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他莫昔芬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他莫昔芬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研究他莫替芬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的前期治疗情况,分别增加他莫昔芬药物,剂量为20-40mg/d,连续服用4-8w,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 结果: 他莫替芬辅助治疗以后,80%以上的患者血小板计数达到了完全反应的水平,且未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 结论: 他莫昔芬辅助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他莫昔芬;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雌激素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 R5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20-0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1]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或者内脏出血、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等。ITP是最为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紧急情况下使用免疫球蛋白、脾切除术治疗[2]。近年来有报道[3],雌激素可能抑制血小板生成或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与抗体结合之血小板吞噬的作用,使用雌激素受体抑制剂治疗ITP,其疗效稳定,副作用少。本院从2009年起开始针对育龄期ITP妇女患者使用雌激素受体抑制剂——他莫昔芬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就治疗情况做一分析报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筛选35例女性ITP患者,年龄为19-4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4]要求。其中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居多,大多数具有以下特点:① 以皮肤粘膜出血(疲点,牙眼出血,月经过多)为特征;② 出血性疾病过筛试验提示为血小板因素出血: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良、APTT正常、PT正常、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③ PAIgG增高,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红系正常,巨核细胞增多并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未见产板型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④ 患者前期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反复,先后予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免疫抑制剂(长春生物碱VCR ),以及静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手段,且治疗效果达到部分反应的水平;⑤ 从病史、体征、免疫学检验、X线、B超等检查未发现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及风湿性疾病;⑥ 无特殊药物、化学物质接触史。

1.2 使用方法

在患者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枸橼酸他莫昔芬片(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72),服用剂量为20-40mg/d,针对患者病程适当加减,连续服用4-8w。其中A组:12例患者,采用泼尼松+他莫昔芬治疗;B组:10例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他莫昔芬治疗;C组:9例患者为VCR+他莫昔芬治疗;D组:11例为对照组,继续按照前期方法治疗。

1.3 疗效判定

采用Peter和Robert的标准评定疗效 ①完全反应:血小板上升到50-100×109/L,持续3个月以上;②部分反应:血小板上升到30-50×109/L,持续2w到2m以上;③无反应:血小板

1.4 结果

多数患者均有出血情况的改善,表现为皮肤淤斑及牙龈出血消失,特别是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者表现为经期缩短,有3例患者出现服药期间停经。治疗后巨核细胞数量减少,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比例上升。不良反应为面部潮红、呕吐、头疼,亦有个别出现轻度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用药量适度减少后症状消失。

A、B、C各组治疗效果均较单一治疗组D组有所提高,大部分患者服用他莫替芬2w以后血小板达到完全反应的标准,其中A组8例,B组6例,C组6例,治愈率达到60%以上,其余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血小板增加,而D组治愈率仅为45.45%。4w后绝大多数患者达到完全反应的标准,治愈率达到80%以上。对于未达到完全治疗效果的患者,拟加大泼尼松药物用量[5],另部分患者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将血小板维持在稳定的水平,特殊患者建议脾切除术转院治疗。近年来血小板生成素(TPO)以及干扰素(IFN)的引入,部分程度上促进血小板生成,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但是一般价格比较昂贵,且其治疗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基层医院中基本不使用。

表一 他莫替芬治疗效果比较*

2 讨论

ITP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未能完全阐明。临床上治疗主要以激素、长春新碱、黄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和脾切除术以减少血小板破坏为主[6,7],近年来IFN及TPO的引入,使ITP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很多患者不能接受脾切除手术、而干扰素及TPO价格昂贵,在基层医院不宜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在对兔疫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雌激素受体存在于人体的TS细胞而不存在于TH细胞和B细胞内,许多研究证实ITP患者体内存在雌激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在雌二醇水平上升,而血清雌二醇水平与TS细胞数量及比例呈正相关。因此,雌激素在ITP的发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莫昔芬为雌激素受体的抑制剂,与雌激素竞争免疫细胞上的受体,减少雌激素与TS结合引起的TS细胞功能异常。从本院的治疗效果来看,他莫昔芬在治疗ITP中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患者血小板数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出血情况得到了改善,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育龄阶段妇女使用他莫昔芬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仅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量将少,未见其他不适反应。同时,病例所在医院为基层医院,使用他莫替芬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是由于ITP发病机制的复杂,他莫昔芬并不能作为唯一的治疗手段,需结合多种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做出正确的调整[8]。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48~651.

[2] Li zhifeng. Zhu xiongpeng.. Advance of the Treatment in Refractory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Chinese Journal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2010,16(5):232~234.

[3] 粟世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现状[J].内科,2010,5(5):520~523.

[4]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M].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72~174.

[5] 何伟兰.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比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2):219~220.

[6] 吴廷丽,黄巧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09,15(15):2304~2306.

[7] 陈方平,付斌.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规范化诊断和治疗[J].临床血液病杂志.2010,23(7):385~387.

[8] 南朝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名康医学.2010,22(6):74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