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两岸女性作家创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两岸女性作家创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近二十年来散文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女性散文作家创作研究,探讨女性散文作家创作的个性及其所彰显的地域特质。

[关键词]女性散文 毕淑敏 亦舒 龙应台

中图分类号:l04 文献标识码:l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7501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二十多年时间,随着网络、博客、微博的流行,资讯爆炸式的增长,人们能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海量信息,而随着信息媒介的日益短小,信息碎片化的程度益发明显。

从某个角度来说,随意写出的一段文字也可算得上是散文,因此,可以寄寓个人短小情思的散文便在大众间流行。但正因为其书写方式的简便,而使得真正的散文益发稀少,写作往往流于表面,除个别强调审智的散文有可读性之外,其余往往是直白的抒情与矫情相间,浪漫与幼稚并存。

二十年应是一个轮回,是一个幼儿长成、有独立思维所必须的时间,也是一个可能存在中青年三代完整的发展过程,所以本文便以女性角度出发,研究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女性散文作家创作的个人特质及其所彰显地域性。

一、大陆――原生质的毕淑敏

大陆或许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的变化,作家自身功利性的原因,越来越少的人从事散文写作。除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热的文化散文之外,现有报纸、杂志上的专栏散文创作,往往流于口水化,话题也局限于社会的庸俗热点、个人情感的制肘,真正感人肺腑的散文创作日益匮乏。

而女性散文作家原本就较少,而且往往囿于自己自身,没有宏大的眼界。时下流行的倡导新生活方式的散文,也因为多数拾人牙慧,端坐一隅,加数句泼辣、恨铁不成钢的言语,来博人眼球。

相对而言,毕淑敏是个写作范围涵盖极广的比较纯粹的作家。其前期的作品,主要面向的是广大人民,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刻画、强调对意志的磨练、孩子们的教育、对社会现状及人们心态的分析及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描摹。

而随着眼界的开阔,她尝试多种写作方式,其后期的文章,如《蓝色天堂》(旅游散文集)中,全书知识丰富,因与国外文化文明的直面交流和接触,诸多文化的直面冲击,使得毕淑敏的文中有了更深刻的内涵――身处无边无际的海上,触目惊见大海的辽阔,对比人类的渺小,星辰的永恒对应人类的转瞬即逝;孤独的旅人,在异乡的土地上,周围充斥着其他的文明,这一切的元素都会使人的思想产生大量的嬗变。

在毕淑敏笔下,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书中穿插了不少对各种心灵问题的剖析和解答,并试图以此来思考与探索和谐平衡的心灵艺术。文中虽不乏“我们对同种族的人越好,往往对不同种族的越残暴。我们越为自己的文明骄傲,我们越乐意破坏他人的文明”这样的佳句,但她似乎将自己的心声光裸裸地放在人们面前,迫切希望得到读者的共鸣。普通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有感触,却只是浅层次的,仅是触摸到,然后就一闪而过,未能激起更深入的思考。

二、香港――灯光声影里的亦舒

与大陆有着天壤之别的是,港台两地的女性作家却独树一帜,硕果颇丰。因为她们居住于多文化之地,香港历年来受英国文化、台湾受日本文化影响,作家们倾向于多维度探索。她们视野的开拓性,和先天的文化积淀,使得她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现状有了独特的理解,也使得她们的散文作品有着特别的魅力。

在香港,因着发达的经济体、紧凑的居住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快捷的生活节奏,都市人承受压力巨大,对于他们来说,热辣的社会点评和情感的舒缓释放更加适合。而正与社会需要相适应,香港女性散文作家大多青年时期有过留学经历,且家境优秀,眼界相对而言较开阔,所关注的是自立自强,鲜少有直面社会底层凄凉的那类文章,创作往往包罗万象,对社会、对个人有着深刻剖析。

而在香港女性散文作家中,不得不提的一位就是亦舒。亦舒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在东南亚获得相当的知名度,但在多数读者眼中,亦舒更多的是作为言情小说家出现,殊不知,亦舒的散文更是人生智慧经验的历练,文字犀利尖刻,三言两语道尽世情。亦舒给予读者的,除了她的生活方式,为读者展现了声光灯影里的香港,带读者品味各种美食,更多的,是她的作品所折射出的独特做人态度和处世哲学。

亦舒的散文中秉承“女性要独立”的观点,对生活中的两个永恒主题――职场和情感,给予独特的诠释。文中俯拾皆是的隽永箴言给人以警醒和启迪,无论是对人生的态度、对职场、乃至于对上司朋友的利害关系,言语犀利简洁,一针见血,却又留有一丝温情。君不见,“这年头,谁不是带着一箱子的面具走天涯?”简单一句,便令无数人感同身受。而且,她的新闻官经历使得她的文体也显得精炼简洁,更多的是火辣辣的嘲讽和当头棒喝。《行走江湖》一篇,短短百余字,将社会中从无名到知名,从内里到外在,一帮人在社会中求生活,求得名声之后的心路历程全都剖析了个透。如此犀利的尘世之笔,如此豁达的胸襟和气度,女作家中几人能有。

三、台湾――内外兼修的龙应台

而与大陆有着一海之隔的台湾,散文亦是蓬勃发展,而其中的女性作家中佼佼者尤多。台湾特异的政治氛围、注重传统文化背景的熏陶,以及台湾民众对于祖国、故土、乡怀的情结,使得台湾的女性散文作家往往在政治、哲思、亲情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解。

龙应台正是其中的代表者,从她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她的人生轨迹和历练成就,从一开始的遇事不圆融,写出杀伐之气大盛的《野草》,到返璞归真、回归家庭时写出的《亲爱的安德烈》。而龙应台的文字,也与她的文风相适应,由“横眉冷对千夫指”时的寒气逼人,到“俯首甘为孺子牛”时的温柔婉转,她的写作境界由对世事的尖锐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我们能够看出龙应台是可软可硬的,她将政治家的韬略和家中的慈母孝女一角融为一身,而都能做到最好。

《目送》中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文中,“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两个“不必追”道出人生弹指一瞬的真谛,淡然的文字中所蕴含的亲情念力让人无法忘却。

从大多数台湾作家的创作中,我们能够清晰地判定她们对于人生的态度,对于价值的判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她们在每一阶段的思想变化,而无一例外的是,她们大多都是有感而发,而又相当理性,真正做到审智与抒情相融合。

四、结语

一个真正的散文家是应该有着家国观念,胸怀世界,这样她们的创作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我们可以从毕淑敏的作品中,看出其对于大陆社会现状的分析,和对青少年状况的指导和忧虑,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五四精神的传承。我们可以从亦舒的作品中看出其关照社会的方方面面,帮助职业女性树立独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这方面我们依稀可以从明清散文中找到共通点。我们可以从龙应台的作品中读到鲁迅的影子,而据作家本人坦诚,她在写作《野草》之前,没有阅读过鲁迅的作品,而这也正说明创作是有着历史延展性,能看到精神的轮回。

我们可以从两岸女性的散文作品中看出她们各自所接受的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质。

参考文献

[1]毕淑敏.蓝色天堂.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2]毕淑敏.毕淑敏散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亦舒.意绵绵.新世界出版社.2008

[4]亦舒.情未了.新世界出版社.2008

[5]王朝夕.有亦舒的日子:和亦舒读者聊天.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3

[6]龙应台.目送.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

[7]龙应台,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7

[8]龙应台.野草:二十年纪念版.文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