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地方高校科学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地方高等院校的定位问题是影响人才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因素所在,文章通过对地方高等院校定位问题的研究,探索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从而提出地方高等院校在定位方面应思考的问题与关注点。
[关键词]地方高校 定位 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马源(1979- ),男,山东龙口人,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教育系,讲师,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学、比较高等教育。(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32-03
在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高等教育系统特别是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令世人感叹。2001年,全国共有高校1911所,其中地方高校1778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3%。从为社会输送毕业生的数量来看,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15万,其中7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本专科毕业生16.39万人,占总毕业生数的14%,其余的毕业生均为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占全国毕业生总数的86%。由此可见,地方高校是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要阵地。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人,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参与,所以地方高校的定位,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与经济的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关系,本文拟从地方高校定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阐述二者之间的联系。
一、我国地方高校定位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定位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位”的一个意思是经过测量后确定的位置;另一个意思是对所在位置进行测量。高等学校定位,包括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一所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三个层面,其实质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对于高校定位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赞同梁经锐教授的观点,即在高校定位时应考虑基本的两个范畴:第一,要科学理性地分析本校的自身特点与实力和学校外部环境的特点;第二,要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学校在某一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就高校定位的类型而言,高等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三个方面。办学类型涉及多个方面,如按隶属关系来分,有部属高校、地方高校;按办学主体来分,有公办高校和民办(私立)高校;按高校的学科性质特征分类,有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农业大学、医科大学、师范大学等;以区域定位进行分类,有省属高等学校、市属高等院校等;以服务面向进行分类,有主要服务全国、主要服务大区和主要服务地方三类高校;以不同类型结构分类,有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院校。此外,还有学者从不同的维度提出了战略定位、规模定位、层次定位、功能定位、形象定位、办学目标定位等。地方高校的定位,则要根据区域特点先进行首次分类,然后再根据高等院校自身特点规划发展的合理定位。
(二)地方高校定位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对定位的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高校合并、扩招以后,高校定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育部组织的高等院校教育评估过程中,学校定位也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各个院校对此十分关注,这对促进高等院校的发展是不无裨益的。但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定位方面却出现了一些“怪异”现象,主要表现在高校定位的攀比问题、单一问题和形式问题三个方面。高校定位的攀比问题表现为:在办学类型上,不顾自身实际,力求办成综合性、多学科性和学术性兼具的大学;在办学规模上,力求本校的师生人数、校园占地面积等都要超过其他同类院校;在办学层次上,都想办成从本科生直到博士生都可以培养的高校。高校定位的单一问题表现为都想办成省内、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重点和知名高校。首先,将自身的发展目标定位较高是有益于高校发展的,但所有的高等院校都想挤入重点大学的行列也是不现实的,在定位时更应该以高等院校定位多样化为宗旨,以多元发展促进高校发展的繁荣。高校定位的形式问题表现为对学校的定位缺少正确的认识,只是一味地求高、求大,而没有充分理解定位的意义。高校的正确定位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等学校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教育领域首屈一指,美国高校在自身定位上都能相应地找准位置,不盲目攀比,不断发展自身优势,坚持自己的特色办学,从而形成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景象。
(三)影响地方高校正确定位的因素
1.校长的因素。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要由具有开拓精神和管理才能的校长领导,大学校长的行政领导在当前我国高校改革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学校领导比普通教师对促进教学改革有更大的动机;其次,学校领导还有特殊条件动员组织对改革的支持;最后,由于近几年来高校办学自的逐步下放,校长有特殊能力执行改革计划。
大学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例如,洪堡是柏林大学的实际创始人,他最重要的思想是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等。他的名言“为科学而生活”成为大学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理想。时至今日,“洪堡传统”的基本精神仍被德国大学所推崇。再如,哈佛大学真正开始领导美国高等教育潮流是从19世纪70年代的艾略特校长开始的,他希望“所有大学不承认文科和理科相互排斥,不认同数学和古典、科学或形而上学只能选择其一。我们要所有的这些学科,并要他们的精华所在。”在长达四十年的校长生涯中,他将一所规模较小、为贵族精英服务的崇尚古典、脱离现实、以培养“品格和前程”为中心的传统应试学院发展成为一所真正的现代化大学。由此可见,高校的校长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定位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2.社会的因素。现在许多地方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中等职业学校要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要升格为本科院校,本科院校要上硕士点、博士点,还有前几年出现的高等院校大合并,一味地攀比学校的生源数量和建设规模等。这种现象主要是由社会导向所致。我国现有的高等院校有以下四类:第一类是被教育部确定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9所高校;第二类是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100所高校;第三类是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第四类是除上述三类之外的其他高等院校。
处于第一类的高校不仅得到教育部的重点扶持,还有地方政府的配套投入、企业的慷慨解囊,这都有助于这些学校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提高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学校的类别越高,生源就越充足;生源越充足,学校的经费就越充裕。这样一种循环导致高校普遍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校地位,很多都向着科研型院校奋进,抓教师的科研能力甚至胜过了抓教学水平。当然,我们不否认科研也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无论多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终归还是要以培养人才为第一目标,不能为了学术研究而牺牲人的成长。萨默尔斯在《大学的使命》一文中认为哈佛大学最重要的是教学而不是研究。所以,地方高校的定位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办出特色,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呼吁:“我们的高等院校,一定要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要把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的工作放到第一步。”她认为,离开这一点,去追求学术论文的多寡是不切实际的。
3.公众认识的因素。我国高校扩招所导致的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以及公众盲目追求名牌大学等,也导致了高校普遍盲目升格。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一类的高等院校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学生共同竞争少有的工作岗位,导致普通院校的学生在应聘工作时处于劣势。因此,能上本科院校就不上专科院校,能上专科院校就不上职业院校,宁愿上普通本科院校学社会需求相对饱和的专业,也不上职业学校习得一技之长。再有,公众普遍认为进入了名牌大学即使专业不好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过于关注面子问题。
以上三方面是影响高等院校正确定位的主要原因,高等院校的正确定位不但影响其对人才的培养,而且也直接影响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高等院校的任务是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而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高等院校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二、地方高等院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地方高等院校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高等学校作为孕育知识经济的“孵化器”和产生知识生产力“电流”的“发电机”,其基本功能就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各类人才。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高等学校接受过创新教育培养与训练的学生,在接受需要创新才能完成的工作时,其成功率要比其他学生高出3倍。大力推进高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既是知识经济本质特点决定的,也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体现。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龙头,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特点决定了它在知识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要成为知识与技术创新工程的知识库和思想库,而且还应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库。此外,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也是我国提高经济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无论当前还是今后,必须把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中心工作,要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知识时代的各种挑战。同时,更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不论是对于地方高校人才的能力发挥还是对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益的,能够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人尽其才、各显其能,而不至于出现目前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窘境,也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达到共赢。
第二,地方高等院校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经济的发展不但要求有人才的支持,还需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技术性问题,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正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士,他们对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理论研究能够很好地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所以,地方高等院校不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同时还提供了技术帮助。例如,美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就是高新技术知识创新的结果,得益于人力资本的质量,其背后都包含着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创造的奇迹。美国波士顿128号公路沿线是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支撑的高科技园区,而加州硅谷又是由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支撑的高科技园区。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些大学的技术支持,就没有美国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也就没有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高科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高校高科技企业以每年30%的增长速度发展,出现了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一批高科技产业,日益显现出高校对社会的贡献。
第三,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经济是全部人类社会现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其他社会现象包括高等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水平是提高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它不仅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而且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经济的发展或迟或早地要带来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由经济所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直接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因而,高等教育要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反过来,高等教育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现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从而体现其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高校培养的人才可以较快地掌握生产技术,从而能较快地达到高度熟练程度,所培养的管理人才能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管理的水平,从而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高校所从事的科学研究还有力地推动科技的发展,并促进科学技术尽快地在生产中运用,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为社会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此外,高等教育的系统教育可以引起社会观念和伦理道德的变化,并可以引起个人经济行为的改善,使人更合理地从事生产和消费,从而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地方高等院校理性定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的支持,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的塑造,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是高等院校应给予考虑的问题,而关注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要对高校自身有一个准确的理性定位,这是保障人才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地方高等院校的定位问题不但关系高校的自身发展,而且还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地方高等院校的定位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不可盲目求高、求大。例如,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之一的东北师范大学就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为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高校在定位时首先应该考虑其人才培养服务的地域范围,其次应该考虑其人才培养的类型,即理论科研型还是实践应用型。
地方高等院校应以培养为地方发展服务为目标的人才模式为主,主要面向中小型城市和农村地区。在人才相对稀缺的中小型城市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地方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地区差异,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相对而言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这样就导致经济落后地区由于缺少人才的支持而更加落后。但是,很多学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并未实现充分就业,有许多学生是重新学习技能知识以适应其工作要求,造成了一定的教育浪费。若地方高校能够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既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适合的人力资源,同时也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比较适合的岗位,这样也避免了教育浪费的状况,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因此,地方高校的定位应该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为宗旨,而不必一味地盲目攀升。社会的发展要有高技术的科研人员,但同时还需要高技术的技术人员,而我国多数高等院校忽略了后者,这也是导致高等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不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历史时期,高等院校应抓住这样一个发展的历史机遇,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更应该审时度势,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在教育领域中的定位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也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所在。地方高等院校在定位方面应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而不应该求同。地方高校的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的规格也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才能体现地方高校存在的价值。地方高校理性、科学、多样化的定位,将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必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3]梁经锐,李业.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9(4).
[4]邹晓平.“研究型”与“教学型”院校的主要分类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5]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