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程呼唤课堂要充满生命的活力,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

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

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比较枯燥的数学

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怎样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力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进行了新的定位。提出了在教学行为上,数学教师必须重新认识和确

立自己的角色,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教师要从课堂的权威者、主宰者转

变为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在学习行为上,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励学生主动探索,

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和体验的场所,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实践活动。要达到以上这些要求

,笔者认为可以作如下的探究。

一、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过程。

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其实是指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要使学生喜欢数学,作为教师

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彻底放松的心理氛围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展开想象,敢于标新立异,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和充分表达自己想法

的情感。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教学过于死板,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师道尊严的作风,放下权威的架子,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建立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为学生创设一种没有精神压抑、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

开放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开放、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需要的开放。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

活动是一个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根本目的不单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让学

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因此,只

有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才可以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过程,构建"发现问题--探

究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再发现问题……"的开放式过程。在数学国标实验教材中十分重视学生学

习方式的转变,课本中很少出现结论性的法则和规律,而在较多的地方出现了"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

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开放教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从而更好

地掌握知识。

二、新课堂应该是充满问题和情趣的课堂。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实践也证明,疑问、

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德在其专著《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写

到:"一个差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质疑问题,创设问题情

境,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他们或用提问法,直接把问题摆到学生面前;或用激性

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或用演示法,使学生惊叹结果的微妙而支寻找其原因所在;或用故错

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错误原因,等等。

三、把数学课堂变成"游戏"课堂。

追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数学课堂改革的一大亮点,这为改变"边

讲边问""精讲精练"的教学方式提供了一条途径。数学活动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与学

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折纸活动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折纸来研究数学问题,发现数学性质,能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讲第九章《直线、平面和简单几何体》中,在研究面

面关系时,我总是用一张纸来代表平面,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同学们都能心如

明镜,一目了然。比如:有这样一道题: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各边的中点,G、H、I分别是

DE、FC、EF的中点,将ABC沿DE、EF、DF折成三棱锥以后,BG和IH所成角弧度数为多少?

这是一平面图形转化空间图形的一类题型,解决过程中,学生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课堂气氛高

潮迭起,扣人心弦。通过这种"游戏"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创设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空。

只有植根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这一沃土上,学生的智慧发展才能根深叶茂。教师要以问题为纽带引

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让数学方法在启迪中生成,问题解决策略在生成中提高,学生的智慧在探索中凝聚

生成。

数学交流是指会读数学、写数学和讨论数学,能用数学语言来解释、阐述或证明自己在研究与解决问题中

的猜测、过程和结果。而探究总是从问题开始,一个好的问题能给人以方向和动力,能让人产生认知的不

平衡,能让探究者总是朝着问题所显示的心理目标努力迫近,那种没有明确目标的探究是毫无意义的冥想

。因此,设计的问题应是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这种问题应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

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作多

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试就灵的验证。当教师把关键性的大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就可

以放开手脚尽情地探索,使互动有了空间和迫切的需求。

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时空,我们的体会是:变复习铺垫为开放式导入,铺垫太多,有时会削弱问题本

身的挑战性,妨碍学生独立思考;变一问一答式的"小步走"为呈现主问题式的"大步走",问题过细、过窄

就缺乏思考价值,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还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力求使全体学生积极

参与。即使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也有必要先让他们"跳一跳",当他们实在无法摘到"果子"时,教师再设

法帮助他们搭"脚手架",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实践表明,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活动中

,才能有效的学生智慧的生成。

五、鼓励竞争、强调个性,关注个体发展。

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心理素质的教育,而竞争意识又是心理素质中的一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

展、进步,竞争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因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

视。适时采用竞争的方法展开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竞赛方式可以在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对易答题采取"抢答"、"摆手""眨眼示意"的方式;对

于较难题,采取"小组接力赛"等方式。

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

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自身需要的解题方式,以自己喜

欢的方法学习数学。努力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

境,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

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还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

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比

如,对优等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下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的带领

下学习。提问时,简单的问题让中下等水平学生回答,难度稍大的问题则先让中上等水平学生回答。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当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并加强个别辅导时,数学教

育就真正地面向了全体学生,不同的学生将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特点还能帮助学生消

除对数学失望、害怕、恐惧的心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六、合作学习科学化。

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合作学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分

组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师大多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座位变了,小组也就变了,既不考虑学生的搭配

,也不考虑组内的分工。二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哪些问题需要合作?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如何进

行合作等问题教师心中没有底。教师讲累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有老师来听课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把合

作学习当作了调剂品、装饰品。三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合作。没有其他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

"可以热闹一下的时候",有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最难受的事,讨论时不说不行,说又没东西

可说。四是缺乏群体意识。合作时热热闹闹,汇报交流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没有形成共识,只能说自己

的观点。

怎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合作效果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认识到这次新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地学习方式,转变为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二是教师要精心组织好合作学习。教师只有明确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意义,才能去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精心组织合作学习的内容。比如问题如何提出?要求学生做到什么

?以什么形式组织等等。三是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否则讨论就可能停留在表面或不

能深入。四是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依赖学生自己完成,必须在教师

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完成的。对于小组内的每一个角色,分别承担什么任务,如何组织,如何记录,如何

汇报,如何补充等都应该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同时通过评价,有效地促进合作向正常的

轨道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体现了在学习观上的根本转变。

这一转变意味着数学教学不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的主题。教师的职责是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会学生有关

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的动起来。

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绝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关键是让其手、脑真正地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的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所

以,作为教师应当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留下学生自己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

动探索知识,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将会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