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心学好文言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进文言文教学课堂,现状依旧不容乐观。影响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线教师对新课程“阳奉阴违”。这类现象同样出现在文言文教学中,许多一线教师虽然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是新课程的忠实实施者、坚决拥护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字字落实、句句点明。而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享受语文”。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他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吗?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本人亦摸索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几种方法,试述如下:
(一)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首要一点就是多朗读,要求学生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让学生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并有所得。
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构想出了几种新的文言文朗读教学的方法,试图为文言文教学的实施打开新的突破口。
1.情境导读。文言文教学中的情境导读就是按照文章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教师提供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或简要的文字说明,学生按照提示寻找相关的章节阅读,这种读文言文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尤其适合叙事性的文言文篇章。
2.角色对读。《史记》等作品的文章,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离奇曲折,教师在教授这类文言文时,可适当地进行些角色扮演对读,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对读中体现出来的语气语调也有利于体会人物性格的丰满。
(二)在平等交流中激发兴趣。
文言文教学课堂气氛沉闷,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教师往往占据主体,一讲到底;学生只需一支笔、一双眼睛、两只耳朵。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教师洋洋洒洒,辛辛苦苦,学生则或忙于做笔记,或梦游爪哇国,或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被忽视了,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因此,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改善这种现状,就必须转换教师角色。教师应由高高在上,下到平等参与,同时又进行积极指导的地位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才能打破文言文教学的沉闷气氛。这当然不是指教师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利用教材的情感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深入挖掘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多给每位学生发言和提问的机会,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很有益处。
(三)在激情演绎中激发兴趣。
文言文虽深奥,文句理解有一定困难,但如果将表演机制引入课堂,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本剧就是很好的表演形式。《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因为故事情节比较曲折,所以演起来就更加有发挥的余地。这样一种授课形式,既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将课本剧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能力,而且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教师应通过自我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使其逐步形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同时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美感作用,并辅之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和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情感的胜境。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会与日俱增。
(四)利用现实生活的人文情境激发兴趣。
文言文包涵着丰富的诗画意蕴,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教材所选的篇目表现更多的是赞颂“真、善、美”, 批判“假、恶、丑”。然而学生似乎不能领略到文言文其中的精妙处。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忧患意识”,“逆境出人才”的重要知识,但是,问其忧患意识的现代意义,如何让自己成为人才,学生一筹莫展、一片茫然。这关键在于现代生活人文情境的缺失。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与现代不合拍,无法引起感情的共鸣。这就需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找到类似的融合点,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关注自身素质涵养的同时真正激发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记得有一次试卷上出现过一篇课外文言文《晏子出使》,它写了晏子在楚国受辱,但他以出色的辞令随机应变、以不卑不亢的表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当时正当神七发射成功,我就结合了这件事,再加上《藤野先生》中看电影事件,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深感自己所肩负的维护国家尊严的责任。
文言文教学的关键还在于一个兴趣的激发。教师要运用多种朗读手段,带领他们在平等交流、激情演绎、人文情境中晓文意、品文句、悟内蕴、通情感,使学生真正走出不喜欢文言文的这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