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乳腺增生面面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乳腺增生面面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沈女士,四十多岁,正值“多事之秋”,她个性耿直、暴躁易怒,即便输了理也不愿意轻易让人,周围同事都容易成为她的“活靶子”,更糟糕的是她一直身体不适,常常感觉肿痛,每当月经来临,肿痛更甚,脾气也会更大。

乳腺增生

沈女士到医院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病。乳腺增生病既非肿瘤,也非炎症,是女性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占乳腺发病首位。据专家介绍,此病可发生在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女性最为常见,在城市女性中约5%的人可能在绝经前发病,其特征为肿块和疼痛。肿块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的内,主要是外上象限(以左乳为例,将垂直划十,分成四等分,交叉中点为,外上象限指左乳外上方,右乳亦然),也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呈片状、结节状或颗粒状不等,可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即经前肿块增大变硬,经后肿块缩小变软。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常在月经前期加重,行经后减轻,疼痛严重时不可触碰,也有向患侧腋窝、胸肋或肩背放射的。近年来有文献认为有少部分人可发展成为乳腺癌,对此,应引起足够的警惕。

内分泌失调是主因 乳腺增生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紊乱。比较经典的病因学说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失调,黄体期孕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的量相对增多,致使雌激素长期刺激乳腺组织而缺乏孕激素的节制和保护作用,乳腺导管和小叶在周而复始的月经周期中增生过多而复旧不全,从而导致乳腺增生的发生;不过,有人认为催乳素升高是引发增生的重要因素;也有学者认为激素受体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神经、免疫、微量元素等多种原因可造成内分泌激素失衡,人的生存外部环境,工作生活条件,人际关系和各种压力造成的精神因素都可使人体的内在环境发生改变,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激素分泌,引发或加重乳腺增生病的发生。

与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有区别 前面已经说过,乳腺增生病的主要表现为肿块和疼痛,若没有明显的经前胀痛,仅表现为肿块者,应与乳腺纤维瘤或乳腺癌相鉴别。

乳腺纤维瘤的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且活动度大,质地韧实,但无胀痛或触痛,肿块大小不因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发病的年龄多在30岁以下,医生们常常用钼靶X线,权作检查手段以协助诊断。

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质地较硬,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活动度差,容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与月经周期和情绪变化无关,好发于中老年女性,钼靶X线可帮助诊断。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之间有无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乳腺癌患者中的一部分人,以往曾有乳腺增生病史或有乳腺癌家族史,所以患乳腺增生者不能大意,特别是经活检证实为乳腺非典型增生者,易发生恶变,对此,应高度重视。

把病痛消灭在萌芽之中

一般来说,乳腺增生病症状较轻,仅有轻度经前胀痛,散在细小颗粒结节,可不必治疗,仅进行医学观察即可,若无明显变化,可每半年至一年请专科医生检查一次。

临床症状明显,影响生活或工作的,应分别不同病情予以不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激素类,碘制剂及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的指征包括肿块较大,质地较硬经保守疗法效果不明显,年龄在35岁以上,具有母系家族史或短时间内肿块迅速增大者,可首先考虑。

中医中药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因各种原因导致肝郁气滞、冲任失调者,应以疏肝解郁、调摄冲任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传统的中成药除了逍遥丸、小金丹外,近年来还出现了根据民间验方提取的如天冬素片、乳癖消、百消丹等,疗效显著,可酌情使用。但乳腺增生病毕竟呈慢性经过,不能光靠吃几天药就能立即解决问题,当然也不宜提倡长期吃药,患者要根据不同病情加以确定,最好由专科医生提出治疗方案,对患者来说,就是

要根据自己的治疗感受,发现问题,即使那些细小的变化在较早时间内检出,也要及时就诊,把病痛消灭在萌芽之中。

要注重心理调节

乳腺增生病有史以来,别称很多,如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小叶增生、乳腺良性上皮增生、乳痛症、乳腺结构不良症、乳腺腺病、乳癖(中医名)等等,不一而足,为了便于统一,权威部门已在目前将其命名为“乳腺增生病”(保留中医命名),为病人就医,医生诊断带来方便。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沈女士,病情不轻,有关专家认为,在众多的病患中,有相当多的病人在心理,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病态表现,除了密切关注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外,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科学养生,避免和减少不良生活习惯,病人要理智对待自己的疾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家属和同事则要多多体谅关心病人的病痛。总之,要寻找病因,学会规避,多宽容、多理解、多关心、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