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曼德勒:佛光笼罩的“多宝之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曼德勒:佛光笼罩的“多宝之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缅甸是一个佛文化发达的国度,据说也是世界上佛塔最多的国家,全国大约89%的缅甸人信仰佛教。而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更是缅甸传统文化的心脏和宗教中心。在曼德勒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金碧辉煌的佛塔、佛像和和虔诚的僧人、信徒,让人感叹这可真是一座佛光笼罩的文化圣城。

曼德勒(Mandalay)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雍笈牙王朝的都城,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曼德勒的巴利语名称为“罗陀那崩尼插都”,意为“多宝之城”;又因缅甸历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缅华侨称它为“瓦城”。 如今,曼德勒是缅甸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护城河环绕的曼德勒皇宫是曼德勒城里的显著地标,不过皇宫里的大部分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严重摧毁,仅有古皇城和城楼残留。1989年,缅甸政府依据历史资料和图片重建,恢复了89个主要的大殿,并于1996年9月竣工并对公众开放。城东北离皇宫不远的曼德勒山,旧称罗刹女山,是缅甸著名的佛教圣地。曼德勒山其实并不高,只有236米,却已经是整个曼德勒市最高海拔。从山脚下沿着山坡逐级而上,有1700个台阶,沿途有8大寺庙,宝塔和纪念碑四处林立。传说当年释迦牟尼宣扬佛法时路过此山,指着山下广袤的土地,预言2400年后,这里会出现一座繁华的大城。果然,在敏东国王的统治和修建下,曼德勒成为耀眼的都城。曼德勒山是观看日落必到的胜地,从山上眺望,曼德勒全城和伊洛瓦底江壮美的景色尽收眼底。曼德勒山之于曼德勒,相当于中央公园之于纽约。

从曼德勒山的东南口向下望,729座功德碑圈成一片方正,这正是号称拥有“世界最大的书本”的固都陶佛塔(Kuthodaw Pagoda)。固都陶佛塔于1857年修建完成,当时召集了全缅甸和东南亚共计2400余名高僧,召开了第5次修订佛经结集大会,最后将结集的三藏经等刻在729方云石碑上,建造成了珍存三藏经的佛塔。它的规模是佛教世界绝无仅有的,据说如果一个人每天阅读8小时,要读完这些“书”,一共需要450天。佛塔内墙的每一个入口处,雕刻有佛本生故事和护门神像的柚木大门。佛塔的四个长廊也都建造得雄伟堂皇,令人赞叹不已。

马哈木尼佛塔(Mahamuni Pagoda)是曼德勒另一座著名的寺庙景点,供着全缅甸最有名的佛像。寺内的释迦牟尼佛像高约4公尺,于1784年由拉哈州运送至此,虔诚的信徒给佛像贴上了厚达6英寸的金箔。每天清晨4点,会有僧人替佛像洗脸,流下的水被当作圣水装在瓶子里。不过,妇女只能在外厅景仰,不能亲近佛身和接近中央圣坛。

而曼德勒郊区的马哈刚大勇僧院,则被称为“千人和尚庙”,这里每天清晨举行的“千人僧饭”已然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最喜欢观摩的仪式。这家仅仅建立了50多年的僧院,却拥有全国最多的僧人,年龄包括从10岁的小沙弥到六十多岁的大住持。僧院内的每日餐食均由信徒供奉,于是每天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众和尚在黎明初晓时集体外出托钵,再将托钵回来的食物集中。10点一到,僧人们自觉排成两列队,依序领餐,领餐时他们会将袈裟密实地缚住臂膀,代表对信徒布施的重视与感恩。

乌本桥大概是所有来到曼德勒的人都不愿意错过的景点,这里有着如梦如幻、极其美丽的日落景观,乌本桥又被称为“情人桥”。不过,这座著名的“情人桥”和佛教精神也脱不了干系。乌本桥建于1851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古老的柚木桥。1200米长的大桥,有1086根巨大的实心柚木,来回走一趟至少也要花上半个多小时。整座桥上建有6座供人休息和遮风避雨的亭子。在佛教里,有“身和同居、口和同语、心和同志、德和同守、利和共享、见和共进”的说法。在人们看来,乌本桥上的6座亭子,正体现了佛教中“六和”的思想,因为这个缘故,许多缅甸人在相恋时会不远千里来这座桥走一趟,立誓永远和睦互敬,憧憬长相厮守、爱情永固。

缅甸人的信仰、智慧和人生观,似乎都集中体现在佛塔和佛像上。他们真诚地相信佛教的真谛,追求灵魂的纯净和人生的解脱。这在现代世界中无疑是非常独特的生活方式。在曼德勒行走,能让人无时不刻感受到这一点。英国著名学者舒马赫在其名著《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对缅甸佛教徒的生活方式颇为赞赏。他说:“佛教徒认为文明的真谛不在于需求增多,而在于人格纯净”;“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佛教生活方式令人惊奇之处是它的绝对合理性——财力惊人的小,收获却特别大”。

作品名称:《智慧之光》

作 者: 钟雨

编辑点评: 阳光透过天井散落在“智慧魔方”上,在空间上形成强烈的透视感,黑白与彩色的对比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令主体跳出黑暗的背景,给观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