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60后逃离,70后不愿,80后是一个悬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60后逃离,70后不愿,80后是一个悬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单身族来说,结束单身,也并不意味着好时代的到来,在媒体和影视作品妖魔化婚姻的背景下,结婚,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另一种苦涩多过甜蜜的生活的开始。

单身潮,从被动到主动,在中国,用了50年时间。

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清晰地表明了单身的时代变迁:1982年单身户174万,1990年,有800多万人没有婚配;而到2005年,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人口都已突破100万人。全世界,伤心角色,又多了我一个――张学友《心如刀割》里的歌词,是很多单身爱用的自嘲方式,向世界宣布:我,正式加入到单身这个队伍。

单身这个群体,已不是“伤心的角色”。如果说,二三十年前,单身还是“娶不上媳妇”和“嫁不出去”的代名词,人们想当然地会认为单身是长相、经济双重困难,生理或心理上有双重缺陷的“光棍汉”、“老姑娘”。单身是由外而内的被迫选择。而今天,根据报纸上的说法,单身代表这样一群人:“收入不错、工作繁忙、有情趣、有期待,单身是他们的自愿选择。”6070、80们的单身选择

对于这一波单身潮,专家的表述是“未婚人口老龄化与离婚人口年轻化并存”。通俗的理解是:不结婚的人越来越老,离婚的人,越来越年轻。单身的庞大队伍里,60、70、80年代的人以各种理由并存着。

周星驰此生所获的大大小小的奖项里,有一项让华人影迷津津乐道,那就是2005年美国《人物》杂志所评选出一年一度的“全球钻石王老五”。那一年,周星驰凭借《功夫》一片,在美国人气大涨,和奥斯卡新科影帝吉米・福克斯及当年刚刚恢复单身的布拉德・皮特一起,当上了全球钻石王老五。从“死跑龙套”做起点,打拼数年后,周星驰收获的,除了在香港电影史上的一席之地外,还有作为永远的单身,俘获的包括朱茵、莫文蔚在内的众多女星的情史。

60年代生人大多经历过婚姻,选择单身的理由比起年轻人来说,更为复杂。对那些事业有成、财富、名望都不缺少的钻石王老五来说,婚姻,是慎之又慎的选择。看看世界最贵离婚排行榜上,动辄几千上亿美元的离婚赔偿费,你就会理解,为什么钻王们惧怕婚姻了。害怕结婚,实在是因为害怕离婚。离婚时的财产纠纷很可能让其多年积累的一大笔财富付诸东流。在年轻时的创业阶段,男人有可能通过婚姻获得巨富,在进入中年之后,却也可能因为巨富而失去婚姻。英国专门研究财富与婚姻的幸福经济学家安德鲁认为,婚姻能带来财富,但财富对加深感情却无益。

看看全台湾最有钱的单身男人郭台铭吧:在夫人病逝,恢复了单身之后,他立刻进入大多数男人羡慕又崇拜的状态,不仅名利权势盈握,体能样貌也都保持得不错,从此可以自由地制造各种绯闻,在刘嘉玲、林志玲、关之琳等美女们的环绕之中,他高调显露着他的快乐,同时集中了男人的金钱梦和美女梦。

而好莱坞的钻石王老五、永远高举单身旗帜的乔治・克鲁尼,则一直肆无忌惮地游走于一众美女间,潇洒自在。当年大嘴美女朱丽娅・罗伯兹与男友分手时,有记者问是否是他勾引了罗伯兹而导致人家分手,他的回答是:“我没时间勾引朱丽娅・罗伯兹,我正忙着让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离婚呢。”――多么无赖又正大光明的单身宣言!

70后一代单身男女是被社会和媒体关注最多的一群。28―37岁,从前,就是所谓的大龄青年,是让人操心的岁数。父母、职业、环境种种压力或动力之下,他们坚定地维持着单身状态。著名编剧史航,是中戏受欢迎的老师和著名的网上贾宝玉,前段时间正在北京热闹上演的孟京辉的话剧《艳遇》,是史航献给他那些陷在婚姻里“天天挠墙,等待艳遇”的朋友的礼物。单身了36年之后,他还觉得“意犹未尽,还不想砸锅卖铁把自己卖给婚姻”。

之所以坚定地选择单身,在他,是因为“我对婚姻有不安全感,而婚姻对我有恐惧感”。生活在京城影视圈里的史航,眼看着周围的朋友同居、结婚、离婚、再婚,却岿然不动。而他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对他的单身亦有很大的宽容度。他曾经特别喜欢一个女孩,怕她不喜欢他的时候,动过要结婚的念头,在他的字典里,这是“突然起了歹意”――既然没法以德服人,以貌取人,就用婚姻做手铐,把她铐起来。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毕竟我还是个善良的人,不能害人家。”

单身是一种“留有悬念的人生”――这是一个80后女孩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这状态就像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所写的佟振保:“振保的扇子还是空白,而且笔酣墨饱,窗明几净,只等他落笔。”城市80一代单身如今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群体,一个社会符号。“不定性、自我为中心”是他们对自己的概括总结。这样的单身一族是自我享乐的先进代表,也是精明商家最理想的顾客,与其他年龄层次的单身相比,这一代无家庭负担的“白骨精”和“王老五”,更率性更自由,更能享受单身状态。

为什么他们单身?

无论多穷多丑,月老不是都有根红线等着拴在一个人身上的吗?这世界人那么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单身?看看网上一如既往火爆的征婚征友帖子,看看网上70、80后们跟帖的热情,可以看出,很多单身一族并非打定了主意要单身。据CTR统计,接受调查的81%的单身白领,曾通过朋友或同事的介绍进行相亲,47%曾与父母推荐的异性见面,10%参加过征婚活动。但,为什么他们还是单身?

是找不到合适的人?自己要求太高?身边全是已婚人士?信奉独身主义?又或是不相信真爱?

《新周刊》与搜智调查机构所作的单身报告显示:80后单身族的最主要单身理由来自生活方式的选择,其次是工作和经济原因。在70后的单身族那里,“找不到对象”成为主要原因,其次才是“工作”和“生活方式”。一个单身白领这样描述她为什么单身:“越来越忙,忙得每天下班只想快点回家休息,没有时间和心情约会,就连耐心都变得好差,等不及自我介绍,就想迅速知道结果,你忙人家也忙啊,于是不得不单身。”

而在60后单身族那里,“生活方式”又成了主要原因,占到30%以上。其次的理由才是“找不到对象”和“离异”,看来,曾经沧海难为水,是60后单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网络上流传的单身职业排行榜上,大公司的销售员、广告人员、律师、摄影师、记者、演员和运动员都是单身发源地。这些职业的群体因繁忙工作影响感情维持、见多识广导致眼高于顶、热爱创新难保激情、圈子太小无缘试验等原因成了单身,又相互影响,在某个小圈子里自娱自乐,于是形成职业性的单身俱乐部。

单身焦虑

今天,虽然媒体和舆论乐于把单身男女塑造成一种高收入、高智商、有见识、有品位的形象,但这个群体本身,却未必没有焦虑和压力。心理学家认为,那些被动选择单身的人,有可能会产生焦虑、不自信、孤独等心理状态。而主动选择单身的人,孤独感来自传统的父母、亲友的压力,也会是一种心理负担。而一些单身族早已脱离父母的家庭,又长时间未能进入两人组成的新家庭,因此很容易出现缺少责任感、不愿意承担相对社会责任的情况。不少人以各种理由选择单身,但真正的理由其实是内心对承担责任怀有恐惧。

英国的塞缪尔・约翰逊在《拉塞拉斯――一个阿比西尼亚王子的故事》里就这样描绘单身:“单身汉,像在梦中一样虚度年华,一无友谊,也无爱好,迫不得已用孩子的游戏或不良的嗜好打发闷闷不乐的时光………单身汉满脑子是怨恨,出语尖酸,牢骚满腹,暴躁易怒,幸灾乐祸,一个人活着,既无感情,也不能令他人感动,这不是自绝于人类,而是被人类排除在外……”

英国科学家曾得出过一个结论:单身者因病死亡的风险,较已婚人士高出5%到10%,与吸烟造成的死亡风险差不多。单身族拥有自由,但同样也容易缺乏安全感。没有人管的同时,也意味着:没有人爱。个人享乐主义至上的单身族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对单身族来说,结束单身,也并不意味着好时代的到来,在媒体和影视作品妖魔化婚姻的背景下,结婚,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另一种苦涩多过甜蜜的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