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用板书图示,有效化解“矛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用板书图示,有效化解“矛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经常会遇到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尤其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部分,涉及多个概念及相互关系原理,如“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等等。这些概念和原理抽象、深奥,如果仅仅靠口头讲解,学生势必会觉得枯燥乏味,理解困难,即便学生死记硬背记住了这些概念和原理,也难以应对形式多样的考题。如何使学生能更深刻、清晰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巧用板书图示有效化解矛盾观”中的诸多难点。

板书图示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直观的板书图示,把枯燥的语言传输变为强烈的视觉刺激。这种教学方法能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既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又能加深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就高中哲学“矛盾观”部分,谈谈板书图示法的具体运用。

例一: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统一属性是同一性。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究竟哪个以哪个为前提,学生对此不易理解,而这恰恰又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笔者以板书的形式设计了三组公式,并结合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句话,有效地突破了这一难点。板书设计如下:

水 + 水 = 水 面粉+ 面粉= 面粉 水 + 面粉= 面团

通过这浅显易懂的三组公式,学生只要稍微体会便会明白这个道理: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才能生成新的事物,如果事物完全相同,没有差异,则不会发展下去。而这恰恰说明了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是以斗争性为前提的。这部分内容如果单纯地讲解效果肯定不佳,而通过这排列有序的板书图示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明白、理解,化繁为简,由浅入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二: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在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时,哪个寓于哪个之中的顺序不能颠倒,正确的说法应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寓于”就是“包含于”,反过来,这句话往往又被表述为“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为了让学生记住并理解这些结论,笔者设计了两幅图,一幅为(图一):

水果(普遍性) 苹果(特殊性) 香蕉(……) ……

笔者让学生从这幅图归纳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果然不出笔者所料,有学生回答:说明了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笔者知道他们陷入了思维的误区,因为有个大括号,所以往往容易理解为括号左边的事物包含了括号右边的事物。这时,笔者又立马展示了另一幅图(图二):

中国江苏浙江……

接着提问:“中国与江苏是什么关系?”学生准确而快速地回答出了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笔者顺势引导:“中国包含江苏,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如果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岂不是理解成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了吗?”学生愕然,继而积极动脑。两幅图意思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区别在哪里呢?学生通过思考发现了其中的区别:图二括号左边与右边的事物都是具体存在的,而图一括号左边的水果作为普遍性是抽象的概念,不能具体存在,只能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物来表现。学生大悟,他们通过这两幅图示的对比,既搞清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又加深了对“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的理解,一举两得。紧接着笔者让他们看课本71页的漫画,这幅漫画讲的是某先生不吃苹果,要吃水果。学生都笑了,准确地说出了那人的错误之处。以后无论是判断题还是选择题,在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问题上我班很少有学生出错。这样的板书图示不仅能启发思考,拓宽思路,更能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例三: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主次矛盾关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通过以下两幅图示突出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大圆里面有3个小圆,说明复杂事物包含多个矛盾。3个小圆大小不一,表示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要着力抓主要矛盾。

例四: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在讲“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时,笔者结合“一国两制”的国家制度,用大小不同的方框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

在讲“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时,笔者准备了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见下图)。白纸上点一个小黑点,黑纸上点一个小白点。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即使白纸有黑点还是白纸,即使黑纸有白点还是黑纸。并展示如下的板书图示:

笔者用这种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该知识点,并且记忆深刻。

通过以上案例说明巧用板书图示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当然,板书图示的运用要适当,还要注意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科学性、实用性。板书图示不仅要“中看”,更要“中用”,要确保图示严谨合理并能准确反映教材内容,要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内容,切不可脱离教学需要,单纯为图示而图示。

2.浓缩性、简洁性。板书图示要力求高度概括,以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应尽量用简单生动的图示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果过于复杂,学生理解起来费力,反而得不偿失。

3.形象性、启发性。图示的目的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直观形式,因此,板书图示要尽量形象生动,这样学生才能从图示中得到知识的启迪,进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学好哲学的方法有许多,板书图示法只是其中之一。作为教师我们要勇于实践,深入研究,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使哲学获得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