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银行@电子口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银行@电子口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53万家企业,每天140万笔单证,都由一个平台连通。

在保证海关监管效力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结汇、付税效率,是海关、银行和企业多年来要努力解决的难题之一。为此,中国电子口岸与银行合作,先后推出多个联网项目,竭力提高海关与银行之间的协作水平,提升企业结汇、报税的速度和安全性。

针对现有应用项目和新上线项目,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将根据银行需求提供培训支持。针对银行端的操作问题,数据中心将向银行提供远程服务,若远程服务难以解决问题,数据中心将派技术专家上门服务。数据中心还会把银行纳入大客户管理体系,设立重点客户专线,及时解决银行提出的问题。同时建立有效的联系协调机制,包括日常联系配合机制、重点事件通报机制和客户问题流转机制,以增强协同效应,提高问题处理效率。

2010年3月31日,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在北京召开联网银行负责人座谈会,邀请海关总署关税司、科技司、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和银行代表共同商讨海关与银行联网项目的推进工作。会议还对银行方面的相关配套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银行可设专人加大系统维护力度,加强系统故障监控,及时排查和解决问题;银行之间、银行与数据中心之间的业务交流应当加强;银行内部的系统操作规范培训应当加强,以降低常见问题发生率。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电子口岸已成为以口岸通关执法管理为主、逐步向相关物流商务服务延伸的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截至2009年底,中国电子口岸已经与发改委、公安部、铁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外汇局、贸促会等12个内地政府部门以及14家商业银行联网,同时还实现了与香港工贸署、澳门经济局的网络互连。10年里,中国电子口岸共开发、推广应用项目70个,发展入网企业53万家,门户网站日点击率超过560万次,日均登录企业达到15万家,日处理电子单证140万笔,并建成35个地方电子口岸平台。

十年轨迹

1999年1月,中国电子口岸与其他海关部门、外汇管理局、银行、企业协作建成进口付汇系统。由海关总署采集全国各口岸海关“进口报关单外汇证明联”电子底账数据并存放到中国电子口岸,通过“电子底账+联网核查”的管理模式,为外汇管理局和外汇指定银行提供实时联网核查和电子监管功能,通过跨部门联网核查,使外汇管理部门、银行能够有效辨别纸质进口报关单的真伪。

2002年1月,中国电子口岸推出网上支付系统,通过电子口岸平台将海关业务系统和银行业务系统连接在一起。利用这一平台,企业能以网上支付方式向海关缴纳关税和增值税等税费,全部流转过程均可实时查询、导出和打印,既增加了支付的透明度,也保证了资金流转的安全性。

2005年4月,小额支付平台系统开始运行。该系统主要由支付系统(EBSP)、交易系统(EBST)和商户管理系统(MMS)三大模块组成,可为用户在线支付、划转资金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通道,同时也为商家提升服务多样性奠定了技术基础。

2008年7月14日,出口收结汇系统上线。该系统以海关提供的出口报关单电子数据和外汇局提供的预收货款调整额为基础,自动生成各类可收汇额度。银行据此比对企业结汇申请情况后,可在对应可收汇额控制范围内进行核注,并完成待核查账户内外汇资金的结汇、划转。该系统采用“电子底账+联网核查”的管理模式,兼收待核查账户及贸易信贷登记管理信息,可从根本上控制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违规外来资金流入。

2009年8月1日,保证金台账系统开通,实现了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联网管理。该系统通过连通电子化手册端、电子口岸平台、海关端(H2000系统)和银行端,增加了办理台账手续的银行,提高了台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简化和完善了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