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迈克尔.贝PK詹姆斯.卡梅隆 3D有多好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迈克尔.贝PK詹姆斯.卡梅隆 3D有多好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早在2009年,在《变形金刚2:堕落者的复仇》首映式之后的晚宴上,导演迈克尔・贝当着众多兴致勃勃的捧场者语气坚定地称,他将暂别这套系列卖座电影,进入不定期修整。言外之意,第三部的导演人选派拉蒙公司需另请他人了。但精明的派拉蒙公司不会轻易放过他,许以百般实惠。一个星期后,这个高调宣布的决定就被迈克尔・贝自己抛诸脑后,答应继续执导第三部。但派拉蒙还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说服迈克尔・贝在第三部中使用3D技术。对于电影公司而言,虽然3D意味着更高的预算,但同时也预示着更辉煌的票房进账――2010年,北美范围3D电影的票房占票房总数的21%,高达22亿美元。

但迈克尔・贝一度是好莱坞导演界出了名的“反3D”人士,他曾轻蔑地称3D技术为“骗人玩意儿”,至少绝不适合他所擅长的凌厉快速、充满攻击性的动作片场面。但谁也没想到,派拉蒙请出了一位秘密说客说服了迈克尔・贝。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詹姆斯卡梅隆

迈克尔・贝和卡梅隆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迈克尔・贝的导演事业刚刚起步,奉卡梅隆为“偶像”。当时,正在拍摄《泰坦尼克号》的卡梅隆邀请贝到影片拍摄现场参观。十余年后,卡梅隆再次邀请迈克尔・贝参观《阿凡达》片场,但贝对3d设备并没有表现出足够兴趣,他说:“这些玩意儿真不是我的菜。”但热情的卡梅隆坚持向有点不情不愿的迈克尔・贝展示3D摄影机的威力,以及3D技术将会呈现的效果和接近无限的延展性。正是这一关键举动让耗资1.95亿美元的《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得以在不久后的6月29日以3D形式走上银幕。最先进的视觉效果结合迈克尔・贝式的火爆动作场面,“汽车人”、“霸天虎”和人类之间这场拯救地球的终极战争将会以各种摄魂夺魄的场面展现出来,光想象一下就足以令全世界影迷蠢蠢欲动。

上个月,在由《好莱坞报道》和派拉蒙公司联合主办的一次论坛上,一幕以“3D技术的前景和局限性”为主题的“演出”拉开大幕,主角是46岁的迈克尔・贝和56岁的詹姆斯・卡梅隆。贝之前秉承的传统电影哲学和卡梅隆对数字技术的狂热可谓针锋相对。两位作品总票房超过百亿美元的巨擘之间的讨论,可谓“一字千金”的重量级对话。

主持人:迈克尔,在两年前的美国ShoWest电影产业博览会上你获得过先锋电影人奖(Vanguard Award),但你一直表示对3D技术兴趣不大,甚至称它为“骗人玩意儿”,现在你好像改弦易张了,能说说为什么?

迈克尔・贝:好多年前,梦工厂动画公司CEO杰弗里・卡岑伯格(Jeffrey Katzenberg)给我打电话说:“你应该去试试3D,我需要你这样的导演拍3D电影。”我回答他:“谢了,杰弗里,可我没兴趣。”我当时在拍《变形金刚》第一部。后来詹姆斯・卡梅隆邀请我去《阿凡达》片场参观,我们俩在他拍《泰坦尼克号》时就认识。我走进片场,满屋子的人和满地的光缆,还有铺天盖地的计算机设备,多得超过你想象。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些玩意儿真不是我的菜。”。但詹姆斯非常有礼貌,他看到我后停下手头的拍摄,亲自带着我参观。你知道我其实是个老派作风的人,喜欢传统的锥透镜摄影机、35毫米胶片这些可以摸得着、亲手操纵的直观设备,3D显然不是这样,它们都是些0和1组成的数码(编者注:指现代计算机的二进制代码)。詹姆斯当时对我说:“我们的威塔系统(WETA)有最棒的图形处理功能。”我对他微笑,心里想的却是“鬼才知道你在说什么”。之后电影公司问我可不可以考虑拍摄3D版《变形金刚》,我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最后打电话给詹姆斯询问他的意见,他告诉我:“你不妨把3D想象成玩具,一种能够帮助你创造灵感和经验的新鲜玩具。”我一直都试图为观众营造暑期档电影的新体验,所以也就接受了尝试3D的决定。

主持人:詹姆斯,你为什么认为《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试用你那套新开发的系统(卡梅隆-佩斯公司研发的3D摄像系统,两台数字3D摄像机延按设定好的轨道同步拍摄)?

詹姆斯・卡梅隆:我认为所有的电影最终都会得益于3D技术,直接或间接。当我知道《好莱坞报道》要举办一个以3D为主题的论坛时,我就想我得带上迈克尔・贝一起去,因为他电影里那些非常独特的慢动作镜头会时常让我产生类似“如果这个镜头做成3D那该如何炫”的想法。但我知道这会很困难,因为在贝的电影中,镜头位置的移动非常快。

迈克尔・贝:对,我的镜头里有很多运动元素。

詹姆斯・卡梅隆:在《阿凡达》里,纵过所有设备,除了一种名为“斯坦尼康”(Steadicam)的电影摄影机稳定机座,这种操作很专业,要求很高,但整部电影里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镜头是在它的协助下由手持设备完成的,但拍摄数据会非常庞大。

迈克尔・贝:嗯,我能体会对付庞大拍摄数据有多麻烦。

詹姆斯・卡梅隆:你差远了。

主持人:迈克尔你最后还是决定使用卡梅隆-佩斯公司开发的新系统,使用的是哪种摄影机?

迈克尔・贝:我用的是什么?F35s?

詹姆斯・卡梅隆:我没记错的话你用的是F23s或者 F35s(编者注:两者均为索尼公司生产的数字摄像机)。

迈克尔・贝:那机器很大很笨重,移动起来很费劲,我们起用的是《阿凡达》原班人马,是目前最顶尖的工作人员。他们吓唬我:“用这机器你每天最多拍十个镜头。”我说:“没戏,我每天至少要拍50个。”最后他们也都跟上了我的进度,

詹姆斯・卡梅隆:我觉得问题在于你决定得太晚了,如果你早点开始动手,很多问题会有更多时间来解决。

迈克尔・贝:第一天很不错,我们拍摄月球部分的场景,效果很美,在立体空间里雕琢画面细节的感觉棒极了,那天拍了一些很好的镜头。第二天早上醒来还在想:“我爱上3D了,这真是了不得的体验。”这时制片人伊恩・布莱斯打电话给我:“迈克尔,坏消息,我们第一天拍摄的东西都没了。”我大叫“你说什么!怎么会?”他沉痛地说:“硬盘⋯⋯坏掉了。”我当时就想:“我的天,这种事不会天天发生吧?”

詹姆斯・卡梅隆:让你又爱又恨对吧?

迈克尔・贝:可我最后还是爱上它了。虽然有时候它很脆弱,如果对摄像机操作过于复杂,计算机就会无法处理导致死机,所以在这部电影中,我必须格外小心翼翼,放慢拍摄速度。3D技术就像谱写音乐,可以任意选择,多点这个效果,少点那个效果。

主持人:实现了之前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吗?

迈克尔・贝:很多,在芝加哥我们把3D摄像机吊装到钢缆上,然后拍摄跟随飞行器穿越一个大峡谷的场面,以将近150英里的时速,太令人惊奇了。

詹姆斯・卡梅隆:非常酷,我刚看过这个片段,我喜欢镜头展现出的纵深度,我也喜欢那种咄咄逼人的3D效果,像是整个画面朝观众迎面扑过来一样。

主持人:3D对影片预算的影响大吗?

迈克尔・贝:如果想做好的3D,就得花大价钱。摄像设备非常昂贵,而且这些最先进的技术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当你需要某种特效时,就要先请数字美术设计,还有其他的技术调整等等。基本上,费用取决于影片3D镜头的数量,拍摄3D并不容易。

主持人:是否会拉长拍摄时间?

迈克尔・贝:对我来说并没有。我对于拍摄时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我会亲自和剧组的人试验拍摄,然后根据这个计时。我会在片场交叉进行几项工作,我的摄制组非常训练有素。但在片场,由于3D技术需要两台摄像机同时进行,所以速度相对我以前的拍摄放慢了很多。对于做后期转换技术的工作室我们也进行了严格的选择,花了7个月时间考察各个工作室才终于找到满意的。另外3D摄像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跟普通胶片摄像机比起来,视觉上也需要一个适应时间。

詹姆斯・卡梅隆:我就不会,我的设备都是量身定制的。

迈克尔・贝:当然了,那家公司都是你的。

詹姆斯・卡梅隆:今后每个电影人都会使用3D技术。我从1995年开始接触3D,2000年和摄影师文斯・佩斯开始研发3D摄像系统,经过7年的发展才应用到《阿凡达》的拍摄中,最开始有一点科学试验的性质,实际拍摄的摄像机数据也需要不断调试,但几周之后,我们开始进入“绿幕”拍摄阶段,这时3D的优势就体现无遗,它可以达成很多复杂的特效,之前调试所消耗的时间也都在这一阶段补回来了。

迈克尔・贝:对,在拍摄实景场面时3D比较有挑战性,因为有自然光线都诸多因素。

主持人:迈克尔,尽管目前技术还有瑕疵,但你是否承认你现在对3D的态度已经改观了?

迈克尔・贝:我并不认为所有的电影题材都适合用3D表现,但《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和3D确实是绝配,它会彻底改变观众的观影体验。

主持人:还会拍第四部吗?

迈克尔・贝:那可说不好,拍这电影很辛苦。

主持人:两位导演还有什么想法是3D目前还做不到的?或者希望3D技术今后能实现怎样的突破?

詹姆斯・卡梅隆:就特效而言,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你想象得出但技术上做不到的东西了――只会有时间和价钱的问题。数字技术最让人着迷的就是它没有上限,想象空间永不封顶,始终有发展空间。就3D技术而言,我们在努力让摄像机更加轻便,更加实用,更加智能化。

迈克尔・贝:目前运作得很不错,但我也希望拍摄设备更加便携,比如可以让我扛着摄像机跑来跑去,想拍运动拍运动,想拍特写拍特写。

詹姆斯・卡梅隆:这个我们现在就可以做到了。

迈克尔・贝:现在?拍《变形金刚3》时我可没赶上。

詹姆斯・卡梅隆:你有什么可抱怨的?想想我吧,拍《阿凡达》可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