个人间的情感伤痕。总之,传媒功能的拓展需要其担负起公众交往理,使公众的生存、交往方式更趋理性。

注释:

[前苏联]E・普罗霍洛夫等著,赵水福等译.新闻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新闻大学,2001年夏季号,第13页.

[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755页.

庹继光.法律传播对实现法律互动的价值,当代传播,2008年第1期,第79页.

詹绪武.理性与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框架下的新闻传播文化.新闻传播,2007年第4期,第12页,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