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洁能源 点燃新农村希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洁能源 点燃新农村希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甘肃省泾川县大力實施生态立县战略,农村能源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全面开发、多元化发展的路子。积极推广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节能炉灶、节燃炕等节能设施,實现了由单一沼气池建设向综合配套的转变,让农户用上清洁、方便、高效的新能源。截至2012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沼气池2.08万户,总容量达16.6万m3,惠及13个乡(镇)128个村,沼气普及率达到28%,推广使用太阳灶2.53万台,入户率达到34%,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02万m3,节能灶7.76万台,节能炕12.3万铺,建成养殖场沼气工程4处,生态校园沼气工程6处,沼气服务网点65处。全县沼气、太阳能利用及节能改灶年可节约标准煤1.82万t,减排二氧化碳4.9万t。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进入了转型发展整区域推进的新阶段,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被县十五、十六届人代会评选为人民最满意的實事之一。

近年来,泾川清洁能源建设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服务“生态立县、生态强县”的目标要求,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工作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部门帮扶、项目支持、产业带动、农民自身投入为主体”的新时期农村能源建设之路。通过推广“一池三改”和“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全县农村沼气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村沼气建设以由过去的试点示范,功能单一,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效益型方向发展,发展模式已从单一的户用沼气池向养殖场沼气工程、生态校园沼气工程及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方向发展,沼气建设所产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日益显著,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多年来,泾川县先后荣获全国省柴节煤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一、多策并举,清洁能源之火全面燎原

以前,泾川农村每年有大量剩余秸秆堆在路边田头,没有很好地利用,露天燃烧造成大气污染,畜禽粪便等生产生活废弃物到处乱堆乱放,造成晴天臭气熏天,雨天污水横流,蚊虫苍蝇满街飞。如何变废为宝,让农村亮起来,家园美起来?泾川能源建设工作者通过考察、对比、實践,找到了答案——发展沼气是条好路子。刚开始,农民对沼气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顾虑的。县农村能源工作站同志来到村上,挨家挨户宣传沼气建设,让农户了解沼气使用的好处。动员村干部带头建设沼气池,改建或新建卫生厕所、猪圈和厨房,又组织村民们到建设好的农户家中参观,让大家亲身体验用沼气煮饭,用沼液浇菜等沼气所带来的好处。采取建立示范点,点连线,线织网的办法逐步推进沼气建设。首先选择一批具备沼气建设条件的村进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示范点建设,做到建成一个生态家园村、植被保护一个村、富裕一村百姓。一座8~10m3的沼气池,年可节省柴2~3t,沼液、沼渣可作肥料,沼液还可作饲料喂猪、喷洒果树、蔬菜等,一年在燃料、化肥、农药方面能省下1500元。通过示范带动让群众看到沼气的好处和效益后,周围群众纷纷争着建。如今走进泾川的沼气建设村庄,街道规划整齐,道路硬化,小康住宅布局合理,院落干净整洁,厨房明亮、灶台干净,生产物品堆放有序,人畜分离、牲畜圈养、粪便人池、厕所清洁、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二、发展清洁能源,领导重视是关键

近年来,泾川县委、县政府连续多年把农村生态能源建设作为每年向群众承诺办理的實事之一,切實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泾川县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實施中的具体问题。出台了《泾川县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全面落實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明确任务,靠實责任。项目實施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實,业务人员深入一线,紧密配合技术人员,全力以赴组织實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不断强化督查调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集会议,听取项目實施情况汇报,专题研究农村能源工作,坚持定期不定期深入乡镇、村组和农户,及时对项目规划设计、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现场解决實际困难,积极为项目實施提供资金支持,创设便利条件,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實。为解决农村沼气建设资金短缺这个“瓶颈”问题,我们以项目申报为载体,多渠道向上争取建设资金。自2003年以来,连续多年列建實施了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959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3599万元,地方配套241万元,群众自筹5119万元。

三、典型示范带动,走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我们以“一池三改”户用沼气高标准配套建设为平台,以畜、果、菜等支柱产业开发为依托,以“三沼”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后续管理服务机制为支撑,建立完整的生产、示范和推广体系,大力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循环农业,推广“猪(牛)-沼-粮(果)”模式、“一池三改”模式、养殖场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发展模式、“卫生厕所+沼气池+食堂改灶”生态校园模式、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把沼气池建设与“果、畜、草、菜”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建设相结合,与扶贫整村推进、“三清五改十配套”工程紧密结合,着力构筑沼气产业链条,把“三沼”综合利用由群众自发、零星布点向集中抓点示范、全面推广转变,實现肥气并举,以肥促气,能源站技术人员,每人承包建办一个示范点,深入田间地头,转换角色,变干部为农民,亲自动手建点,用沼渣施肥,用沼液对果树、蔬菜等进行浇灌和喷施,边示范边组织群众现场观摩,现场培训,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培育了城关镇茂林、高平镇大寺坳、铁佛,窑店镇南头湾等“三沼”综合利用示范点。促进了现代循环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如今,走进广大农村,漂亮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连到家门口,厨房用起沼气,屋外干净整洁,庭园里瓜果飘香,像一幅迷人田园风景画,群众的生活正在因农村能源的利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节能、环保的“低碳”生活逐步走进千家万户。一台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小康屋上,一盏盏太阳能灯矗立在村部两旁,一处处沼气池烘热了农民的火热生活……随着农民生活品位节节攀升,低碳节能深入人心,生态环保新理念渗透到泾川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涌现一批以玉都镇康家村,高平镇大寺坳村、高平村,党原乡丁寨村、柳寨村、高崖村,太平乡三星村、寨子洼村等为代表的生态能源小康示范村。每年用沼液喷洒果树3.2万亩,浇灌瓜菜2.3万亩,沼渣还田10万亩,农产品品质明显提高。全县可再生能源利用年可增收节支3000万元以上。通过农村能源项目的實施,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农户用能结构得到了改善,同使用沼气、太阳灶前比,人均年减少燃用秸秆230公斤,薪柴50公斤,煤炭35公斤,有效节约了森林资源,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农家肥和有机沼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明显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素及微量元素含量显著提高,孔隙度增加,团粒结构增多,容重下降,保水和持续供肥能力增强。沼气建设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循环农业的进程。

四、强化服务措施,走建管并重的路子

“一年建,二年停,三年留下一个坑。”这是老百姓对过去沼气重建设轻管理的形象描述。产气不稳定,维护、保养和服务缺乏,是沼气池利用率低甚至废弃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县农村沼气建设从技术和服务人手,经过技术攻关,推广的新型“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从根本上解决了产气不稳、漏气、结壳、沉渣、难密封的问题。建设内容也由单一的沼气池发展到“一池三改”,即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改厕、改圈、改厨同步进行。我们把沼气池后续管理和维修服务作为沼气建设的关键问题加以重视,采取三项举措让农户使用沼气时放心、舒心。一是以县农村沼气服务中心为依托,南、北二塬两个服务分队为支撑,65个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上门服务不收费或少收费,實行强制服务。开通农村能源服务热线电话,对配备的管护车辆和设备實行分户管理,统一调配使用,每个分队每月服务50户,每个网点每月服务15户,县服务中心对服务分队按月考核,目标管理,对服务质量随时进行抽查,发现服务不到位或服务次数少,不予报销工作人员差旅费。止目前,累计人户服务1430次,在群众中营造了农村沼气有人建、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氛围。二是抓宣传培训。定期组织沼气技工培训,强化沼气建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普及沼气日常管理和安全使用常识,做到安全施工、安全使用。目前,全县共有105名获得高中级证书的沼气技工。利用农闲时间深入到各项目村巡回举办沼气管理使用和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培训班,不断提高沼气用户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不定期对沼气用户进行回访,并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既保证了建池户的利益,又保证了了全县农村沼气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