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跨界设计与提高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跨界设计与提高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艺术设计对“界”的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本文首先从界限的扩张来提高了设计思维的范畴。又从通过类推手法形成相似界限之间建立联系;进而又从设计要求的描述方面进行转移设计思维;最后把表面上不相关的事物也通过形态和功能建立起联系,形成跨界设计并讨论了与提高了创造型设计思维的关系。

关键词:跨界设计;创造型设计思维;界限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50-02

跨界英文为crossower,是指多种学科、行业、领域之间的相互交叉。跨界设计是艺术设计的一种全新的创造,它反映了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多向性发展方向。跨界设计在继承了所跨越的领域优秀特性的基础上,其自身也呈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突破性创新价值,提高了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能力。艺术设计师马蒂亚斯曾经说过“所谓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就是将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结合起来。”这里的“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就是指两个不同的领域。由此可见跨界设计与提高创造性设计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艺术设计对“界”的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艺术设计中的平面设计、环艺设计、工业设计、染织设计等等设计门类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共同的部分。在设计师的脑海中有一个自我感知的界限,当设计师进行设计时,只在自己界的意识范围内思考,他的思维就大大受到了限制,是无益于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发展。设计师运用跨界设计就可以打破这一思维上的束缚,从一个特定的高度上实现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实现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

一、界限的扩张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的过程是将语言表达的设计要求表现为视觉空间形象的过程。语言表述的设计要求,一般来说,是在一定界限内的设计要求,主要表现为,在这个界限内的典型事物具有的简单明了的特征。典型事物之间更多地表现为属性上的类似。在这个界限内的创意设计,因属性上的类似,而多数创新性较低。如果我们将界限内的典型事物之间的属性类似扩张为事物之间的关系上建立起联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上位概念扩张到下为概念。例如椅子这一基本概念的上位概念为儿童椅、电脑椅等等扩张到下为概念就成了,开发智力的儿童椅,有益于健康的儿童椅等等。从一定界限的中心向周边扩张的设计过程与创造性设计思维是密切相关的,从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角度看,一定界限内的典型特征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强制扩张的方法已得到更广阔的设计思维空间。

我们再以儿童椅的设计来说明界限的扩张给设计的创新所起的作用。在儿童椅的设计中在扩张之前设计的椅子,其形态大都处于安全性儿童椅子概念的中心位置。具有安全性,不易摔落的结构特征,不会夹伤,不怕磕碰的材料属性,结实有保护的功能作用,即便儿童在椅子上睡着了也不要紧,同时还便于成人认识、使用和理解等多方面的作用。不过我们艺术设计师进行创造性设计思维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使用效率、合理和方便,更主要的是新功能的开发,审美的追求,情感的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设计师的创新设计赋予作品以新的价值,不断实现着从一定界限的中心位置向周边进行扩张来满足人们的更多需求。把儿童用椅的设计进行扩张后的设计作品就带有,适合儿童学习,有利于保持儿童的正确姿势,可以产生一些趣味,不易使儿童感到厌烦,能够更好地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等等的设计作品。视觉上的形象与儿童椅的形态变化较大,并且表现出了一种复杂和不连贯的特征,也就是说通过扩张后的设计作品创新性有了明显加强。

二、类推

类推是把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同的事物根据其外在的形态或功能的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寻求新的设计方案。是设计师进行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基础,设计师借助类推超越知识领域的界限,从而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类推又可分为属性类推和关系类推。属性类推是给予不同“界”之间的形态上有类似的关系。记得我一岁半的女儿春节回老家河北期间,有一次妻子指着田里的小麦问女儿“这是什么呀?”,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韭菜,好多的韭菜啊”。还指着书上的大灰狼说小狗等等。女儿所犯的这些“错误”均为视觉形态上的属性关系。究其原因就在于孩子的既有概念和知识结构单纯,又较少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往往会把这些不同“界限”之间的事物因形态的相似而联系在一起。关系类推主要体现为不同“界限”之间的事物在功能上存在着某种类似的联系。记得在初中物理课上老师讲解抽象的,不可视的,难以理解的电流强度时,借用了可视的,直观的水流来加以说明。当时老师就是利用了关系类推的方法是学生们较容易地认识和理解电流强度。

在创造型设计思维过程中,类推思维是借用不同“界限”之间的事物存在属性和关系上的类似来提高设计思维独创性的一种手段,艺术设计中很多成功的设计作品就是借助这种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来实现的。

三、文脉的转移

在设计要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之间往往存在着惯性的文脉关系。以不同的文脉对设计的要求进行描述往往会激发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这种文脉是导入不同“界限”要素的有效方法,通过文脉的转移来实现设计思维的创新。文脉的变化是一种推理的转移,也就是说不同的文脉描述,暗示并引导你朝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不同“界限”之间事物的结合可以理解为文脉形成的过程,它伴随着文脉的变化从而获得更进一步的创新。

再给设计师一个设计项目后,设计师往往在设计的要求上花费许多功夫进行分析、探索。花费的这些功夫通常是根据设计师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来进行的。因此不一定会设计出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来。然而要想获得富有创造性的设计作品来,文脉的转移也就是对设计的要求进行重新陈述,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而如何基于设计的要求通过文脉的转移即不同“界限”之间的转变来实现创造性的设计作品。我们以提供一种大的关系来引导设计思维的方法做以下实验。首先设计师完成“设计一张椅子”这样的一个课题,此后在完成“设计一个舒适的坐处”这样的一个课题。第一个课题是一种传统的文脉表述方式。第二个课题则是以新的方式转移了文脉的表述方式,将椅子放入一个环境中进行描述。实验的目的在于考察和验证通过文脉的转移所带来的设计结果的变化。对设计要求用不同的文脉描述对设计思维有不同引导方向。对于实验的结果,按设定的评价项目进行了总结。“设计一张椅子”的作品。将注意力集中在使用对象、功能、形状和结构上,设计的准则在于能否搬动,美感、质地和结构的细节上设计想法和市面上显存的商品类似。而“设计一个舒适的坐处”的作品主要针对“舒适”一词进行理解,如放松、柔软、享受、合体等再结合整体的环境。其着眼点不在于坐的对象而在于坐的环境,带来了创新性的作品。

上述的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艺术设计的创意阶段,设计思维受到对设计要求进行描述文脉的影响和制约。如“设计一张椅子”中的作品多与市场上的椅子相似。而像“设计一个舒适的坐处”那样将椅子的设计要求和目标置于一个环境中,将舒适性作为思考的对象,进而设计出了超越典型的作品。也就是说,为了设计的创新,我们可以通过文脉的转移,更有效地与不同“界限”之间的要素建立起新的联系,进而促进界限的跨域,以提高艺术设计的创造性设计思维。

四、不同界的结合

在即成的一定“界限”内的不同物品中导入不同“界”物品的功能要素,形成具有独创性的新的物品。在这种情况下,独创性是在不同“界限”范围之间的物品结合下实现的,还保留着不同物品之间的属性特征。像按摩椅这样的物品,就是将椅子的功能与电气制品和医疗辅助器械相结合的产品。像这样范畴的界限不明确的物品可以同时作为不同界限的成员来认识,其设计思维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界限相结合的过程中,这种结合可以实现艺术设计的创造性设计思维。

在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中,应用不同“界限”之间物品的形态进行融合,大胆使用通常不使用的造型要素,特别是自然形态的造型要素,德国设计师路易吉·克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这说明了自然界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设计宝藏。这样的结合通常能够取得独特的视觉效果。其设计的作品形态带有明显的对象物特征。例如:大家所熟悉的红唇沙发的设计就是将嘴唇的形态与沙发的形态完美结合的作品。再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馆的造型就是用鸟巢的形态与体育馆的形态的结合。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所看到的或使用的数不胜数。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与周围的动植物共处,耳闻目睹这些生灵们自身的美丽而神奇的形态所展现出来的非凡本领,自然而然地引发设计师对其分析、研究和利用。这是设计师对大自然中各种动植物形态的赞美与关注,也是设计师对自然形态所引起的情感联想,使艺术设计作品既能体现时尚之美又含有自然形态的原生态之美。这种将自然界限范畴的形态融入人工界限范畴的艺术设计作品之中,这也充分体现了创造性设计思维。

艺术设计作品一般可以分为工具性设计作品和时尚性设计作品。不论是什么作品在实现不同界限之间的物品相互在形态或功能的融合时,他们通常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设计作品融合中有的侧重于形态,有的侧重于功能,但在大多数的作品中是两种情况都有。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师鲁班发明的锯就是根据野草的边缘割破了手指而获得的灵感。蝇眼照相机的发明,就是源于苍蝇所具有的高速度分辨率的双眼用于高速照相机上的。还有蛙人服饰的设计,起重机的吊抓等等均是自然“界限”的物品与人工“界限”物品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结合。这些都体现了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

跨界设计象征着一种多元混搭和文化理念的交融在设计领域展现出了它的强劲的生命力,它体现了设计思维的嫁接,体现了设计思维的创新,反映了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多向性的发展。跨界设计在继承了所跨之界各自优秀特性的基础上,其自身丰富和发展了创造性艺术设计思维。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9C182

参考文献:

[1]冯崇裕,卢蔡月娥,玛玛塔·拉奥.创意工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范圣玺.关于创造性设计思维方法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8,(6):48-54.

[3]刘霁虹,万萱.平面广告跨界设计[J].装饰,2009,(11):116-117.

[4]郭中超.在艺术设计思维中突破常规思维方法探索[J].美术向导,2011,(6):84-85.

[5]郭中超.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认识观与发展观[J].包装世界,2011,(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