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流行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流行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韩加加(1989.2-),籍贯:江台,学历:研究生(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摘要:本文聚焦流行语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将从流行语的定义,流行语的特点以及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流行语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当代具有创造精神的语言使用者在灵活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流行语;认知;隐喻;转喻;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从研究的角度看,不仅是语汇的分类研究,还是集语言学、社会学及文学等学科理论与原理于一身的综合研究。分析流行语,可以总结当前社会汉语语汇系统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流行语又是一种集社会面貌、大众心理、意识形态等为一体的社会现象,比普通语汇更为直接、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体现当前社会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和更新的趋势。

一、流行语的定义

关于流行语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胡明扬和张莹认为:“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些人中间,主要是在青少年中间,在某个时期广泛流行,过了一段时间又为新流行的词语所替代而悄然消失的词语。”孙曼均指出:“流行语是语汇殊而敏感、变化极快的词语层面,是在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城市人(主要是城市青年)的惯常用语,或某一阶层、行业的习惯用语。”刘泽权,张丹丹认为“流行语即那些在某个时期内广为流传、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普通词语、源于社会发展的语汇,是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学等学科理论和原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言语时尚;它作为一种流变的符号表征,反映了当前社会最流行的现象,是见证社会发展轨迹,倾听人们生活变化节拍的语言”。从以上各家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对流行语的语言学定义、性质及分类尚存在差异,最大的分歧在于对流行语使用群体的划分。笔者认为随着网络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网络的传播速度是其他传媒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可以认为流行语是通过网络途径传播的一定时期内流传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言语。

二、流行语的特点

(1)形式的简易化

语言真实地反映生活,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之下,人们开始追求一种简单舒适的生活状态,语言也随之改变。说一个人很前卫,走在时尚的前列,具有反传统的个性,我们可以说“潮”;对别人做的事表示不理解,或者自嘲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或者做错的事,可以说“汗”。随着英语的普及,人们通常喜欢用更为简易的字母或数字来传达信息,如520(我爱你)、007(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1314(一生一世)、PF(佩服)、BF(男友)等。

(2)流行语的网络化

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快捷,方便,网虫的主力军是年轻人,他们精力旺盛,想法奇妙,更能紧跟时代步伐,所以他们是流行语创造者和传播者的主力军。“我来了”称“偶来乐”,既来之,更乐之;把随便写写、发无关紧要的帖子叫“灌水”;把处于隐身状态,不发帖不回帖的称为“潜水”;新手称“菜鸟”,“喜欢”为“稀饭”,自己背包自助旅游的朋友是“驴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表情、符号等图像语言逼真传神,获得了近距离交际的效果,也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愉悦。

(3)举一反三,由此及彼

08年年初的“艳照门”正式拉开了“门”系列的序幕,这里的“门”指的是具有很大影响力或者超强娱乐性的事件。随后出现的各种轰动事件都被冠以门的名号,比如说“兽兽门”,“诈捐门”等等;10年南非世界杯,章鱼保罗因为成功预测晋级球队,被称为预言帝保罗,其实“帝”的出现由来已久,比如早前马景涛因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情绪激动,大声咆哮,外加摇晃女主角的场景,而被观众称为“咆哮帝”。上述例子充分说明了,大众在创造流行语的时候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策略。

(4)英汉混用

近年来最火的英汉混用的词莫过于“hold住”,该词最初来源于台湾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在2011年8月9日的该档节目中,一位真名叫谢依霖的网友,夸张另类的造型、一口做作的英语,其极度夸张搞笑的表演震撼了所有观众,她的口头禅是“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表演结束后,她自信地说了一句“就算我搞错party,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 “Hold住”因此走红。英汉混用是流行语的一大趋势,除了上述例子外,还有“今天太累了,我们出去happy一下啦”,“K歌去啊”等等。

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流行语

1.流行语中的隐喻机制

(1)隐喻:著名学者汪榕培认为隐喻是人们用一个领域的经历用语来表达另一个领域的经历。学者赵艳芳也认为,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创造了新的现实,把这种现实限定在语言之内,从而使运用语言的人易于接受。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领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领域的系统映射(即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在隐喻理解过程中,源域的结构被大规模地、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中,并成为目标域结构的一部分。因此,隐喻能使一语义场与另一语义场映合,使词汇在旧意义基础上产生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新义。隐喻在语言中的功能主要是“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用于描述一种新的情景,是语言对变化中进行概念化和交流最重要的资源,是创造流行语的重要认知模式。

(2)隐喻与流行语:流行语“山寨”充分体现了流行语中的隐喻机制。“山寨”原泛指山村,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颇有占山为王、不受官方管辖的意味。现在,人们根据山寨的引申义,把政府工商部门不易监管,没有经营执照的小工厂称为“山寨工厂”,把它们生产的东西称为“山寨货”,通俗的说就是克隆、盗版、模仿等。另外,一些长相酷似明星,并且能够模仿明星的表情,动作,声音的普通人被称为“山寨张柏芝”“山寨周杰伦”等等。一方面,山寨给一些公司的知识产权带来了伤害,另一方面,山寨又体现了草根对抗权威,大众对抗精英的精神。

2.流行语中的转喻机制

(1)转喻:转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在词义扩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转喻和隐喻同存在于人类的概念系统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言语表达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同的是,隐喻涉及到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关系,而转喻则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源域)向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或者说是在同一认知域中用一个范畴来替代另一个范畴的思维方式,其首要的功能是指称,同时也具有帮助理解的功能。从语言内部的深层原因来看,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可为之提供相关注解。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地注意到其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对事物突显属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突显原则。

(2)转喻与流行语:“被双”结构的表述源于2008年李国福狱中“突然死亡”事件。出于对调查结果的怀疑和不满,社会舆论用“被自杀”这一另类表达对事件进行调侃和揶揄。此后,某些高校为提升就业率而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暗箱操作,便又出现了“被就业”的讽刺表述。自此之后,各种“被双”结构的流行语开始风靡全国,网络、电视以及各类纸质媒体上都出现了类似的表达,如“被涨薪”、“被捐款”、“被艾滋”、“被幸福”等等。在我们的传统语言学概念里,被动句描述的是一种客观事件,虽然处于被动状态,虽然不情愿,但是是真实发生过的。而在我们的上述例述中,总体上都蕴含着“并非出于情愿”,“被迫无奈”的意义,但根据事件动作的发生情况可将其再细分为两类:一类表示主体被谎称实施了某个事件动作,而此事件动作并未真正发生;另一类表示主体被迫实施了某个事件动作,此事件动作客观发生。另外,传统用法中,被动句中“被”字后面接的是动词,但是在流行语“被双”结构中,除了动词外,名词,形容词也是可以用的。由此可见,传统意义的被动句被扩展了,而这种“被双”结构在很多时候非常恰当地表达了说话人的心情。

3.流行语中的象似性机制

(1)象似性: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反映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和概念结构,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语言符号的象似性,通常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形式)和所指(意义)之间的关系存在某种映照性相似的特点,也可以理解为语言的音、形、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人的经验结构。同时象似性也是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更为具体的理据关系,即两者在关系或结构上“相似”。

(2)象似性与流行语:“”这个字对读者来说,相信一定不陌生。

其实是“”的衍生字,现代的字典里查不到,两个字的读音相同。的意思为“明亮、光明”。“”字是生僻字,一般古代常用。近年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八”像眉眼,“口”像一张嘴。根据形状,“”被赋予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等意思。据说“”这个字最先在台湾的BBS社群上开始流行,“”也开始在中国大陆快速普及,逐渐在该地区的青少年及网络族群开始普及,随后传入香港,近来随着网络次文化的兴起,主流媒体开始尝试引入“”字作为新闻元素,开始在电影和广告产业产生效应。

Biù,象声词,如“我看见一个飞碟biù地一声飞过去不见了”,因汉字不见其对应字,因此网络上常见biù来替代。近来,网上有人创造了这样一个新字(见段落末),左边一个“口”,很好地契合了这是一个象声词的事实。右半部分,上面一个“比”字,下面一个“由”字,对应着“由”此处连续向右发射,反映了这个字的含义。更巧妙的是,这个字的发音恰恰是“比”和“由”两个字发音的省略模式,类似于英语中掺和法或者混成法的构词方式。()

另外,以网络流行词“”为例,大多数人在第一眼看到“”字时,就感到它是由两个“呆”组合而成。“呆”况且如此,两个“呆”就更形象了。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从“呆”联想到更“”,引申说明很天真、超级可爱,再引申出幼稚无聊、矫揉造作等义,这种引申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

上述三个例子,体现了人们的象似性联想,也映射出了人类认知客体对象时的象似认知思维。

流行语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正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也表明了人类语言的强大生命力。本文从隐喻、转喻、象似性等角度对流行语进行认知解读,试图挖掘流行语内在的语义及语音发展规律,证明了人类认知对语言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总而言之,流行语是人类认知对语言作用的产物,丰富发展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胡明扬,张莹.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语[J].语文建设,1990,(1):36.

[2]孙曼均.北京的流行词语与当代北京城市文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8,(3):59.

[3]杨文全.流行语的界定与初步描写[J].新疆大学学报,2002,(2):125.

[4]刘泽权,张丹丹.我国当前流行语的语言学与社会学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10,(9):26.

[5]邹艳菁.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

[6]张斌华.网络语言词语结构探究――从认知的生成理据性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