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湿法”在丝雕创作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采的侧柏大多伴有天然的舍利和神枝,所谓大树有枯枝,这也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由于生成年代和条件的关系,风化程度也有不同的差别,舍利的观赏价值亦有所不同。要想创作出一件好的作品,仅仅依赖于天然的舍利是不够的。我们应当遵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采取科学的、认真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创作素材。正如台湾盆景大师郑诚恭先生所
图1、改作前正面图
图2、改作前反面图
图3、干舍利喷水加湿中
图4、加湿后的干舍利丝雕中说的“丝雕创作时发挥优点是基本功夫,能改善缺点是学问,将缺点化为优点才是真创作”。
然而这类即干又硬的枯桩不易吃刀,用力轻了刀刃打滑,出现“刮”得现象:用力重则木丝脆断,而且刀痕累累。表面质感粗糙、干涩,尤其是在木丝纹理分布复杂的部位,由于木丝易断,容易形成死结。线的韵味和旋律荡然无存,难以显现舍利的自然神韵,个中滋味只有创作者才能体会的到。受木质受潮变形的启发,本人采用局部“加湿”的方法操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一则创作实例介绍给同道参考,以便共同交流。
这棵侧柏经过四年多的培养,枝繁叶茂,极具生命力,枝干也基本到位。树高96cm,直径18cm。只是基部主干上粗下细正面看过度不自然,当地人称这一缺陷为“根细”,这也是山采柏树的常见弊病。
图1、图2、创作前正反两面树相,从总体来检讨其优、劣点如下:
一、右侧的根部被山石挤压部分致死,形成薄而硬的板根,枯死的部位硬如盘石,活的地方却需要保留,而厚度仅有2cm。基本没有加工的空间,初步的雕刻没有带来多大的改观。
二、中间的一段枯木已经形成天然舍利,但是体态臃肿,层次上缺少变化,实有余而虚不足。
三、枯死的舍利小枝,皮干而硬,轻描淡写的处理难以奏效,重则脆断,而且造型走势拘泥呆板。
四、枯死的疤结周围已枯烂成洞穴,这种部位纹理走向复杂,木质密度特别高,异常坚硬。由于木丝易断,纹理显得杂乱无章。这些问题使用常规的操作方法已很难奏效,尤其是对刚入门的新手来讲,难度更大。而通过加湿则能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难题。下面将简单的介绍一下“加湿法”的操作。
图3、先向加工的部位喷水湿润其表面,然后将拧干的湿布自下而上的缠绕在树身上,并酌情喷水保湿,但不可过量,保湿即可。防止水量过大影响控水效果,持续保温约十小时左右,即可进行丝雕作业。在水的作用下,木质受潮膨胀变形,表面变得松软,木丝纤维弹性亦有所恢复。此时或撕或拉均能拉起长长的木丝,不但线条自然流畅,而且表面圆润光滑,质感有所改善。虽然只是依势随型的做表面处理,却也充分展现了线条的神韵。
图4、用拉丝刀及半圆形钍钳刀撕开木质部,顺木丝走势下拉,这种撕的方式效果很好,表而木纹走势自然而富有力度。
图5、图6、初步丝雕、完成整枝造型后的舍利效果图,委婉曲折的走势流转自如,藏露有致,虚象环生。呆滞枯死的舍利小枝和树穴,对其进行镂空和丝雕处理,已添增不少空灵的氛围。为了平衡树势,不敢过多的追求造型效果,层次上略显杂乱。尤其是中间侧后大枝似有喧宾夺主之势,这些只有待树势恢复后再作处理。(编辑/刘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