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析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问题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问题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因为全球人口的日益增加,使粮食消费总量也随之增大。近些年世界各国经济复苏,国民收入增长,人们消费水平也水涨船高,对粮油和蛋奶肉类食物的消费能力大大增长。以至于需要更多的粮食和饲料粮。不仅普通民众对粮油需求有大幅度的增加,由于玉米等粮食作物可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并且玉米等作物制造的燃料乙醇属于清洁能源,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清洁能源的使用上,这样极大的增加了粮食消耗量。使得全球粮食储备和总需达到极度不平衡的态势,粮食储备快速下降。本文对我国粮食消费安全进行探讨,寻求解决的办法。

关键字:粮食安全;消费;供应

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的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对我国来说更为重要,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我国的粮食消费总量居世界之首,是所需粮食最多的国家。所以,保证粮食存量和安全是我国一切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的国之根本,对粮食消费和安全的问题不允许有一丝懈怠和失误,必须做好计划统称,严防问题的产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新结构使我国粮食消费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解决新型消费结构与粮食消费的平衡关系,是我国现今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现阶段我国粮食消费特点

口粮、饲料用粮、加工用粮、贸易用粮、种子用粮以及损耗是当前我国粮食消费的主要方式,其中口粮是最主要的粮食消费途径,另一重要途径是饲料用粮。由于近年来食品、医药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加工用粮成为粮食消费中仅次于口粮和饲料用粮的又一重要消费渠道。据有关专家分析,2002年我国粮食总消费量为51875万t,其中口粮消费达 27993万t,占粮食消费总量的54%;饲料用粮15846万t,占粮食总消费量的30.5%;工业消费用粮4487万t;种子用粮相对平稳,现阶段我国播种用粮平均每公顷保持在90kg左右,2002年种子用粮1126万t;出口粮食约1000万t;损耗及其他消费用粮达1423万t。

二、对粮食消费趋势和粮食安全状况的分析和预测

根据我国对粮食消费的特点来看,我国在短期内粮食消费总量还会呈增加的趋势,情况不容可观。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我国人口所需的粮食总量不断攀升,可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不得不退耕还林,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样一来,人口增多,耕地却减少,人均耕地越来越少,致使人均粮食总量不断减少,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的情况不是很乐观,且非常严重。

(1)口粮消费总量平稳增加,人均口粮消费量下降从总量上看,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城乡居民消费偏好的改变,未来口粮消费的总量将会持续递增。我国的口粮消费在粮食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居第一位,人口基数又大,人口增长率的稍微增加都会导致口粮消费的大量增加。

(2)饲料用粮消费持续增加,速度放缓近年来,我国粮食消费的增长主要是由饲料用粮消费拉动的。饲料加工业是我国目前的朝阳产业,人们对肉蛋奶等产品的旺盛需求,要求畜牧业的大发展,这必然会带动我国饲料工业的蓬勃发展,从而促使饲料用粮持续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近几年已开始进入平衡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预测,我国饲料粮需求量在2007年将达到16500万t,年递增1.7%,在粮食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提高到32.3%,但增长速度较前几年有所缓。在总体上我国饲料粮的消费是增加的,玉米和大豆的消费量更是如此。

(3)加工用粮消费潜力巨大从长远来看,工业转化有较大潜力,工业用粮将保持持续增长。粮食除了可用于食品、医药和酒的酿造处,据报道,国家已正式确定推行汽油醇,这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的转化粮食的有效途径。河南省将率先实施汽油醇计划,吉林、黑龙江等省也将陆续推广使用。1999年全国汽油消费量近3600万t,按加入乙醇10%计算,就需要360万t,即可消化粮食1260万t,为粮食的转化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种子用粮消费总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退耕还林使我国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同时随科技的发展,种植方式和播种技术逐步改进,这些都会使我国的种子用粮消费量平缓下降。因为种子用粮消费在我国粮食总消费量中的比重非常小,其变化一般来说对总的粮食消费量影响不会太大。

三、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面对世界性质的粮食危机,中国在开放市场条件下,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1)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根据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比较优势,加大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这些地区良种引育、农技、农机、信息等服务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增产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2)主攻单产,稳定增加粮食总产。在稳定基本粮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实施 科技 兴粮战略,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努大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大力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积极推进粮食向优质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粮食质量。

(3)加大优良品种和种粮技术的推广,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是今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把科技因素作为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

(4)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始终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到重要位置,关系粮食消费与安全的问题,正视粮食安全问题对国家发展的严重性,深入分析国民粮食消费结构,寻求有价值有作用的对策,积极调整产业机构,确保粮食的总产量有条不紊的增加,以应对缓解日益加的人口压力。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把科学成果运用到粮食安全问题上,才是保证粮食安全问题的长久之策。

参考文献:

[1] 聂振邦. 多措并举稳定粮食市场[J]. 求是.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