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怎样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高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通过采用“创设情境、走进生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从而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让他们在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高效
数学的内涵具体体现在灵活运用之中。让学生在情境游戏中感受数学,在丰富的生活中感受数学,然后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具体体现。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数学课堂上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一、创设情境,优化学习氛围
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小学生的心理不稳定,需要我们创设的情境新异、有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强烈注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创设故事性情境、问题性情境、游戏性情境,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故事情境。故事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最常用的形式,新教材最突出的特色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情趣并具有挑战性的探索活动题材,设计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并符合儿童心理特征,这些内容蕴涵着许多奇妙的知识,所以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表现手段,以故事引入,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对称图形》一课时,采用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
这样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情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例如讲分数时,我这样设置问题:4块月饼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人分得2块;2块月饼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人分得1块;1块月饼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该怎么分?该怎么写?借助学生熟悉的“分月饼”事例,自然地将分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带着疑问、投入到对学习内容的探索中去,大大优化了课堂学习氛围。
3、创设游戏情境。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如果我们能化学习活动为游戏活动,那么我们的学习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打电话”是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所以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在课堂上开展“打电话”游戏。教师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对学生说:“喂!小红在吗?请问1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小红也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回答说:“19里面有1个十,9个一。”这样在打电话的对话中交流学习的感受,掌握知识。所以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的提高。
二、走近生活,应用数学
1、数学生活化。新课程注重的是学习的实用性,要学有用的数学。所以,数学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学习“认位置”后,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家的客厅、卧室,并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家中物体的相对位置,再说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看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观察学校内都有那些建筑物,它们的位置关系,然后和小伙伴交流。这样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实践与创新。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如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这样可以使各种感观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中,让学生通过自己找到的实物模型,滚一滚,量一量,摸一摸。再进一步观察、分析、对比,体会出这些物体的特征。使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 还例如在教了“解决问题”后,教师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商店,标上“钢笔3支12元,文具盒4个20元,笔记本5个40元,”问:老师想买7个文具盒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 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化学习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是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革命。它集图、文、声、色、像于一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密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是学习的动力核心。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同样多"这一概念时,在大屏幕上出示4个小朋友,4条红领巾。然后一条一条地闪烁红领巾,动态地逐一给每一个小朋友戴上。通过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习积极,情绪高涨,很快就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理解了“同样多”这一很难确立的概念。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信息技术中常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通过改变字体颜色来突出重点;遇到抽象立体图形时可以直观演示,突破难点,为实现高效、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证。
3、变“静态为动态”。静态的图形和图像不能将生成的过程表达出来,失去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多媒体可向学生呈现丰富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将难以察觉的东西清晰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变传统教学的“静态呈现”为知识的“动态生成”,让学生不但知道知识“是什么”而且体会“它是怎么得到的”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剑刚,小学数学心育艺术[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施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田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