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的“寂寞”之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的“寂寞”之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梁启超有云:“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是祖国的强有力后备军,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可是这一支“军队”却面临着种种困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变化。城镇化的加剧是社会经济结构最主要的变化,随着城镇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放弃了家中的“一亩三分地”,来到北上广等经济繁荣的“聚宝盆”分取“一杯羹”,这就导致家中的孩子不能与父母亲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等亲属。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成长。

大家都知道:儿童阶段是一个人的思想、性格、习惯等综合素质、素养的重要形成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有所不同。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不足,无心向学。

二、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其他人交流、交往,遇到问题不敢声张,几乎不会向老师或亲属反映,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三、集体意识不强,经常喜欢通过违反纪律等行为来取得别人的关注,希望到别人的认可,但同时又对他人冷漠,一般不与其他人打交道。

造成“留守儿童”有以上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总体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父母亲的长期在外,很少与孩子单独相处,不能很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孩子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家”这个名词。毕竟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们所受的第一课就是叫“爸爸、妈妈”,然而,等到孩子们刚好处在成长期时,父母却长期不在身边,隔代教育的种种不足,很容易使得孩子们对家庭这个集合的认识产生偏差,甚至误差。当一个孩子犯了错,学校的教育往往不能让留守儿童心服口服,他们往往会产生:“我父母都没管我,你凭什么管我”的消极想法。在他们看来他们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却又找不到心灵的避风港,想要爸妈的温暖,爸妈却远在他乡。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生活就是一场独自的旅行,旁边的风景仅仅属于自己,没有人愿意与他分享。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会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愈加要强,愈加反抗周遭的人、事、物。面对这个问题,家长很担忧,却也无耐。他们认为:“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跟本就无法撑起整个家的生产生活,只有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老人或者亲戚看管了。靠着自己在大城市打拼,才能支撑整个家,一切为了孩子,却也苦了孩子”。

二、“隔代教育”产生的不足与缺陷。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形成明显的隔代教育。他们的文化素质以及思想方式方法均与时代多少有些“脱轨”,不能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留守儿童”。大多数家长把孩子当做家中“小太阳”,成天围着他们转,生怕“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极其严重的溺爱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娇生惯养等不良习性。只有极少数的家长能够做到给予心灵上的呵护,培养孩子们从小的坚强、独立、自主的综合素养。如果他们一味的对孩子宽容、放任,让他们的“小太阳”在温室中脆弱的生长,这样会使得孩子在长大后经不住丝毫的风吹雨打。然而由其叔、伯、姨等亲属监护的“留守儿童”,他们作为临时的监护人,在管理、教育方面有很大的顾虑,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教育力度很难把握。力度过大,怕伤了感情;力度不够,又怕不能教育好孩子。这就容易养成儿童叛逆、任性的心理。同时,“留守儿童”与监护人情感、语言上的沟通存在很大的沟壑,很难进行正常、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从而容易造成孩子们性格上的内向、孤僻。

三、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到位。由于“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不能很好地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心理想法。校往往不能很好地对孩子们做到心理教育,仅仅做到的是书本上的知识的传授。他们认为,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来,学校只需要负责学生的在校安全、书本知识的授受,对于其他的孩子心理上的教育往往推给家长,这样就造成家长不能在孩子身边很好地为孩子补给心灵上的教育,而学校又将心灵教育推给家长,最后使得孩子的教育面临及其严俊的问题。同时,我国的教育方面的缺陷,使得孩子们从小开始面临着种种考试,使得孩子们往往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很好地体味学习的乐趣,反而使得成为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

“留守儿童”已经发展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已经深深吸引住了社会各界的眼光。少年作为中国的未来,家长、家庭乃至社会、整个国家都应该齐心协力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在我看来,要想彻底解决该项问问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心性”是一个人的最重要的组成,首先应从心理着手,加强家长与孩子们的沟通、教育,矫正他们扭曲的心理。

二、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老师们更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国家政府部门的干预对加大“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相关部门更应该利用职务、职权之便,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活空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我们祖国的快速和谐发展息息相关,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问题早已迫在眉睫,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希望该问题能够得到早日解决,让“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加完善,还祖国一支强健有力的后备军团。

参考文献:

[1]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