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鼻咽癌相关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鼻咽癌相关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鼻咽癌;分子机制;最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b)-005-02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主要见于黄种人。我国南方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及自治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是全世界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国内外一些病例数较多的回顾性资料表明,早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在50%左右,而中晚期者仅为20%~30%。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1]。

近年来,国内外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放射生物学等基础医学迅速发展。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等的研究将为了解鼻咽癌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制订鼻咽癌综合治疗方案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总之,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相信治疗效果亦将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鼻咽癌相关分子机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EB病毒与鼻咽癌

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EB病毒抗体水平的持续升高是发生在鼻咽癌癌变潜伏期的普遍事件,并且提示重复血清学筛查是监测肿瘤出现临床表现之前的重要指标。

LMP1是EB病毒潜伏感染时表达的一种重要转化膜蛋白,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具有癌基因编码蛋白特征的EB病毒基因产物,类似于活化的受体。研究表明LMP1与NPC临床分期及转移显著相关,提示LMP1可能是影响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2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鼻咽癌

p16基因是新发现的一个抑癌基因,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其在抑癌方面的重要性超过p53和Rb基因。大量研究证实鼻咽癌患者存在p16基因的变异,但其变异程度及方式与鼻咽癌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无统一定论;p16蛋白表达缺失也是鼻咽癌的常见事件,其缺失率为40%~82%。鼻咽癌的发生与p16蛋白表达缺失和p16基因变异关系密切,但两者的变化存在不一致性。研究认为p16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鼻咽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2]。同时,也有学者在研究应用p16基因进行基因治疗。

也有研究表明[3],侯选抑癌基因IGF-2R、p27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均有减少,且两者呈轻度正相关,同时可观察到癌基因p21的突变和p21蛋白的过量表达,p21和RGF-2R、p27的表达呈负相关。说明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

齐卫卫[4]等研究表明,抗凋亡基因survivin在鼻咽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在鼻咽慢性炎症的表达率为14.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survivin与癌基因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与细胞的凋亡指数呈负相关,认为其表达对预测鼻咽癌的放射敏感性和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李和清等[5]报道,38位鼻咽癌患者中有31位(81.6%)显示了基因组失稳,其失稳指数范围为0.00%~16.2%。6个肿瘤的6q27 染色体上证实有获得性基因损害。低于5年生存期患者其基因失稳程度显著高于超过5年生存期的患者(P

关于鼻咽癌基因的缺失,甲基化突变等也有报道。

癌症的发生是基因改变累积的结果,肿瘤的发生常需5~10 种以上的基因改变[6]。同样,上述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改变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3 相关蛋白分子与鼻咽癌

除了从基因水平对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研究外,还从蛋白质分子水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 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 VEGF-D) 是目前已鉴定出的淋巴管生长因子, 有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VEGF-C 或VEGF-D 过表达与淋巴转移有关,赵国光等[7]研究表明,鼻咽癌中VEGF-C 高表达与区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VEGF-D 阳性表达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VEGF-C高表达正相关,且与5 年生存率密切相关。

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 rophic factor,BDNF) 的特异性受体,研究发现许多肿瘤中可见TrkB的过度表达或过度激活,一些非神经源性肿瘤均发现有TrkB的表达。赵卫民等[8]研究表明,TrkB和BDNF在NP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47/57)和52.6%(30/57),均高于鼻咽炎组(均P

总之,不少蛋白质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复发过程中可能起着关键作用,探讨NPC转移复发机制,对提高NPC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4 分子生物学疗法与鼻咽癌

RNA干扰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应用RNA干预技术治疗鼻咽癌的机制正在研究中。随着RNA干扰技术不断成熟和鼻咽癌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RNA干扰可能为鼻咽癌的治疗和预防打开新的篇章。

上文提到的TrkB的抑制药物已进入研发阶段,预计以药物为媒介对TrkB 的抑制将对过度表达或变异TrkB的人类肿瘤的致瘤性和转移能力有重大影响。

总之,随着基础医学尤其是肿瘤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对鼻咽癌等肿瘤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临床治疗结合分子生物学疗法是治疗肿瘤的最佳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叶奕菁,陆小军,吴新光,等.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多因素分析

(下转第9页)

[J].中国医药导报,2007,4(9):19.

[2]梁海慧,张月飞.抑癌基因p16与鼻咽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07,28(7):1194-1196.

[3]彭维晖,杨一兵,漆一飞,等.鼻咽癌与IGF-2R及p27和p21表达相关性的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11):514-516.

[4]齐卫卫,胡国清,汪瑞.鼻咽癌中survivin和Bcl-2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S].2006第四届中国肿瘤学大会论文集,59.

[5]李和清,玉敏,陈江波,等.鼻咽癌的基因不稳定性[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2(3):417-421.

[6]Kinzier KW,Vogelsstein B. Lessons from hereditary colorectal caner [J].Cell,1996,87(2):159-170.

[7]赵国光,向晓娟,何友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 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癌症,2007,26(1):90-95.

[8]赵卫民,温文胜,张哲,等.酪氨酸激酶受体B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11):497-500.

(收稿日期:200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