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对高位肛瘘的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对高位肛瘘的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入我院的8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切割挂线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

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检查时的疼痛和首次排便疼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肛管锁眼畸形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结论:采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高位肛瘘引流挂线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64-02

肛瘘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遗留下的慢性炎性通道,高位肛瘘是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之上,对其治疗时易损伤直肠环,导致失禁[1]。我院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80例高位肛瘘患者分别采用切割挂线和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入我院的80例高位肛瘘,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19~53岁,平均36.1±12.7岁,病程0.5~9年。实验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9~54岁,平均36.6±12.9岁,病程0.5~10年。入选患者经指诊、超声或MRI检查,结果均符合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并修订的高位肛瘘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由结核、克罗恩病、梅毒或艾滋病引起的特异性肛瘘;已经接受过手术;合并严重慢性内科疾病;合并其他直肠疾病包括直肠癌、息肉等。两组在身高、体重、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照文献[3]行切割挂线。实验组行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患者腰麻,取截石位,注射美兰来找寻内口。根据间隙宽度选择合适的双股或单股橡皮筋从内口上方瘘道或腔隙顶部置入,并从肠壁外从内口将橡皮筋拉出,结扎断端,保持橡皮筋呈松弛状态。用刮匙将瘘管壁的残留坏死组织清除,保证引流通畅,置入橡皮筋作对口引流。术后及时换药,用甲硝唑冲洗脓腔,经常旋转橡皮筋加快引流。

1.3评价指标。记录2组创面愈合时间、检查时的疼痛、首次排便疼痛、Wexner评分、肛管锁眼畸形、肛管静息压、治愈和复况。疼痛积分采用VAS视觉评分法。采用美国Polygram肛压测量仪检测术后肛管静息压。对患者随访1~2年,统计2组复况。Wexner评分参照文献[4]。

1.4统计学标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0.05,P

2结果

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检查时的疼痛和首次排便疼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肛管锁眼畸形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3讨论

高位复杂性肛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为了减少复发率就要增加切除范围,可能会提高损伤括约肌的几率,造成术后失禁。传统的低位切开结合切割挂线可以减少括约肌的损伤,失禁发生率较低,但是术后“肛管锁眼畸形”发生率较高,患者术后疼痛症状较重[5]。

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清除了感染的腺,从源头减少了术后复发的可能。引流通畅,有利于炎症消退,橡皮筋不绷紧可以减少压迫,促进周围血供和组织再生。同时清除了瘘管的坏死上皮细胞,有利于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检查时的疼痛和首次排便疼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可以促进患者愈合,减少术后疼痛。2组Wexner评分和肛管静息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肛管锁眼畸形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采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钱海华,曾莉.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55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5):428-430

[2]黄晨容.低位切开结合高位挂浮线分次紧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0):1075-1076

[3]叶文峰,郝晋齐,朱沛劲等.切开缝合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1,13

[4]李峨,李国栋,王磊等.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技术参数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2):9-11

[5]李晓兰,李兴谦,黄永红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6):4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