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静脉输液者血管损伤因素及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静脉输液者血管损伤因素及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患者长期接受静脉输液容易造成血管损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严重的甚至还会影响治疗。所以长期静脉输液对患者血管损伤的影响因素和相关保护措施仍然受到医学界人士的重视。本文就长期静脉树叶遮血管损伤因素及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作出如下综述。

关键词:静脉输液;血管损伤;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826.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70-01

1 引言

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时也要承担血管损伤可能带来的风险。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近年来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可能对患者造成的血管损伤因素以及相关保护措施也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

2血长期静脉输液者血管损伤因素

2.1拔针时的机械性切割伤

传统的拔针方式为:将无菌棉签按压在穿刺点上方,常规快速拔出针头。这种拔针方式不但使患者疼痛加剧,还容易造成穿刺点出血和淤血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棉签积压针头和血管,增加两者之间接触,在针头拔出时更容易划伤血管壁,造成出血、淤血,同时针头和血管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增强患者的疼痛感。在伤害性刺激的作用下,引起组织内释放组胺,导致致痛物质作用于血管壁上的神经末梢而产生痛觉冲动,故患者疼痛[1]。

2.2拔针后的按压

1)、按压面积小

传统的静脉穿刺拔针之后通常都把棉签放在穿刺点上按压止血。棉签直径小、按压面积小,可能被按压的只是皮肤上的针眼,血管壁上的针眼仍会出血,造成血液流入皮下形成皮下血肿。棉签直径小放置时容易偏离血管针眼、或移位,没有固定在按压点,血管穿刺点未得到按压,当血液从血管穿刺点处外流时,便形成局部血肿或瘀血[1]。

2)、按压移位

静脉穿刺后拔针采用护患“交换按压法”在临床上是常用的按压方法[1]。即护士先按压穿刺部位然后交由个人按压。一是容易造成局部血液阻断―恢复―阻断―凝血过程,导致恢复期血液流出至皮下发生出血、皮下淤血现象;二是由于在交换过程中棉签可能跌落,或替换人员不懂要领,按压部位移位或压力不足,造成穿刺点得不到持续按压,引起穿刺部位出血或局部瘀血[3]。

3)、 按压时间短

临床研究证明:按压时间与针眼出血、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有直接关系[4]。虽然目前对于静脉刺穿拔针后应按压多长时间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很多患者在拔针之后由于按压时间不足,血管针眼处的血凝块还没有形成,经常出现血液外流或在皮下形成淤血的情况。

2.3拔针后的护理

静脉输液后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针眼出血和皮下瘀血,不仅与按压时间、按压面积、按压力度等因素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心理素质及责任心有关[1]。在护理方面往往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相当高,而普遍认为静脉拔针很容易[1],不需要技术操作。护士的不专业、患者的轻视,这两种情况很容易造成静脉输液之后患者局部出血、淤血、血肿以及疼痛等现象,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3. 静脉输液保护措施

3.1拔针时

拔针时采用“先拔针再按压”的方法[2]。拔针时前面不施加任何压力,在针头推出皮肤表层时开始按压,减少针刃对血管的机械切割损伤,减少局部淤血,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2拔针后的按压

1)、 大面积的按压

只有大面积按压才能同时按压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防止穿刺点皮肤和皮下出血。常用的大面积按压方式有:拇指纵向按压,拔针时只用大拇指的指腹轻轻横向按压皮肤针眼处棉球,待针头拔出后,迅速将拇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被刺血管平行,同时上移拇指,用整个拇指将被刺血管用力纵向压住,加大受力面积,使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受压,直至按压结束[7];大鱼际肌按压,大鱼际肌肉组织较丰富,按压面积大,受力面积增大,受力更加均匀,减轻了局部压力,因而疼痛不适减轻[4];三指同时按压,左手的无名指、食指、中指同时按压在无菌贴上,按压了皮肤穿刺点也按压了血管穿刺点,防止或减少了皮下血肿及瘀血的出现[3];四指按压,四指按压法着力均匀,按压面积大,部位固定,可以同时按住皮肤针眼,手指灵活,便于操作,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1]。

2)、持续按压

持续按压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一是刘春妹[5]采用输液贴协作式拔针,大大降低了患者出血或局部淤血的现象,有效的预防了输液后患者的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二是非交换式按压4,局部血流形成阻断-凝血过程,避免交换时出现中间恢复过程,可以有效的避免皮下瘀血的发生;三是护患交换不间断按压3;护士在拔针时,患者用三指平行按压法按压穿刺部位,在护士移去双手之后患者可以继续按压;四是肢体抬高按压,史美琴等6认为:拔针后按压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的同时上举肢体约2min,可避免穿刺点出血。刘丹等[1]认为:拔针按压后迅速抬高输液侧肢体,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平放于胸口或垂直举于耳旁,静脉血都是向心方向回流的,拔针后抬高肢体可使静脉血管充盈不足血流减少,血管内压力降低,血液不易渗到皮下,减少了皮下瘀血的可能性。

3)、持续按压时间

持续按压的时间要够,避免按压不到时间就松开手,不要中途松手观看针眼是否出血。根据正常人凝血时间为1~3min[1],大多研究者认为:凝血机制正常的人按压必须持续4~5min[5]比较合适。按压时间过长,患者不易配合,过短则易出现皮下瘀血。对凝血功能障碍、或用抗凝血药物者、老年人应延长按压时间至10~15min[1]。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血管损伤保护是临床治疗最常见的护理问题,上述措施有效的避免了患者拔针之后出血、皮下淤血的概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加强对护士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加强对患者静脉输液血管损伤的知识宣传,引起患者的重视,加强患者的护理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艳萍,马金凤,刘颖.关于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40.

[2] 陈鳢榕,黄美仙.静脉穿刺拔针后出血及皮下瘀血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9):70.

[3] 徐丽,耿利琼,苗宗娥.静脉拔针采用护患交换不间断按压方法的临床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0,9(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