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新生始业教育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大学新生始业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但现行大学新生始业教育存在主体性、针对性、科学性缺失等问题。本研究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引入大学新生始业教育,促进学生在团体中排除困扰,获得成长,是实现始业教育目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始业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新生始业教育通常是指各高校为了让初入大学的新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而进行的准备性教育或预备教育,具有衔接性和导入性。始业教育作为大学的“第一课”,对于帮助新生调整心态、了解大学生活、缩短新环境适应期、正确进行自我定位乃至进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高校在新生入学时都安排了一定的始业教育课程与活动。
一、现行大学新生始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始业教育缺乏学生主体性。现行大学新生始业教育具有较明显的封闭性特征,在大学学习生活等相关方面内容都还没真正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将学校认为重要的内容通过“灌输”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形式就是普遍采取开讲座、开报告会等形式,因此大学新生在整个始业教育阶段都是被动、机械地参与其中,接受大批量的内容,这样的始业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始业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入学1-3个月期间,学生当中学习不适应的达到30.89%,人际关系不够协调的达20.38%,物质环境不适应的达22.29%,心理不适应的达16.56%[1]。因此,始业教育必须要系统而全面才能帮助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但现行始业教育大多数局限于规章制度学习、专业了解及爱校教育,较少涉及大学学习的某一方面及对于进入大学后心态的调整。表1列举了大部分高校始业教育主要涉及的内容与形式:
表1 始业教育常规内容及形式
从表1中不难发现始业教育设置的内容已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所发挥的作用也有限。学生在入学后遇到问题无法应对,会对其后续发展乃至整个大学生涯产生不利的影响。据调查,52.23%的学生认为新生始业教育针对性不强;35.67%的学生认为新生始业教育内容上够系统;在教育内容方面,60.83%的同学最想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但就教育效果而言,只有5.1%的同学表示很满意,29.93%的同学表示不满意[1]。
三是始业教育的时间安排缺乏科学性。高校的始业教育往往集中在开学的第一周或前两周,时间短,且安排内容较多,常常有学生抱怨在始业教育的这一段时间,自己总是很忙,却没有真正得到什么有用的知识或没有真正解决自身的问题。而当新生们开始对大学生活有所认识、有所感悟时,当新生们真正遇到问题时,始业教育却早已停止,这将极大地阻碍大学新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是始业教育形式缺乏多样性及有效性。现行始业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因此,也就很难达到教育者预设的教育效果。而其主要表现就是以“讲授法”为主要形式,在教育方式上采取集体听讲的方式,重灌输而轻交流,使得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无法真正调动新生的积极性与投入性,导致始业教育的效果事倍功半。
二、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始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之下进行的一种类心理咨询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往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2]。
团体动力学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团体动力学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整体比部分重要。团体作为一种具有内在关系的系统,其影响力远远大于孤立的个体。他提出的场论表明,个人行为的产生不仅受到个人心理状态的影响,而且也受当时所处群体心理场的影响。团体动力学中针对团体凝聚力的研究也表明,团体凝聚力会使团体成员紧密团结在一定的目标之下,使团体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整合性的团体。团体成员能够将个人的动机需求与团体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影响个体行为的目的。因此,在某些问题上,团体心理辅导相对于个别心理辅导,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及更好的效果[2]。
因此,在大学新生始业教育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与新生适应相关的主题团体辅导,首先可以增进班级内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营造班级内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消除大学新生的适应障碍打下基础。其次,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队同学之间的经验分享等交流,能够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更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方向等,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在大学里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再次,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减少学习适应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通过预设情境增强大一新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一新生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以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进行的实践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学院心理辅导站为依托,在心理辅导老师指导下,在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针对他们遇到的适应问题,根据新生班级的要求,在各个新生班级中开展各类不同性质、类型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大一新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适应能力,改善人际交往技巧,增强自信,进而明确大学学习的目标,使大一新生们能够顺利度过“适应期”。
心理辅导站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方式,了解新生在初入大学时的心理需求及存在问题,并以此设计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图1为本次始业教育中涉及的团体辅导活动:
图1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生团体辅导活动安排
在新生军训期间,大家对班级人际关系较为关注,希望能迅速和班级同学熟悉起来。因此,心理辅导站设计了以“今天我们来相聚”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接下来,本文将以“今天我们来相聚”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为例做具体的介绍。
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今天我们来相聚”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场地:室内
人数:0~30人
时间:1~1.5个小时
活动准备:PPT、音乐、画有一棵树的海报等
目的:通过团体游戏、讨论交流、经验分享等过程,增进新班级中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同学们对于新班级的归属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环节一:寻找“有缘人”(每位同学会随机抽一张拼图,音乐响起后,同学们通过颜色、形状等线索,寻找同一个图形的成员,最先将图形拼出的小组获胜。找到“有缘人”之后,整个小组围坐在一起,相互介绍自己,通过交谈找出彼此之间三个以上的共同点。随后全班交流分享)。
此环节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已形成的寝室成员抱团的格局,让不同寝室的同学通过共同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来增加对班级其他同学的认识。
环节二:我们的约定(小组内交流,成员们提出对新班级的希望,可以为班级取名,可以为班级选择班歌,等等,最后全班分享各个小组讨论的结果,并由班委记录下每个同学对班级的期望,制定属于每个人的“班级约定”)。
此环节主要是希望通过表达每个人对班级的期望,来制定一份由每个成员的意见汇集而成的班级约定或班规,来增强同学对班级的归属感,同时也在约束班级同学的行为,使之与班级目标等结合在一起,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环节三:无家可归(在背景音乐下,全体成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当主持人说“变5人一组”,全体成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数字组合成一个新的圆圈;没有找到“家”的同学可以谈谈来到这个集体后的感受,等等;主持人可以多次变化数字,让同学们充分体验融入集体的感觉)。
此环节是为了让班级同学充分体验班集体带来的“家”的感觉,体验团体对个体的支持,从而进一步增加同学对于班级的归属感。
环节四:心有千千结(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同时进行;两组成员分别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拉的是谁;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稍作走动;当主持人说“停”时,大家站住不动,迅速与原来左右两边的同学牵手;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到最初的圆圈;再把整个班级的同学合起来围成一个大圈,按照之前的方法再进行一次。活动结束后,由主持人对此活动做引申,如刚成立的新班级,大家肯定都还比较陌生,我们之间可能存在了许多这样那样的“结”,我们如何来面对这些“结”,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结”,等等,由同学分享感受)。
此环节希望通过游戏让大家体验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环节五:缘来一家人(在《缘来一家人》的背景音乐下,主持人将事先制作好的代表新班级的画有一棵树的海报贴在黑板上,全体同学依次在代表班级的树上写下自己的感想及对新班级的期望,主持人可以分享部分感言,最后全体成员与海报一起合影留念)
此环节为结束环节,通过“班级树”将班级的形象具象化,并通过写感想与期望进一步加强同学对班级的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心理辅导站根据大一新生不同的需求还设计了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如针对寝室人际关系出现矛盾的现象而设计的“相亲相爱一家人”团体辅导活动,针对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现象设计了关于大学学习规划的“大学学习知多少”团体辅导活动,针对时间管理上存在问题的现象设计了关于时间管理的“我的时间我做主”团体辅导活动,等等。参与团体的方式根据同学反映问题的普遍性,可以进行班级团体辅导活动,也可以在大一新生群体里招募具有共同需求的团体成员。而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要形式的始业教育时间也从过去集中在开学初延长到一个学期,根据学生不同时间段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大一新生始业教育,对于解决大一新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具有较好的作用,首先,团体心理辅导改变传统始业教育缺乏学生主体性的弊端,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其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增强了始业教育的针对性,更有效地解决了新生的适应问题,消除了始业教育形式化的弊端。再次,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的始业教育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开学前两周,而是根据同学们不同时段遇到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比如,以往对于专业的介绍都放在新生军训期间,但那个时候学生还未接触大学的课程学习,对于大学学习缺乏经验上的感知,因而关于学习方面的始业教育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要形式的始业教育则通过定期对学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同学的需求,及时作出下一步的团体辅导计划,及时有效地帮助新生解决问题。最后,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及互相学习,这能够更有效地启发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
目前,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始业教育中的应用并不广泛。这种新的始业教育形式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及针对性,值得在国内高校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方锐,刘煜,祝京衡.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新生始业教育模式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0,6(2):118-121.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