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读为本,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读为本,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朱熹也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多读多诵,是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读”的作用,以读为本,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进而热爱阅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生的语文素养

一、读是理解课文的前提

问题的理解靠什么?靠教师讲,还是靠学生读?答案很清楚,要靠学生读。可是现在的语文课上,多数情况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是靠自己读懂的,而是听教师讲懂的,这就使阅读失去了意义。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耳传”只能使学生听懂,只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脑子里面而已;“自得”却包含着阅读能力的训练,因此听教师分析后的懂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懂绝不是一回事。

二、读是培养语感的关键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力。读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阅读教学必须多读,要在反复的吟读中去揣摩、领会文章的内蕴。没有重复,也就没有语感。只有经过多次的重复,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才会在头脑中固定下来,才会出现技能化、自动化,才会形成一种能力。

三、在诵读中涵泳语言、体悟文字

通过诵读,可以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锻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辨别词语的感彩,增强语感,增加语言材料的储备,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义,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同样,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

宋人陆九渊曾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文本是语言文字生命的集合,也是语言训练的依托。在文本解读时,我们就应该浸润于语言文字之中,注重对文本中典范语言的揣摩、赏析,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之所在,“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

张志公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主张。“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阅读文章“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他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了解全篇思想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启迪,否则是不对的。他说,这就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地都读懂,把文章的安排内容都搞懂了,让文章本身去教育学生……从而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通过字斟句酌的品味、沉淀,提升对文字的敏感性,获得语言的智慧。

四、在诵读中提高对语言审美的感受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

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实现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沟通,同时凭借联想、想象、揣摩、触发迁移,再现再创造,提高对语言审美的感受能力。例如,诵读《听潮》是一种美的享受,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感受那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诵读《海燕》,则想象那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号浪涌,海燕振翅高翔,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及暴雨骤至,激浊扬清,天清地明的清亮世界,从而感悟“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呼喊的深层含义。人们常说心领神会,实则是心领身会。因为唯有身体达到一定的感受,认识才是真实、具体、深切的。

五、读是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

掌握学过的词语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没有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语文能力的形成也会变成一句空话。怎样才能把课本上的语言储存到大脑中去,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主要方法也是读,出声地读。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对语言的识记,最好是出声地阅读。接受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主体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个从“表面感知”到“深层感悟”的过程。教育心理学更是指出,语言的习得,其过程是“符号―信息―符号”。由此我们可以获悉,语文知识的习得,特别是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要经过一个从“感”到“悟”的阶段,而诵读无疑是最好的催化剂。

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记忆力强的最佳年华,在这一阶段如果多读多背点诗词和文章,有几百篇诗文烂熟于心,张口即来,得心应手地运用,就能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既然语文教学中的“读”如此重要,那么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读”呢?大家都知道,从出声与否的角度,可把“读”分为朗读与默读;从程度上,可以把“读”分为精读和略读。

对于古代的优秀诗词、名篇佳作就可以采用朗读法。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三册时,把学生分成两组,先仔细听录音带范读,体会两分钟;第二步,分读。即一组学生读,另一组听;第三步,两组互换。三遍过后,我再与全班同学忘情的齐读。经过四遍朗读,大多数同学已经能背了。然后,要求学生默读,结合注释仔细体会诗意,出乎意料的是,有些学生对诗意的把握很准确。学生自己读诗、体会诗,积极性被全面调动起来,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当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朗读法,但是教学中两者密不可分。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再谈谈精读、略读。宋代学者朱熹主张的“熟读精思”,可谓精读;晋陶渊明常常“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谓略读。当代学者刘叶秋先生对这两种读法深有心得,他认为,“略读要博采群书,浏览涉猎,目的在于求广求多,扩大知识面。遇到不懂的地方,不妨跳过去,继续往下读。若读小说,只要了解故事梗概,人物关系即可。精读的重点在于‘通’:融会贯穿,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

精读必须做到“三勤”:勤查、勤问、勤记。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得的词,不知道的成语、掌故、典章制度等,要随时利用各种工具书和有关的书籍来查阅,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不耻下问,一字为师。懒怠因循,不求甚解,是不行的。

现在是信息时代,如果所有文章都精读是不可能的,时间是不允许的,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同样也要教给学生略读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开拓视野。教师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具体要求学生达到每分钟500字左右。所以,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即略读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培养方法,首先是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抓中心句,看议论、抒情的语句,因为这些句子代表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其次是让学生关注转折句的后半句,因为它是作者重点强调的地方。做到这两点,就能快速把握全文的主要意思。教学中精读、略读要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在读好课内书的基础上,课外的书也要广泛阅读,首先可以从中学语文课本上所选的著名作家的作品读起,如,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杂文、散文,冰心、巴金、老舍、莫泊桑、高尔基等人的作品,同时还可以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当代文学、科技期刊,如《读书》、《随笔》、《读者》、《青年文摘》、《散文》、《世界博览》、《奥秘》、《科学画报》等。鲁迅先生说:“大可以看各样的书,这样正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密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综上所述,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文章,教给学生不同的读法。学生掌握方法后,就可以根据文章的文体、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朗读或默读,或略读或精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其语文能力势必会得到全面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读”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