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菲康临床应用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菲康临床应用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介绍三联活菌制剂“培菲康”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培菲康”临床应用广泛,对儿童腹泻、儿童功能性便秘、新生儿黄疸、肠易激综合征等有肯定疗效;对儿童厌食症、肝硬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等有很好疗效。结论:“培菲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关键词 培菲康 临床研究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7)03-0114-03

上药集团信谊制药总厂研制的“培菲康”作为国家1类微生态制品,主要由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三种对人体有益的肠道固有菌群组成,具有补充有益菌群、调节微生态平衡、防治多种疾病的作用。本文就“培菲康”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作用机制

与其它微生态制品一样,“培菲康”的作用机制可能有5个方面[1~4]。

1.1 屏障作用肠道益生菌通过磷壁酸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生物学屏障,阻止致病微生物及条件致病微生物对肠黏膜上皮的接触、粘附、定植和入侵,从而提高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防御能力。

1.2 抑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是以原生菌为优势、与少数外来菌组成的生态平衡系统。补充益生菌,一方面通过产生细菌毒素、抗菌肽、蛋白类抗菌物质等抑制和杀灭外源致病菌,另一方面与致病菌竞争附着肠黏膜上皮细胞,从而使肠道内原生菌重新成为优势菌群,恢复人体健康微生态平衡。

1.3 提供营养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群代谢能产生酸,使肠道pH值下降,有利于铁、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双歧杆菌产生的磷蛋白酶能分解人乳中α-酪蛋白,使乳儿容易吸收蛋白质;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的半乳糖是构成神经节苷脂的成分,对婴儿大脑发育有重要意义。

1.4 免疫调节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刺激肠道免疫系统、淋巴组织,从而产生分泌性抗体(免疫球蛋白A),并激活T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使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增殖,增强补体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以诱导各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发挥作用,从而调整机体免疫力。

1.5 保护肝脏益生菌可利用、吸收肠道内含氮有害物质,抑制产胺的腐败菌,减少内毒素来源及对肝脏的损害,并降低肠道内酸度,从而降低血氨,保护肝脏功能。

2 临床应用

2.1 儿童腹泻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重,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培菲康”通过增加腹泻者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与活力,抑制致病菌生长,以改善肠道微环境,达到缓解腹泻症状、促进病体康复。资料显示,急性腹泻患儿采用“培菲康”治疗,其效果甚至优于黄连素[5];“培菲康”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有效率达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6%)[6]。对于感染性腹泻以及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培菲康”也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肺炎继发腹泻的患儿预防性使用“培菲康”后,腹泻发病率下降,仅为18.57%,显著低于对照组(39.45%)[7];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治疗,也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8]。由于目前临床上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大多病原菌不明而不得不经验性地使用广谱抗生素作为常规治疗,补充益生菌可作为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和治疗小儿感染继发腹泻的有效手段之一。

2.2 儿童功能性便秘 食物成分不适宜、生活习惯改变、呼吸道感染致消化道功能紊乱、抗生素应用后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均易导致儿童便秘,一般以调节饮食、训练排便习惯、鼓励多活动等辅助治疗为主,症状严重者加用缓泻剂,但长期疗效不理想。“培菲康”通过增加肠道杆菌数量,产生乳酸和醋酸,调节肠黏膜正常蠕动,中和、软化粪便,从而改善通便。临床使用“培菲康”佐治儿童功能性便秘已取得良好效果[9,10]。

2.3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因其特殊的胆红素代谢特点而极易形成高胆红素血症。“培菲康”通过补充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产生较多的有机酸使肠道pH呈酸性,降低肠道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从而减少结合胆红素的分解和肠道重吸收未结合胆红素。研究表明,“培菲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日均胆红素下降明显[11~13]。

2.4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伴有腹痛、腹胀、排便困难和结肠功能紊乱的常见病,无感染或炎症存在,但发病机制不明,饮食、心理、生活方式等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病因素,治疗上缺乏特效药物。研究表明,“培菲康”比“丽珠肠乐”更能有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率分别为90.6%和68.6%),且明显改善腹痛、腹泻症状[14]。另有资料显示,洛哌丁胺联合“培菲康”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率达94.1%,高于洛哌丁胺单用治疗组(80.6%)[15];匹维溴铵与“培菲康”联用对调节肠功能、促进结肠运动和调节肠道菌群具有协同作用(有效率90.8%),优于两药单用组(匹维溴铵组有效率56.5%,“培菲康”组有效率56.6%),并且患者依从性较好[16]。临床多中心研究也表明,单用“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和粪便性状,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粪细菌培养显示服药后肠道内定植的乳杆菌和肠球菌[17],提示“培菲康”提供的肠球菌和乳杆菌活菌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起到了治疗作用。

2.5 儿童厌食症小儿厌食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病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最新研究表明,服用“培菲康”治疗,厌食患儿食欲增强,摄食增多,身高、体重及皮下脂肪等均有一定程度增加,贫血与营养状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提示“培菲康”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药物之一。

2.6 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且这种菌群失调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成正比。“培菲康”可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升高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抑制革兰阴性杆菌,减少内毒素产生,减轻肝脏解毒的负担,从而改善肝硬化患者症状,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此外,“培菲康”通过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进而降低血氨水平。资料显示,“培菲康”能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氨及血浆内毒素水平,改善肝硬化者数字连接试验,表明“培菲康”不仅可以防治肝硬化患者的内毒素血症,还可有效防治肝硬化肝性脑病[18,19]。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中,使用“培菲康”佐治的疗效肯定,可明显减轻发热、腹痛、腹泻、腹水症状,并改善肝功能[20]。“培菲康”佐治肝硬化合并肝源性腹泻的效果也很明显,且无明显副作用[21]。

2.7 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存在T细胞功能紊乱,特别是CD3、CD4和CD4/CD8下降,导致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减少,细胞因子表达异常。有文献报道,应用“培菲康”可明显降低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感染率和复发率,并升高患儿血IgG和IL-2水平[22]。

2.8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传统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产生耐药菌株,降低疗效,并伴发恶心、纳差、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培菲康”联合法莫替丁不仅具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23]。可能的机制是,法莫替丁抑酸以提高肠道pH值,从而激活双歧杆菌活性,促进其产生有机酸,最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3 展望

微生态学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随着对“培菲康”作用机制及合理配伍用药的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会日益广泛,在保持肠道菌群平衡、防治感染、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