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山水特征的城市绿地网络的建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绿地网络构建的理论发展及实践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是由具有生态意义的绿地斑块和生态廊道组成的网络结构体系,它以城市绿地空间为基础,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景观格局、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等有重要作用。
国际上绿地网络的研究实践不断发展,从最初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欧洲的轴线和美国的林荫大道为代表,强调连接、运动和视觉功能开始,到目前多层次、多目标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成为主流,其变化己经超越了单纯游憩与功能使用的范畴。功能高度复合的同时注重于环境保护和提供野生生境,以及减少城市洪水灾害和提高水质等。
2.1尊重地脉特征的构建方式
对于山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绿地网络布局模式直接与山水的位置有关。规划在摸清楚山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下,从区域性层次及规划区层次对绿地网络构建进行研究,通过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等理论的支撑,从生态、景观及功能三个视角剖析,对山水资源进行重组构建,经过三重分析叠加,形成具有独特山水地域特征的绿地网络。
2.2三重视角+三重策略
生态、景观、功能三个视角,三种策略,多理论结合形成的绿地网络构建模式。
生态视角主要从景观安全格局的角度出发,建立为城市和区域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和迁徙通道的网络,形式多为网状结构。
景观视角主要从人们的审美角度出发,更多的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法,从视觉感受,文化体验创造出城市的景观格局。
功能视角主要从人们的游憩角度出发,考虑人们的活动空间需求,心理感受以及活动的生态服务功能,从而在满足人们的游乐需求的同时,建立舒适、方便的开敞空间体系。
3 案例实践――珠海西部中心城区概念性规划绿地网络
3.1 西部中心城区规划背景
珠海西部中心城区位于珠海市西部板块的东部。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在提出“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之下,重点开发西部中心城区,探索产业、生态、城市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生态与和谐,对于环境空间和资源空间的利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打造和谐的人居环境,对于珠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着实际而特殊的意义。
3.2 山水资源的分布
西部中心城区位于珠三角海岸生态发展带和区域生态绿核的交界地带,是珠三角不可多得的位于山海之交的地区。区内景观资源丰富,具有山、水、农田、湿地四种类型。
山水景观
规划区西北部有黄杨山、司马山、尖峰山等;南部有大霖山、观音山等。以黄杨河、友谊河及天生河构成河网水系的主要骨架,横向支状水体为次级水系,形成河网密布,河道纵横的水系布局。
田园风光
规划区内中部有大量的农田,与西侧台湾农民创业园共同形成现代农业基地;农田中河网密布,属典型的珠三角平原景观。水网与农田相互辉映,颇有一番田园景色。
湿地景观¬¬¬
规划区东南部为出海口滩涂湿地,中部有黄杨河两岸生态湿地。北部有多个水库,与山交辉相映。
3.3 构建山水型绿地网络
3.3.1生态策略――建立生态连续的城市山水网络
1)合理规划确定山水资源的保护范围
运用生态规划方法,先从宏观上控制破坏性建设,并根据地域特色划定自然山水的保护范围,同时限定城市发展范围,禁止随意突破。
规划选取区内与绿地网络建设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地形、水文、地质灾害、植被覆盖、历史文化遗存等进行分析。提取相关的高程、坡度、地质灾害、河流水面、植被、历史遗存等因子,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对将上述因子评价结果叠加处理,得出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评价结果,从而合理地划定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范围,构建生态保护用地。
2)构建与区域联通的林农湿地生态保护环
规划区北部的斗门黄杨山系、南部的三灶山系、东侧的白藤湖下游之间的滨海湿地,是珠海市域范围内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包括水源保护区、自然风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规划区内与这些生态保护区接壤的湿地、山地,实行保护控制,保留其自然状态,作为这些生态保护区的缓冲区,与这些生态保护区连接起来,实现与区域的生态网络格局衔接。同时,利用农田将这些保护区实现生态联通,构筑珠海中心城区的生态环。
基于生态环的产氧能力,规划依托生态环建立珠海中心城区的氧源控制区,为珠海市城市持续发展提供绿色动力和源泉。
城市山水格局的营造依靠合理组织自然地形地貌、水体景观等要素及一系列景观视域、视廊、视点的建立。规划立足山水自然资源,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结合视觉系统,构建绿地网络,奠定珠海西部中心城区山水格局的基础。
3.3.2.1构建呼应山水格局的绿化景观
珠海西部中心城区自然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多样,是珠海市不可多得的山地植被景观。规划采用两种方式来保持山体植物的多样性,强化作为城市背景的整体景观性:①北部司马山属黄杨山系,植被种类较多,生态平衡性较好,规划控制周边的破坏性建设,保持现有植被;②规划区内部保留的小山体,由于面积比较小,植物类型较少,且品种的观赏性不强,作为城市日常的游憩公园,其观赏性不够。规划引进树种,与现有植物有机配置,以达到保护植物多样性与观赏性的目的。
同时,控制临山建筑的高度,组合形式、建筑风格等,不破坏作为城市背景的山体轮廓线。规划区北部的司马山,作为井岸生活区及新青工业区的构图背景,以它为中心200米以内不能设置高层建筑,临山建筑应顺应地形,采用退台的方式,且确保从临近道路中心线位置至少可以看到山体顶部的1/3―1/2。2)规划区内部保留的小山体,以它为中心100米以内不能设置高层建筑,临山建筑采用小体量分散式布局方式;建筑可适当采用坡顶造型,与山体环境协调。
珠海西部中心城区属于典型的珠三角水网城市,水系是城市主要的景观空间,同时也是城市的生活空间。规划延续珠三角地区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尊重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结合滨水空间、滨水植被及驳岸的处理,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风格,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客厅。
3.3.2.2建立与视觉系统一致的绿地网络。
视廊控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山水之间、山水与城市内部重要观景点之间的视线联系,凸显山水格局。规划将绿地网络结合视廊布置,保持视廊的视线通畅,加强城市的山水格局。
片区内的司马山顶、百藤山顶、大林山顶和甲竹山山顶等是城市的4个观景点,规划以百藤山为核心,确定3条主要的山―山视线通廊,分别是百藤山――司马山视线通廊、百藤山――大林山视线通廊,百藤山――甲竹山视线通廊。以此相应,建立沿视廊方向的绿地网络。珠海大道两边绿地廊道顺应了百藤山――大林山视线通廊,百藤路两边绿地廊道贯通了百藤山――司马山、百藤山――甲竹山的视线通廊。
同时,结合道路格局,构建视觉联通山水的绿地廊道。规划道路以水系和山峰为对景,形成了连接山水的“五横四纵”的交通主体构架,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山接水的城市次干道路网。在道路两边设置绿地廊道,形成连山接水绿地网络,让人在任何一条街道都可以观赏到城市主要山水的景色。
3.3.3功能策略――构建以人为本的绿色开敞空间
绿地网络具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和自然地理要素,使其具有高度的景观美感和吸引力。规划中利用区内的山水资源,运用游憩学理论,开发一系列以游憩功能为主的开敞空间。
3.3.3.1组织空间层次丰富的山水景观序列
绿地网络是开敞空间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网络应结合城市开敞空间体系来构建,创造城市的景观系统。规划将开敞空间接近山水,扩大城区空间与田园山水的接触面,以形成“依山就水”的绿色空间环境,并且联系成为一个由山及水特性相融的连续序列,构建了以山林水系为特色的景观结构。
1)圈定山体公园
山体对城市有重要的生态和景观价值,通过建设山体公园,开辟绿化游憩空间,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和室外体育运动设施,有助于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满足市民回归自然、休闲娱乐的需求。
建成区内部的山体,在保留的基础上规划为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场所。公园应该突出地方风貌,配备有完善的服务设施。
2)设置滨水湿地公园
湿地具有调节水流量,控制洪水的作用,是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还具有教育意义。规划6处滨水公园,分别为智慧岛、都心公园、尖峰桥公园、黄杨河湿地公园、湖心岛公园及西湖,与水道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状的水系游览带。
3)划分功能岸线
本次规划根据滨水区的自然特征及周边服务功能,规划了生态自然岸线、休闲旅游岸线、公共活动岸线及商业活动岸线,岸线贯穿城市南北的、彼此连接,形成自然人文景观体验的脊骨,联系各个组团生态绿地和自然水网,感受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
4.3.3.2建设山水旅游线路
规划结合郊野公园,城市公园,滨水公园的建设,在摸清山水资源特征的前提下,形成了“农田体验•山地览胜•水系游玩•湿地探幽”四个系列。在规划区的北部,结合司马山郊野公园的建设,设置一个以登山探险为主的旅游线路。在规划区的西南部,规划保留大面积的农田,作为生态农业体验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在规划区的中部,经黄杨河、百藤湖、泥湾门水道及中心河,形成一条以体验南方水乡特色的环形游线,规划专门设置了水上交通,更方便串联各河流景观节点。在规划区的东南部,泥湾门水道岸线,有一大片的湿地,作为探寻湿地动植物的教育旅游区。
4 结语
人类技术的进步和价值观的改变促进了城市空间体系的发展,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造成景观破碎化,用生态的保护观,城市设计学的景观塑造手法,用功能主义的布局模式,形成了综合的绿地网络模式的建构。多重叠加的绿地网络模式通过廊道、水体和各种景观要素纳入网络,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校的动态绿地网络体系,促进了城市和自然的和谐。珠海西部中心城区,是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背景下,从生态、景观、功能多重角度,对具有山水特征的自然资源如何纳入绿地网络构建的一次探索,希望在此类问题中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