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闻媒介在中国民歌传承中的作用与责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闻媒介在中国民歌传承中的作用与责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多有用山歌作为表现本民族生活的习惯,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使优秀民歌得以保持原有特质被延续和传承下来,是摆在每个中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黑衣壮民歌为例,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新闻媒介在民歌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极其重要使命。

关键词:传播 民歌 媒介

中国民歌及其发展

中国的民歌历史悠久,从《诗经》民歌到汉乐府民歌,其内容已相当丰富,表现力相当强烈,已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由此可知,我国民族在《诗经》之前,民歌就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

无论在有文字或无文字的民族中,民歌作为一种即兴的口头艺术,它直接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反映出人民的生活。在各族人民传统的习俗活动中都离不开民歌。婚嫁活动有婚嫁歌,如四川的“坐歌堂”、湖南的“伴嫁歌”、广西的“婚礼歌”等:亲人逝世有“丧歌”、“孝歌”。各民族节庆时。更形成歌舞的高潮,壮族的“歌墟”、苗族的“游方”、侗族的“坐妹”、回族的“花儿会”、彝族的“火把节”、蒙族的“敖包会”等都是各族人民的歌唱节日。各族人民在艰难的生活中,以歌声抒发感情,减轻心中的忧愁;也用歌声唱出了对爱情、幸福的向往与追求。正如四川巫山县一首山歌所唱:“想唱歌来想唱歌,人人说我是穷快乐。早上唱歌当不到饭。夜晚唱歌当不到油。唱个山歌解忧愁。”民歌直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它是人们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我们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

以广西黑衣壮民歌为例,广西那坡县是黑衣壮人数最多、民族特殊性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县。生活在大山里的黑衣壮。人人从小就会唱山歌。那坡黑衣壮民歌约有160多套,按照不同的声调,可分为“虽敏”、“论”、“哎的呀”、“春牛调”、“请仙歌”和“盘锐”六大种类。其中《虽待客》、《论造》、《酒歌》、《盘歌》、《祭祖歌》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曲目。黑衣壮民歌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神话传说、人物传记、环境变迁、历史事件等叙事歌;也有倾吐苦难、控诉压迫的苦情歌;有反映自然、生活经历的农事歌;有向往美景的赞颂歌;有接人待物的礼仪歌;有表现传统习惯的风俗歌:有吊唁奔丧的祭祀歌;有庆祝婚嫁满月、新居落成、老人生日的祝酒歌。而最为丰富的是情歌,包含抒情、初恋、连情、逗情、赌情、定情、盟誓、赞美、相思、忠贞、离情、叮咛、痛惜、怀旧、重逢、苦情、叹情、斗情、白头偕老等20多种内容。黑衣壮人有赶歌圩的习俗,在歌圩上,各村屯的青年男女三三两两地寻找各自的对歌对象。以歌代言,歌唱自然与爱情,往往通过对歌认识、相恋进而结为百年之好。在这种特殊的习俗中,歌唱与婚事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因此,生长于歌海中的黑衣壮人从小就有意识地学唱歌,一般在十二岁时,开始由其父母教唱所有固定曲目。而大多数则是更早地在随时随处可听见的歌声熏陶中学会的。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在黑衣壮里,歌圩日也被开玩笑地称为“风流歌圩日”。除此之外,人们过年过节、婚嫁办喜事、定亲、新屋落成、办丧事(享阳90岁以上者)、“三朝酒”和请“姜酒”(即满月酒,又称“送背带”)、串村和赶街在路上相遇、姑娘回外婆家探亲,等等,都有男女对歌。在黑衣壮的历史发展中,可谓壮歌民歌无处不在。在传统社会中,黑衣壮山歌文化的传承也有其模式和规律:老一辈人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和风俗活动或者是讲故事和唱山歌等口耳相传的模式把本民族的历史、英雄传说、生存方式、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伦理价值传承给子孙后代。子孙们在年复一年的仪式活动中。在缔绵不断的歌声中,不知不觉地、耳濡目染中接受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当子孙们又成为祖辈们时,他们又以同样的方式传承给下一代。于是,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一不断循环的传承模式由于形式上的相对稳定性,保证了所传承文化在内容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以及与外界接触的不断增多,我国的民歌,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歌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日益增强。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外出打工的浪潮席卷了我国大江南北。黑衣壮这一生活在广西大石山区中众多族群中的一支,当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到这一地区时,他们也同全国贫困地区的人们一样,纷纷走出大山,到外地打工、做生意,以此来改善其贫困的生活状态。这些外出的年轻人,很快融入了异乡的生活,接受了现代大众文化,他们学会了讲普通话、喜听流行音乐、爱跳现代舞蹈,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语言思维方式、伦理价值和审美趣味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当他们再回到家乡时,他们带回的不仅是外面丰富多彩的信息,也带回了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再囿于向老一辈学唱山歌,甚至以歌会友的传统也日渐消失。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传统文化,以适应比他们生活得更好的群体的文化。虽然外出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却多为年青一代,他们生存方式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黑衣壮山歌文化的传承。传统的黑衣壮山歌现在只能在游客光临和特殊的日子、特定的场合,如过年、过节、婚嫁喜事等才会被传唱。

从黑农壮民歌传承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看到的也是其他各族民歌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在经济发展以及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各族民歌的传承受到了严重冲击。

民歌与新闻媒介的联姻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偏僻的大石山区,与外界的交通不便,经济环境恶劣。长期以来被外人所歧视。在长期的发展中,除了节目、婚庆,歌师、一些山歌爱好者,以及一些民俗学家和民歌艺术研究者曾关注过这个群体外。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少数民族民歌很少为外部世界知晓。社会发展到今天,很显然,单靠民间的口口相传,靠为数不多的歇师的努力,已承担不起民歌传承的重任。要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必须依靠政府和媒体的介入。

以黑衣壮为例,长期以来,黑衣壮民歌的传唱都局限于那坡县境内,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年青一代与外界接触的增加,他们已不再喜欢自己的民歌,由于经济的贫困。更让他们在外界文化面前感到自卑。直到21世纪初,经媒体宣传后,引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学者和新闻媒体进入大山深处的黑衣壮村落。曾一度被人们视为最丑的黑衣服。成为最受摄影家们青睐的风景:单调的山歌两次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登上中央电视台的直播间;曾被视为落后、迷信的传统文化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曾经被视为贫困标志的木质干栏房、粗糙的石墙、落后的土布等都成为游客们花钱来这儿的目的。这一切都极大地激活了黑衣壮族群的记忆,黑衣壮民众开始重新唤起自己的族群意识。他们重新穿上早已被抛弃的黑衣服,重新摆弄已

布满灰尘的织布机,重新在宝贵的石头缝间种植蓝靛,中青年妇女们重新学习自织、自染和自傲黑衣服,一些简化了的仪式又重新恢复。黑衣壮的民歌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得到重新的认识和传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媒体在传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而从媒体介入黑衣壮的途径来看。大致如下:

摄影图片展宣传的连锁效应。21世纪初。时任那坡县委书记的农敏坚希望借助黑衣壮传统的民族文化推动那坡经济发展时。黑衣壮才被揭开神秘的面纱。2001年5月,农敏坚通过广西民俗摄影协会,邀请了来自全国的180多位摄影家到黑衣壮村落采风。同年9月,一个叫“神秘的那坡”的民俗风情摄影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的朝阳广场举行,正是图片中黑衣壮那奇特美丽的生活图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引来区内外传媒纷纷报道,各省乃至中央级的摄影协会、博物馆都开始关注黑衣壮,从此,黑衣壮开始以艰难的步伐进入世人的视野。

大众传媒的重大贡献。在2001年的广西民俗风情摄影展上,当时被当做摄影展附属摆设的“黑衣壮”歌舞表演,以其古朴、淳厚、凝重、深浓的独特韵味征服了南宁人的视觉和心灵,并成为一道比摄影展更为亮丽的壮族特色风景。2001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的大舞台上,黑衣壮无伴奏合唱《山歌年年唱春光》,那天籁般的歌声折服了现场数万中外观众。随后,黑衣壮原生态歌舞被邀请参加2002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演出,紧接着是著名电视人孟欣带领其团队赴那坡实地考察黑衣壮山寨。而黑衣壮民间艺术团也赴北京参加中央级组织的演出并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这一系列经由新闻媒体报道并传播开来的黑衣壮歌舞一跃成为那坡县的活招牌,也因此吸引了世界多家研究机构、人类学家、民族研究专家、摄影爱好者、作家、记者、游客等,随后《黑衣壮人类学考察》、《中国黑衣壮》、《黑色魅力》等一批文化成果引发了“报纸有字、电台有声、电视有影”的轰动效应。该县尼的呀合唱团从中央电视台唱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由此,黑衣壮的“尼的呀”光荣登上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坡的黑衣壮及其民歌从此走向世界。

2009年5月14日至18日在张家界举行的“2009中国国际乡村音乐周”。以广西艺术学院民族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为班底的广西代表队,又带上了那坡黑衣壮民歌《天上星星伴月亮》《话眉飞进油茶林》《连情歌》,与世界一流的国际乡村音乐团队在张家界同台竞技,展示和交流世界各民族的乡土音乐。继承和弘扬乡村音乐艺术,促进了世界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更为黑衣壮民歌的传承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虽然在政府和媒体的推动下,黑衣壮的山歌文化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作为黑衣壮山歌生存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在黑衣壮民族聚居区,人们在游客和学者、官员到来时,会穿上传统的服装,唱起黑衣壮民歌,但却无法改变年青一代对外界文化向往的现实。以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十年,黑衣壮山歌也许就会消失。这并非骇人听闻之说。

民歌传播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从黑衣壮民歌传播的途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我国民歌的传播和传承中,媒介的作用是巨大的,各种媒介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对我国民歌的发扬光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在经济浪潮席卷下的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在各种媒介的传播下,也引来了各方人士的关注,使得民族文化得以走出大石山区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

1.人们在改编、演唱民歌过程中往往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使得民歌失去了其传统民歌的原有特色:这不能说不是一大损失。笔者认为,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运用原汁原味的手法,让民歌在保持民族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使其民族风情得以完美地体现出来、传播出去。并传承后代。

2.民歌以其特有的魅力走出大山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游客进入民歌的故乡,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因此也火了起来。长期的艰苦生活,穷怕了的少数民族兄弟,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由于商业意识的不断强化,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而不得不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经济面前做出让步。在此,笔者认为:在多元文化发展的现代社会,民族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一样,都应该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传播者的足够重视,要以对社会、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以保护民族文化的态度,协调好民族文化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使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和延续。不应该只求短期利益而破坏了传统文化资源。

3.商业资本的介入,特别是一些不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商业化炒作,他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惜歪曲、甚至扭曲少数民族文化,这更成为让人担忧的问题。因此,任何以企业形式对民族文化进行商业化开发的同时,都应该以保护民族本色为前提,不能为了企业的利益而损害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延续性,这样才能保存好民族文化品牌的高含金量,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让民族文化得以延续。

新闻媒介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新闻媒介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引导者,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眼睛。而媒介在传播某一文化的同时,势必构成相应的传播价值理念,其价值观对社会大众势必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媒介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以科学的价值观念,重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品位,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创造良好健康的民族文化氛围。从而提升大众的文化品位。引导民族文化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保护和延续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其独特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主要标志。一个国家,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好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在此基础上使其得到发展,唯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民族的根。

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以其独有的方式传递着人类的文明,在现代经济浪潮中正遭遇着巨大的冲击,如何在这种巨大的冲击力之下保存、保护好我们民族文化固有的特质,使它得以向世人弘扬的同时不至于被现代文明所疏离,应该成为我国新闻媒介、特别是主流媒介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事实上,民歌能够大方地走进当代人们的生活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这其中跟各种媒体对民歌给予较多宣传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各种媒体的共同努力,唤起了社会对民歌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在各种媒介当中,电视作为当今社会最为强势的声画结合大众传播媒介,其巨大的影响力,在传播具有多样性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何利用好电视这个强大的媒介。扩大民歌艺术的影响力,更好地传播和传承传统民间文化,是当前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这方面,中央电视台堪称典范,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制作了一批原生态民歌2004年在西部频道推出了西部民歌大赛;2006年举办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更是将原生态唱法作为一种独立的唱法。在中央电视台这一中国主流媒体上公开亮相,将原生态民歌推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2006年10月推出《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大型电视文艺节目,节目以原生态民歌为主。从多元音乐文化的角度充分向全国、全世界的电视观众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传统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歌舞文化。

在全国各省电视台中,广西电视台以一个大媒体极端负责的态度。以尊重民族传统、尊重民族价值观念。同样担当起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义务。他们配合中国民歌艺术节,适时地推出了《唱山歌》栏目,不为世俗的收视率所动,为民族文化的传承甘于寂寞,他们对我国各民族的民间音乐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搜集众多民间山歌资料,邀请民间民族音乐人登台演唱,录制了大量民族民间音乐电视晚会,并且制作了特别精彩的节目,让我们在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也为我们民族民间音乐打开了一个宣传推广的窗口。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对于自己本民族民歌传承的价值,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