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素质教育与教师的人格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素质教育与教师的人格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要依靠教育,而教育又主要是依靠教师,因此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在教师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人格素质有着更加突出的地位。“人格”的科学定义为:个体特有的特定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一般包含四个方面即全体的人、持久的自我、有特色的人、社会化的个体。这说明人格是人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偶然与一贯的统一、个人和社会的统一。由于社会分工不同,社会对于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的人格要求也不一样。教师是社会中的一种特殊职业,根本任务是“育人”,包括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而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自己有巨大的人格魅力

一、教师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

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教育教学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志向外,还要具备高尚的人格。现代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学生对教师反映出不同的心理倾向。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对教师表现为“向师性”,中学生表现为“效师性”,大学生表现为“崇师性”,学生从老师那里要学习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因此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

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抽象的知识化身,而是有血肉、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个体,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经常、最有影响力的榜样。我国教育的先师孔子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他甚至认为人格就是教育中的一切。“既美其道,又善其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成为古今中外教师共同的座右铭。

二、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风度、仪表,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作用。

1.人生方向的指引作用。一个人为什么生活,怎样生活,要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向。教师通过知识教学、思想教育以及用自己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思想,成为对国家,对民族有益的人。特别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的形势下,一个合格的教师时时刻刻要以社会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最新思想观念武装学生,批判不正确的人生态度,批判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着其他任何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2.健康情趣的感化作用。一个合格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总要动之以情,以教师对于教育事业执着的爱,对学生真诚的关怀去感染和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健康的情感、高尚的情趣,从而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间形成一条情感相融的交流桥梁,是顺利施教,提高教育效果的动力因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不出差错,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以关怀、爱护的心理去指导其改正缺点和错误,做到循循善诱,以情感人。相反,以批评、训斥、责备、惩处手段对待学生,不仅无助于学生认识问题,还会导致逆反心理,远离教师,酿成不良后果。真诚关怀,循循善诱几乎是古今中外一切著名教育家的共同特点。

3.道德行为的示范作用。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举止言行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标准,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正如布鲁纳所说的那样:“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就必须把自己造就成一个人,是一个值得人推崇的模范。“育人”的工作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也必须是全方位的。教师的道德行为示范应以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中心,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体现出教育工作的特点。只有教师是道德行为的模范,才会在学生中树立道德威信,教师的威信又主要通过“言教”和“身教”的一致性,“身教”又重于“言教”,学生对于教师既是“崇其言”,又“观其行”,只有教师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学生才会发挥示范作用,才有强烈的感召力,使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当代教师人格的自我塑造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师的自我人格塑造遇到许多新要求,如: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这些方面的示范作用,不仅是当前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为“四有”人才的要求。在思想多元、经济成分多元、分配形式多样的情况下,一些青少年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侵袭下,陷入灰色误区,思想感到迷惘,行动方向不明。有的教师也受到了冲击,不是坚持唯物论,而是相信迷信邪说;没有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呼吸共命运;奉献精神减弱,把索取放在头等地位。这一切对于学生的成长产生了误导作用。在当前,教师如何塑造自我人格,提高人格魅力,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首先,在思想上,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思想、言行具有方向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其次,在工作上,要把本职工作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途径,以适应时代要求新型教师的形象。

再次,在言行上,全面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不发生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行为,以有道德的教师去塑造有道德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 试论素质教育[J]. 教育评论,1997,(5).

[2] 王学青.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3] 黎琳.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回顾与展望[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

[4] 创建素质导师制 创新高校育人机制――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素质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