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例碘佛醇造影剂渗漏治疗及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例碘佛醇造影剂渗漏治疗及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2013年11月我院发生1例碘佛醇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造成患者右前臂重度水肿,局部皮肤出现大量水泡,给予50%硫酸镁湿敷,并抬高患肢,效果不理想,请外科专家会诊后10d给予局部切开减压并引流,11d患者完全康复出院。笔者提出在治疗中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前评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结论: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伏醇 渗漏;治疗;护理

行CT增强扫描检查时,必须经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碘伏醇是一种非离子造影剂,在临床在应用比较广泛,它主要是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密度对比。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通常CT增强扫描时,使用碘剂量大,高压注射速度快(3~5ml/S),压力大,造影剂浓度和粘度非常高,易引起注射部位的血管破裂,导致造影剂渗漏,造成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导致医患纠纷。如果治疗处理不当,也会引起不良的后果,现就治疗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0岁,因尿频、尿急、尿痛5d,畏寒发热10h。体检:T40.3℃,P116次/分,R26次/分,BP130/80mmHg,精神差,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稍粗,右肾区压痛(),叩击痛(),双下肢不肿。血常规(-),尿常规:WBC0-2Hp,BCD(±)。B超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临床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并泌尿系感染。入院后给予补液、抗感染对症处理后5天体温正常,遂行CTU以明确是否存在输尿管结石。采用静脉注射,在行CTU时发生疼痛,重度肿胀,局部皮肤出现大量水泡,给予50%硫酸镁湿敷,嘱患者抬高该上肢,并给予抗感染,增加营养对症处理数天,但局部皮肤仍出现红肿、包块,最后进行右前臂包块切开减压并引流,给予心理、皮肤护理,预防感染,11d后患者康复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患者对该检查有恐怖感,检查前需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检查目的,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当造影剂发生渗漏时,局部造成肿胀、疼痛、麻木感。患者及家属更加紧张、担心,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措施,特别是患者心理护理,向患者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消除顾虑,使患者放松心情,更好的配合后期治疗。

2.2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碘造影剂也会引起不良反应。轻度不良反应包块面部潮红、轻微头昏、头痛、恶心及轻度呕吐、皮肤瘙痒和轻度荨麻疹等,可以嘱病人大量饮水(500~1000ml)服抗组胺药物扑尔敏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出现重度反应,如休克、惊厥、昏迷、喉头水肿、重度支气管痉挛,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当造影剂渗漏出现患肢循环障碍,手指麻木,肌筋膜高压综合征,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2.3治疗及护理 使用高压注射器出现造影剂渗漏后,护理人员首先应了解渗漏的情况及程度,并如实告知患者,以取得患者谅解。轻微渗漏可用50%硫酸镁湿敷,并抬高患肢。如果以上方法仍不能使局部消肿,渗液量大时,应尽量进行切排减压,并尊嘱给予补液,预防感染,加强皮肤护理等对症处理。

2.4皮肤护理 局部皮肤进行切排减压后,应加强皮肤护理,密切观察切口处皮肤有无渗血、感染情况,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切口处用活力碘消毒。最后用无菌敷料清洁创面,换药1次/d,直至切口处完全愈合。

3讨论

对已发生造影剂渗漏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提高认识,特别是穿刺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要做评估,包括病情、全身情况、注射部位血管的情况。对于长期化疗、年老不易穿刺病人,这些易引起造影剂渗漏的高危人群,更应该在操作中提高警惕,并让患者及家属认真阅读碘造影剂增强同意书并签字,加强心理护理。由于CT增强患者大多病情重、体质弱、精神紧张,护理人员做好必要的告知和解释工作,耐心细致的解释注射CT造影剂的必要性和注射时常见的不适性及安全性,局部轻微疼痛、体热为正常反应。消除患者顾虑,有关学者证实,患者检查前必要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重度反应的发生率。①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和责任心,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中的优点已经很多学者的肯定。②CT增强时一定要选择12号~14号针头,针头太小,使用高压注射器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出现渗漏危险,而且也影响病变部位的显示率,穿刺成功后一定要用0.9%的生理盐水静推3~5ml,证实针头完全在血管内,再认真固定好穿刺部位一,准确掌握造影剂的用量及注射速度,注射时密切观察病人,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和扫描,积极进行抢救。注射完毕后须留院观察 30min左右,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去,嘱患者多饮水,以利造影剂排泄,如果局部出现渗漏面积小,应积极采取措施治疗,早期宜局部冷敷或50%硫酸镁湿敷,但对重度渗漏患者,更要加强观察,如果局部不能及时消肿,应早进行切开引流,使患者减轻痛苦,也会减少医疗纠纷,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军医出版社,1996,6(12).

[2]高萍.预防CT增强外漏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