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铜仁市环境监测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铜仁市环境监测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对整个环保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铜仁市环境监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了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出了强化我市环境监测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 现状 对策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为了解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又为相关的管理部门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及执行各项环保法规、条例而提供客观的科学的数据支持。

同时,环境监测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环境保护体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而且能为环保等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还能为环境执法、经济建设等相关决策提供技术监督、服务和支持。

一、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相关组份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极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环境监测主要分为监督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事故性监测和研究性监测四大类。监督性环境监测主要针对已知的污染因素或污染物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事故性环境监测针对具体事故引起的污染进行监测来进行治理;研究性环境监测是针对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监测、通过污染物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来获得科学数据,以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二、铜仁市环境监测现状

在过去的10年中,铜仁市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形成了环境监测技术和相应的管理体系,为我市经济建设中的环境管理决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我市的环保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1、我市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迅速。铜仁市环境监测站始建于1976年,属国家环境监测二级站,是具有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职能的独立事业法人单位,是铜仁地区唯一通过计量认证能全面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监测站,先后荣获“环境监测国家级优质实验室”和“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并于2005年末正式挂牌“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铜仁分院”、“贵州省铜仁地区环境科学研究所”。

目前承担的主要工作有:铜仁市环境空气、降水、降尘、噪声等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全市主要河流地表水环境质量常规监测;铜仁市及全市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监测;重点流域乌江沿河出境断面水质月报监测;铜仁市跨界断面水质月报监测;全市11个县、市、区及大龙开发区城考环境质量指标监测;全市范围内60余家国控、省控及地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全市范围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及“三同时”验收监测;排污收费监测;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的调查监测;以及其它委托性监测等等,每年为我市的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科学依据。

2、我市环境科研工作稳步发展。作为高层次的环境监测方式,研究性环境监测在我市稳步推进。近几年来,铜仁市环境监测站承担了环保部“锰三角”水专项整治的环境监测工作,并涌现了一批业务骨干;其次还开展了我市万山区(中国汞都)汞污染调查研究课题,很快形成了研究报告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我国汞污染治理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

3、我市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我市环境监测已具备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土壤/底质/固废、噪声振动、生物等五大类140余个项目的监测能力,基本涵盖了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所有环境要素,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建立。

总的来说,铜仁市的环境监测起步相对比较晚,但已初具规模,无论是环境监测能力、监测管理或是物质基础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观。尤其是近几年大量高技术人才的持续引进,使我站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但跟全国同类型的环境监测站来比较,仍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铜仁市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监测人才依然欠缺。我市现有的监测人员与日益发展的监测工作仍有较大差距,由于编制不足导致了我市市级环境监测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而且人员结构层次不合理,技术基础薄弱,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需求。技术人员专业和学历结构不合理、一些关键岗位人才断层、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技术领域缺少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等,整体素质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环境监测工作需要。

尤其是区、县级监测站新人多,专业技术队伍素质不高,监测仪器缺乏,无法形成监测能力,导致了市级监测部门人员严重不足,而区、县级监测部门有人却又无法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尴尬局面,监测队伍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

2、环境监测能力仍显滞后。我市环境监测能力虽有较大提高,目前已能满足基本的环境监测需要,但从人员和仪器配置上说,还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谈不上强弱。另外在环境预警、应急方面,由于现场监测仪器的缺乏,环境应急监测车辆的缺失,环境预警能力和应急监测成了我市环境监测的短板。

另一方面,我市监测人员的知识结构老化,其业务能力参差不齐,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我市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运转;现有的监测能力与拓宽的环境监测领域有差距;常规监测能力尚存不足,由于硬件条件差,不能全面开展国家和省里要求监测的项目,不能全面地发挥监测的职能;区、县级监测站监测能力差距明显。

3、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仍然偏低。对于人才的引进、管理以及培养等缺少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监测站作为用人部门难以做到有效的把关,甚至还被动的接纳了不少人员;多数的监测站由于编制问题,只能够采取较为保守的办法,造成了人才的青黄不接;复合型的中高级人才的缺乏等原因,造成了我市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达到相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