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学校生活中心理融合状况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学校生活中心理融合状况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迁儿童的好朋友数量并不比当地儿童低,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孤独现象。但是,在好朋友的组成上,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都存在明显的同类别边界效应,即更多地选择同类别群体儿童做朋友。

与当地儿童相比,随迁儿童在担任班干部、学业成绩和班级人气指数方面处于相对劣势。随迁儿童融入当地儿童群体存在难度,但群体区隔不大,在起绰号等方面没有表现出群体歧视。

从区域差异看,无论东西部,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都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类别边界效应,但是,西部儿童好友数量多于东部,东部的随迁儿童群体类别边界效应更明显。

从个体人口统计学变量看,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学业成绩水平等变量上均表现出心理融合方面的各自差异,并且多与东西部区域变量存在交互效应。

从影响心理融合的场合因素来看,同学玩耍时、家长会时、假期时、奉献爱心时是两类儿童共同提到的容易凸显儿童户口身份的场合。在食堂里、公布成绩时和家长会时,东部学生中随迁儿童身份凸显程度高于西部。

一、问题与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迁儿童数量逐年增加。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有相当数量的子女也随父母迁往异地。

当前,各流入地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求,正积极安置随迁儿童就地入学,基本解决了随迁儿童“有学上”问题。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在群体心理层面上,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能否相互接纳?有哪些因素影响两个群体之间的心理融合?解答这些问题,对于帮助随迁儿童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跨越有着重要意义。

在本调研中,随迁儿童是指户口在外地,跟随父母在当地生活,并在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中小学生。当地儿童是指户口在本地,并在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中小学生。心理融合是指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两类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与接纳程度。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随迁儿童在与当地儿童同班学习的过程中,在群体心理层面上彼此心理接纳与相互认同程度。

为避免传统自陈式问卷在群际关系研究中可能导致的掩饰性误差,本调研通过测量社会心理距离、重要他人选择取向、群体成员全面评价、群体边界表征程度、身份标签显隐场合等途径,借助内隐测量技术探究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群体间心理融合的特征。同时,收集调研对象特别是随迁儿童的个体人口统计学变量,用以探讨随迁时间、年级、性别、学业成绩等因素对心理融合状况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调研主要以纸笔作答的形式,请学生如实填写自己在班里的好朋友姓名,选择心目中的重要他人(玩伴、同桌、小组成员、班长等),对转学而来的两类新同学(随迁儿童、当地儿童)特征进行预测,填写班里同学的绰号,选择凸显群体类别身份的主要场合等,从而有效测量与比较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的人际状况、人际距离、群体边界等。

本调研于2012年11月前后展开,以东部和西部代表性城市宁波和重庆为调研区域,以两地义务教育阶段当地儿童与随迁儿童混编班的两类中小学生为调研对象,以整班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样本范围覆盖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六个年级的学生。本调研共收集到24个班1 103个学生的数据,其中1 040个学生的数据为有效数据,有效率为94.3%。在1 040个学生中,当地儿童520人,随迁儿童520人;东部462人,西部578人;男生562人,女生469人(缺失9人);四年级183人,五年级174人,六年级186人,初一177人,初二175人,初三145人。所有数据输入SPSS14.0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好友数量无差异,类别有不同

随迁儿童的好朋友数量并不比当地儿童低,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孤独现象。但是,在好朋友的组成上,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都存在明显的同类别边界效应,即更多地选择同类别群体儿童做朋友。

本次调研中,儿童的群体类别根据户口分为随迁儿童和当地儿童两类。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班内好朋友的数量在0~11人,平均为3.44人。具体来看,第一,所调查24个班的班额在31~55人,也就是说被调查学生在9~16个同学中就有一个好朋友;第二,共有41人(当地儿童20人,随迁儿童21人)填写了“无好朋友”,约占总调查人数的3.9%;第三,不管当地儿童还是随迁儿童的朋友组成中,都有约2个同身份类别好友(户口性质相同)和1.4个异身份类别好友(户口性质不同),同类别边界效应明显。这表明,随迁儿童身份对于其好友数量影响并不显著。不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儿童身份对于其好朋友构成是有显著影响的,即随迁儿童更多地选择随迁儿童作为好朋友,当地儿童更多地选择当地儿童作为好朋友,这符合社会心理学中关于“身份相似性是人际吸引重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

(二)随迁儿童的班级地位与当地儿童相比,处于相对劣势

与当地儿童相比,随迁儿童在担任班干部、学业成绩和班级人气指数方面处于相对劣势。随迁儿童融入当地儿童群体存在难度,但群体区隔不大,在起绰号等方面没有表现出群体歧视。

在我国当前的班级组织中,正式班级地位往往通过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学业成绩高低来体现。而人气指数(受欢迎程度)、小团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则体现学生在非正式组织或场合下的群体地位。本调研对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是否担任班干部、自评学业成绩状况(分为优秀、中上、中等、偏下)、受欢迎程度设计了专门题项。统计结果显示,两类儿童的正式班级地位状况如下:第一,对两类儿童是否担任班干部的比例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χ2=13.46,p

(三)西部儿童好友数量多于东部,但东部随迁儿童群体类别边界效应明显

从区域差异看,无论东西部,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都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类别边界效应,但是,西部儿童好友数量多于东部,东部的随迁儿童群体类别边界效应更明显。

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好友数量上,东西部地域主效应非常显著(F=20.12, p

(四)人口统计学变量不同的两类儿童心理融合存在差异

从个体人口统计学变量看,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学业成绩水平等变量上均表现出心理融合方面的各自差异,并且多与东西部区域变量存在交互效应。

除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学业成绩水平外,本调研还考察了性别、年级等变量。就性别差异而言,第一,在与当地儿童的心理亲密度上,不管是随迁儿童还是当地儿童中的男生均非常显著地低于女生,而在与随迁儿童的心理亲密度上,不管是随迁儿童还是当地儿童中的男生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女生。这表明,在心理亲密度上,性别效应显著大于户口类型效应。也就是说,与男生相比,不管属于哪一户口类型的女生都更倾向于与当地儿童亲密交往,而不愿意与随迁儿童亲密交往。第二,当地儿童和随迁儿童与同类别群体的心理亲密度均非常显著地高于与异类群体的心理亲密度。综合来看,随迁男生与当地儿童的心理亲密度最低(-0.24),当地女生与随迁儿童的心理亲密度最低(-0.28)。这表明随迁男生与当地儿童、当地女生与随迁儿童在心理融合上可能存在更多问题。第三,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选择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时,对当地儿童的选择度均显著高于对随迁儿童选择度。女生对当地儿童的选择度非常显著地高于男生,相反,女生对随迁儿童的选择度则非常显著地低于男生。这种性别差异符合“男女生人际关系心理需求不同”这一发展心理学规律。

就年级差异而言,两端年级当地儿童的好友数量较多,中间年级随迁儿童的好友数量较多。当地儿童类别边界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五、七、八年级,毕业年级融合相对较好。在选择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时,在群体类别边界效应前提下,初一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当地儿童,初三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随迁儿童。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两个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一结果表明,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两个群体心理融合的程度呈现加深的趋势。不过,中间年级也可能由于忽视引导而更加强化群体边界效应,造成两个群体间的区隔固化。

就是否担任班干部而言,班干部的好友数量非常显著地高于非班干部。在选择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时,当地非班干部学生对当地儿童的选择度显著高于随迁非班干部学生,而班干部则没有表现出这种特点。另外,班干部对同类身份儿童的个体特征和与之的关系预测均高于非班干部学生。可见,担任班干部的经历可以使儿童人际包容度更大,更容易与不同群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就不同学业成绩状况而言,自评成绩偏下的儿童好友数量显著少于其他儿童;自评成绩优秀和中上的儿童与当地儿童的亲密度大,与随迁儿童亲密度小。在对与同身份者关系预测上,自评成绩偏下的儿童对与同类身份儿童之间的关系预测显著低于其他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学业成绩始终是影响儿童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变量,自评成绩不佳会影响儿童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其好朋友数量以及与不同群体的交往深度。

(五)有些场合更容易凸显随迁儿童身份

从影响心理融合的场合因素来看,同学玩耍时、家长会时、假期时、奉献爱心时是两类儿童共同提到的容易凸显儿童户口身份的场合。在食堂里、公布成绩时和家长会时,东部学生中随迁儿童身份凸显程度高于西部。

总体而言,排在前5位的场合从高到低依次是:同学玩耍时、家长会时、假期时、奉献爱心时、上课时。对于当地儿童而言,排在前5位的场合从高到低依次是:同学玩耍时、奉献爱心时、家长会时、课堂上、假期时;对于随迁儿童而言,排在前5位的场合从高到低依次是:家长会时、假期时、同学玩耍时、奉献爱心时、才艺表演时。见图1。

在其他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除地域变量外,其余变量的不同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而卡方检验表明,东西部的差异体现在食堂里、公布成绩时和家长会时,东部学生中随迁儿童身份凸显程度均显著高于西部学生。

三、讨论与建议

(一)辩证认识随迁儿童在学校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处境

本调研结果显示,随迁儿童的心理适应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应该更好地发挥起积极影响,消除不利因素。我们不要一味地给随迁儿童贴上弱势群体的标签,更不要夸大两群体心理区隔的程度。随迁儿童担任班干部的比例和学业成绩中上等及以上的比例都显著低于当地儿童,同时,随迁儿童群体明显处于人气劣势地位。对此,要采取措施改善随迁儿童的竞争劣势。但在好友数量、积极关系期望与当地儿童心理融合的倾向等方面,随迁儿童并不差。

(二)对于不同类别儿童心理融合的促进要根据情况进行区别化教育引导

本调研发现的东西部差异、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是否担任班干部差异、学业成绩差异为区别性、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提供了依据。比如,西部儿童好友数量多于东部儿童,东部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心理融合度更低,这一结果印证了前人关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学校生活处境差异的结论。这启发我们,可以从普通话推广和加强对当地方言、文化的了解等方面给随迁儿童提供更多帮助。再比如,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组织地位差异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启发我们,对于两类儿童心理融合的引导应根据年级段有所侧重:起始年级重在增加对随迁儿童的了解,中间年级注意避免当地儿童的群体边界效应。

(三)针对核心影响因素进行重点教育引导

本调研结果启示教育工作者,在容易凸显户口身份的场合应该更加注意教育语言和行为,哪怕是在对随迁儿童献爱心时,也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家长会、假期、食堂等是现实中随迁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劣势的场合,而与同学玩耍时、才艺表演时和公布成绩时更易凸显身份则是由于随迁儿童人气劣势和学业成绩整体弱势的原因导致。这些启发我们,要想让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更好地融合,就要提高随迁儿童的个人素质特别是学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