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先与姜夔词的题序对比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先与姜夔词的题序对比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张先词作中大量题序的使用,对后来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姜夔对题序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乃是词史上的重要创获。从“轴心时代”角度考察二者在宋词题序发展流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情性”与“风貌”、“情理”与“内容”、“言文”与“形式”层面观照二者在题序审美、内容、形式等方面的不同特征,以期在题序流变的过程中对他们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与认识。

关键词:题序 对比 宋词 轴心时代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82-03

基金项目: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学术能力提升计划”2014年“张先与姜夔词的题序对比研究”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杨生善(1989― ),甘肃武威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云亭班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

张毓洲(1981― ),回族,甘肃天水人,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宋词中题序的产生有其纷繁复杂的背景原因。词产生之初,词名与词意基本一致,因此,调名即词题,也就是词的题目。延至五代后,形式单一的调名与内涵日趋丰富的词意渐渐疏远,脱离表意功能的调名再也不能满足概括题旨的需要,故简短精练的具有叙事总括功能的词题便出现。然而随着精通音律的词人出现,词调纷繁发展,即使从词题上看,也很难窥透词意。故后人常把词题与词序合而为一,称为题序。[1] 张先和姜夔在词作中大量使用题序,扩展了词的叙事功能,增强了词的纪事性。通过数据的定量分析,比较二者题序的不同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二人词作及其词史地位。

一、题序发展中的“轴心时代”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时代”这样极具意义的命题。他认为:“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 [2]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命题指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阶段或时期。将宋词中题序的产生、发展、鼎盛的流变过程作一考察,在这发展演变过程中,是否也产生了“轴心时代”呢?它们为后世题序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精神动力?

(一)宋词发展伊始,即承平时代,词人题序在数量上不是很可观,但从题序使用的百分比来看,张先题序百分比为39.39%,是这一时期频率最高的词人。换言之,张先是这一时期题序创制的先驱人物。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提出“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而“一大转移”就指其对题序的大量使用。宋词发展的变革时代,题序由早期的简短向冗繁发展过渡。这一阶段,苏轼从题序的使用量及质量上来说,都是这一时期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南宋初创之际,即中兴时代,词人创作中频繁使用题序,出现了像辛弃疾、姜夔等题序创制大家,但姜夔在题序篇幅、体制及质量上都有突出贡献,因此,姜夔是宋词题序发展史上的殿军人物。“苏轼之后,作小序者应推辛弃疾和姜夔,而尤以姜夔最有特色。” [3]

(二)宋词题序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出现了对题序产生、发展、鼎盛起引导或推动的“先圣导师”,他们对整个宋词题序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毋庸置疑。张先是宋词题序的先驱人物,苏轼承继张先开词中题序之先河,姜夔则被认为是题序写得最好的词人。现将张先与姜夔比较,看二者在题序流变过程中有何异同?

二、题序文体中的“体”之流变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言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正;并情性所铄,陶然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各异成心,其异如面。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清靡。”[4]这段论述点明风格形成的原因,指出风格与个性的关系。其中“体性”包含作家内在的“情性”和作品呈现的外在风貌及其关系。这里的“情与理”关乎文章内容;“言与文”涉及文章的形式;由 “才、学、气、识”四者所构成的“情性”决定文章风貌。宋词题序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本形式,在“情性”“情理”与“言文”的影响下,也定会呈现不同的特色。

(一)“情性”与“风貌”

“情性”,是需要主体与对他有意义的客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体验,是需要主体对有意义客体价值关系的认识体现。词人、题序、风貌三者,将词人视为需要主体,题序则是有意义客体,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生成的体验或认识就是“风貌”。词人主体将自身情感因素等熔铸到题序中,所生成的审美意境或感受即“风貌”。张先、姜夔作为不同的需要主体,他们对有意义主体关系与价值的认识不同,他们创制的题序就会有不同的“风貌”。

张先的题序简洁明了,多交作时间、地点、原因、相关人物与事件等,起表述与词文本相关联事项的功能,没有形成独立的审美意境。如《山亭宴慢》序:“有美堂赠彦猷主人”,表明赠别酬和的对象。姜夔的题序虽也有一些仅是叙时地,点世事,或略说吟咏对象,但其题序中还有那些浸注欢情、恋情和哀情的释放耀眼光芒的题序。在这种情况下,题序已经成为个人心态和个体性情最真实的记录和最完美的诠释。[5] 如《浣溪沙》序:“予女须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兔,或观鱼筌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阙。” 写与外甥四处游玩,平实铺叙中充满感情,胜似一篇精美抒情小散文。除此之外,其题序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姜夔的文学审美创作以词名世,然而,他还有一项重要的审美创造,这便是词序。姜夔词几乎首首有序,广为涉及歌词写作的许多问题,诸如词谱、词式、写作缘起等。其中有不少序文可独立成篇,具备了完整的审美生命,是不可多得的美文,可作单独的审美鉴赏。” [6]

(二)“情理”与“内容”

“情理”,是对客观对象的升华,是对客观事物内部关系的概括反映。“情理”因素渗入客观对象,以具体可感的方式呈现出来。蕴含“情理”的主体看待世界时,会受生活经验、文化修养、价值取向、理想追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在词人、题序、“内容”三者中,词人是蕴含“情理”的主体,题序是“情理”作用的客观对象,词人因其不同的人生际遇,作用于题序之后,可能会生成不同的主观产物,即词之“内容”。

北宋建国后,社会安定,统治者重文抑武,文人地位甚高。张先,进士及第,一生安享富足,是北宋词坛的长寿词人。南宋偏居一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文人失去生活与奋斗的希望。姜夔,一介布衣之身,飘荡羁旅天涯,生计时维窘迫。“白石的感情基本有两种,一方面是他对合肥女子的怀念之情,这在作品中占主要内容;另一种是对祖国破碎,山河沦陷的感慨。” [7] 此种感情因素渗入题序,其题序中也呈现出比较低落的感情基调。由于人生际遇的悬殊落差,张先与姜夔在题序“内容”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三)“言文”与“形式”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辨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纬正而后经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4] 此论述点明:内容是文之根本,形式乃文之外表,情理派生文辞,文辞表饰内容的辩证关系。言文、形式、内容三者中,言文是题序文本,形式为题序文体,内容则为词文本。如此,宋词题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定会对词文本这个内容表达产生影响,对内容发展起一定的积极作用。“文体指向一般说来与特定时代的文化精神是同一的,文体产生与演变也同样指向时代的审美选择与社会心态。”[8]题序文体成熟于宋代,其产生、发展过程也必然浸染所处时代的文化精神、审美选择和社会心态。试观张先与姜夔题序形式的异同,甄辨原因所在。

从上表看出:张先题序10字以内的短序占题序总数的89.23%,50-100字与100字以上的中、长序为零。姜夔10字以内题序占题序总数的48.15%,中、长序约占三成之一。张先题序总体较为短小,而姜夔已向中、长序化发展过渡。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否也有时代文化精神、审美选择和社会心态的烙印呢?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散文与韵文一般是平行发展的。散文形式灵活自由,韵文讲求对仗押韵等。古代文人的创作,既有韵文的使用,也有散文的书写。张先题序较多为短序,散文化特征不明显;姜夔题序中长序占较大空间,其题序表现出散文化趋势。由于其题序字数增多,承载内容渐趋丰富,题序在姜夔之手演化成叙事抒情的精美山水小品。兹为证:“姜夔的词序具有美文的基本特征:美的意象、美的文词、美的话语、美的情感――凄然的或是野逸的。它是文中之小品,体现了山水游记小品的发展前景;它是文中之精品,晶莹剔透、圆润玲珑。” [6]

从张先到姜夔的题序发展历时过程中,后者题序呈现出散文化的倾向,与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精神、审美选择和社会心态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宋词是王国维先生所谓的“一代之文学”。题序在词这种文学体式中虽非必不可少,却也不容小觑。词题序的发展流变过程,其实也就是词文体发展流变的过程,二者可谓一脉相承。对张先、姜夔题序的观照,可能会对二者在词史上的地位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肖捷飞.浅谈宋词题序流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0).

[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 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张玉璞.词序与姜白石的词序[J].学术月刊,1997,(8).

[4]刘勰.范文澜 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5]朱少山.白石词题序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2).

[6]吴功正.姜夔词序的审美鉴赏[J].名作欣赏,2003,(6).

[7]叶嘉莹.南宋名家词选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学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