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铅锌矿地质特征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铅锌矿地质特征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主要对铅锌矿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概述,为今后的开发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 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区域地质概况

(一)区域地层

区域出露地层为上古生界--中生界上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等。

泥盆系(D):主要分布于河下—铁山一带,长25km,宽1~3km,呈NE向带状分布;岩性主要由上统下部佘田桥组(D3S),石英砂岩、粉砂岩、铝质粘土岩、页岩、鲕状赤铁矿及上部锡矿山组(D3X)石英细砂岩、粉砂岩、灰岩、钙质炭质砂页岩组成。厚度400~600m。与上覆石炭系地层(C1h)呈整合接触。石炭系(C):主要分布矿区西、北部,呈北东方向展布,岩性自下统下部横龙组(C1h)砂岩、粉砂岩、页岩、钙质页岩;下统上部大塘组(C1d)砂岩、页岩、炭质页岩、钙质粉砂岩、灰岩组成,厚度400-500M。

二迭系(P):分布于矿区北分宜—江东一带,岩性主要由下统下部栖霞组(P1q)含燧石条带灰岩、炭质页岩组成,厚度87~142m。下统上部茅口组(P1m)岩性灰岩、燧石灰岩、硅质岩、硅质角砾岩、炭质页岩组成,厚度300m。上统下部龙潭组(P21)岩性砂岩。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岩、煤层组成,厚度100~400m,上统上部长兴组(P2c)岩性由燧石结核状灰岩、白云岩、砂质页岩组成。厚度25~270m。与下覆岩层呈假整合接触。

三迭系(T):分布矿区东南部,由下统大冶组(T1d)灰岩、白云质灰岩、页岩、粉砂岩。中统杨家群(T2yn)岩性由粉砂岩、砂岩、钙质砂页岩组成,上统安源群(T3a)细砂岩、钙质砂岩、粉砂岩、页岩、煤层、砾岩组成,厚度300~400m,与下覆岩层呈假整合接触。

侏罗系(J):零星分布矿区东北及河下狮子口水库一带,岩性白灰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厚度大于100m,与下覆岩层呈假整合接触。

第三系(E):下统新余群(Exn)下部为紫红色砾岩,上部为钙质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夹砾岩。厚度424~550m,上统临江群(N1n)棕红色砾岩。沙砾岩,出露不全,仅10m左右。

第四系(Q):为残坡积层及冲积层,厚1~30m不等,由粘土亚粘土及碎石组成。

(二)区域构造

1.褶皱。主要的区域褶皱有西茶复式背斜和河下—铁山背斜:西茶复式背斜,分布于分宜以北,包括仙狮岭背斜、胡泽背斜、万溪倒转向斜等。由泥盆至侏罗系地层组成。背斜轴向呈NEE向,东端局部偏转为东西向,其规模长约20公里,宽11公里,具有箱状褶皱的特点。

河下—铁山背斜:轴向NE,轴部为泥盆系地层,南东翼为石炭、侏罗系地层。西北翼为石炭系、二迭系地层,其规模长约20公里,宽2公里。铁山矿区位于河下—铁山背斜东倾覆部位。

2.断裂。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可分为北东、东西、南北向三组:北东向断裂主要有:河下逆掩断层、五墩坑断层、大岭正断层。其中河下逆掩断层(矿区内为E1)分布于土江桥—河下—铁山,长26公里。北东走向,倾向北西,倾角25°~58°,上泥盆统及下石炭统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逆掩于侏罗系之上。断层中部有花岗闪长斑岩脉侵入,黄铁矿化发育。东西向断层主要有港背—铁山断裂带(矿区内为F1),分布港背、铁山一带,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65°~75°,地层错动,岩层缺失为特征,规模较大,走向长约4公里,是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的赋矿构造。

南北向断裂不甚发育,主要有黄村平推正断层,走向南北,倾向西,长约4.6公里,错切泥盆系、石炭系地层,东侧北推,西侧南移。

(三)岩浆岩

区域岩浆活动不强烈,仅有燕山晚期中酸入岩,如铁山花岗闪长斑岩和铁坑花岗闪长斑岩;区域硫铁矿床及有色金属矿床成因和时空定位与中酸入岩密切相关。

二、矿区地质

(一)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系、石炭系、三迭系、侏罗系和第三系,现从老到新描述如下:

1.泥盆系上统(D3)

佘田桥组(D31S-D32S):

D31S:分布矿区中部和南部,厚约60m,按岩性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灰白色、紫红色中粗粒含云母石英砂岩,夹灰白色细砂岩,以中粗粒及含较多云母为特征;上部:灰绿色、灰白色、中细粒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夹薄层状砂质页岩。

D32S:分布矿区中部和南部,厚约47m,岩性由:灰白色、浅紫红色铝质粘土岩、页岩,灰绿色含绿泥石铝质粉砂岩,中下部夹0.5~1.2m花斑状、鲕状、豆状赤铁矿一层。

锡矿山组(D2x1-D3x3):

D3x1分布于矿区北部和中部,按岩性可划分为两个岩性段。

D3x1-1灰白色石英岩状砂岩,及浅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与浅灰色、紫红色石英砂岩互层。局部夹薄层页岩,厚度30~70m。此层以上部石英砂岩含细晶状黄铁矿,沿陡倾斜裂隙充填硫化物石英细脉较发育为特征。

D3x1-2上部为灰黑色炭质页岩,含粉晶状黄铁矿炭质钙质粉砂岩泥岩。中下部为深灰色、灰黑色钙质砂岩、粉砂岩、深灰色灰岩、白云岩化含生物碎屑灰岩,底部厚约27m,是铅锌银层状硫化物矿的赋矿层位。

D3x2分布于矿区北部:

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砂岩,浅灰色石英砂岩、石英细砂岩,夹粉砂岩,石英砂岩中含星点状黄铁矿,层面普遍含云母,厚度60m。

D3x3分布矿区北部和西部:

浅灰黑色,紫杂色页岩,夹粉砂岩,层间夹含似眼球状(20×10cm或者10×5cm)钙质粉砂岩,风化后呈黄褐色、浅黄色,厚度大于110m。以紫杂色。页理发育,有钙质体为特征。

2.石炭系下统大塘阶(c1d)。

分布于丝茅坡段西部边缘,不整合覆盖于泥盆系之上,岩性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底部为含砾砂岩。

3.三迭系安源群(T3a)。

分布于矿区东南角,岩性下部为粉砂岩。细砂岩。灰白色石英砂岩、砾岩,含少量菱铁矿结核,厚度145m,中部细砂岩。粉砂岩。泥灰岩。灰岩,厚度185m。上部粉砂岩,厚度100m。中部是矿区南部九龙坡层状、似层状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硫铁矿床的赋矿层位已探明硫铁矿储量约1200万吨,其热液对矿区成矿有一定关系。

4.侏罗系门口山群(J1)。分布于矿区东北角,陆相碎屑岩。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顶部夹粉砂岩,厚度大于100m。

5.第四系(Q)。分布于矿区北部和西部,为残坡积层及冲积层,厚度1~20m不等,由粘土、亚粘土及碎石组成。

(二)构造

1.褶皱构造。矿区褶皱构造不发育,主要受E1推复构造影响,使E1西部泥盆系地层,呈平缓单斜产出,产状倾向北,倾角10°~30°。E1东南部三迭系安源群及侏罗系地层,成单斜向北西倾斜,倾角一般40°~65°。

2.断裂构造。矿区断裂构造发育,按其产状划分主要有NE、EW、NW、SN向四组,以NE和EW向断裂为主。

第一,NE向断裂。NE向断裂主要有E1逆掩断层,E1逆掩断层是河下逆掩大断裂一个组成部分,出露于矿区南东,造成泥盆系地层直接超复于三迭系地层之上。断层在矿区长1.6km,走向NE,倾向NW,倾角30°~60°,断层角砾发育,107~112号勘探线间有花岗闪长斑岩充填,属压扭性构造,是成矿前构造,并被F1断层破坏。

第二,EW向断裂。EW向断裂主要有F1,F1是港背断裂带一部分,为矿区主干断裂,东起124线E,西至135线,长度1600m(其中F1-N1000m,F1-S600m),宽度0.45~12m,为成矿前形成的张性正断层,是矿区的控矿容矿构造,断层走向东西,倾向北,倾角65°~75°,斜断距80~110m,构造带受后期构造热液活动影响,破碎带被含Au、Ag硫化物成矿溶液所充填,成为区内蚀变岩型金矿(化)带。

第三,NW和SN向断裂。NW向断裂主要有:F2、F5,SN向断裂主要有:F22、F6,此外NE向小断裂也较为发育,主要有:F8、F17、F11、F14。

(三)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活动,不甚强烈,主要有沿断裂(E1)侵入花岗闪长斑岩(γδπ),分布于矿区南部TC702和TC402一带,岩脉呈NEE向展布,地表走向延伸长520N,宽度20.2~55m,产状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49°~65°.

三、矿床地质特征

根据矿体赋存部位、矿物组合、矿体的形态、产状,观巢林场铅锌矿区可划分:铅锌银层状硫化物矿床两种类型矿床和构造破碎带蚀变型金矿床。

参考文献

[1]严冰.四川宁南地区铅锌成矿规律及证据权法成矿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06.

[2]曾令刚.四川甘洛则板沟铅锌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