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潜在因素对校园文化管理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潜在因素对校园文化管理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潜在课程是现代课程论的一个重要议题。由于早先人们对课程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显露课程,而忽略了伴随其间的、对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有更大持续影响作用的潜在课程,因此,自其诞生之日起,人们对它的研究兴趣就处于与日剧增之中。

1.源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潜在课程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使其本质内涵呈现出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正如Scotter,R.D.V所言“课程是一个用得最普遍但确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1]因此,明确“潜在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应是潜在课程研究的起点和首要问题,起着取向的作用。潜在课程这一术语首次使用于P. W. Jackson的(1968)。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crowds)、报偿体系(praise)、权威机构(power)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而且构成“潜在课程”[2]潜在课程的组成应是显性课程之外的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显性课程中所产生的偶然的、无意识的“副作用”;(二)学校情境中的制度因素,如:学校管理体制、生活制度、人际关系等。(三)学校情境中的气氛因素,如:环境布置、校风班风等。潜在课程的命名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潜在课程Latent Curriculum、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此外还有随后课程Later Curriculum、隐含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非正式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非预期课程 Unexpected Curriculum、无形课程Invisible Curriculum、内隐课程Covert Curriculum、未学课程 Unstudied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Unofficial Curriculum、无声课程Silent Curriculum、无字课程Unwritten Curriculum等。之所以有如此多纷繁不同的名称是因为人们对于潜课程本质内涵的不确定。其实问题本身不在于如何更加深入地弄清其名称的表面含义,而在于更多地把握隐课程的本质。对其加以应用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2.流

对“潜在课程是什么”的不同回答,就构成了关于潜在课程问题的不同流派。Jackson,Dearben,Snyder, Vallence把隐课程看成是学习的结果,其研究认为“隐课程意指那些在课程指南或学校政策中隐喻的,然而似乎是学校经验的正常的和有效的一部分的学校教育实践和结果。”[3]Martin和Gorden强调隐课程和显课程在传递教学内容方式上的不同,是隐喻的、无意识的、常为非语言的。另外,Dearben, Bowles, Ginlis还把它看作学校背景,认为在学校和班级两个层次的特定文化背景中发生的。而Illich则把它看作是一种学校结构。此外,Jackson和非学校论者强调潜在课程的不知不觉、无意图的影响,而Vallence则强调其意图性和隐蔽性,这就意味着潜在课程在概念上的扩大。即由前者的种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发展为有意图的安排。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潜在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一)物质形态的潜在课程。包括校舍的布局、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的布置、运动场所的设置、校园的绿化及环境卫生等。(二)制度形态的潜在课程。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和活动制度等。(三)精神形态的潜在课程。它主要是指学校的校风,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风气、师表形象和人际关系等,精神环境集中地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及学校成员共有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环境是由人创造的,环境也能塑造人;合理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科学的管理可以使学生在不经意中接受教育;而良好的校风则是一种强有力的潜在课程,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4]

3.质

分析潜在课程的本质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有意、无意的问题。可以说是有意无意之间兼而有之。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是有意多无意少,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意多有意少。另一方面,随着隐课程研究的扩大深入,这种有意成分会逐渐增加而无意成分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学生在接受潜在活动影响是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5]

关于预期、非预期的问题。隐课程所发挥的许多影响是教育者没有预料到的或根本无法控制的。教育者不能完全知晓和控制教学活动的具备状况及每一细节。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试图从积极的方面进行某种尝试,但得到的结果却不尽人意。这就是隐课程非预期性的表现。但另一方面,由于隐课程也包含有意的成分,所以有时它也可以处于一种预期的状态。

关于学术、非学术的问题。潜课程应是非学术的。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学生学业的成败,它更多地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

关于学校范围、社会范围的问题。在什么层次上研究隐性课程,是放在社会的背景下还是放在学校的背景下?作为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潜课程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外延不能超出课程所规定的范围。尽管隐课程存在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但并不等于说社会上存在着隐课程。只能说社会是学校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学校的隐课程虽说是对社会的反映,但它仍应该是学校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如果把它看成是一种广泛的社会存在,把家庭、社会等教育因素都包含在内,就会无限扩大了课程的含义,课程也就不能成为学校学习内容了。

关于自然影响和教育影响的问题。隐课程既包含有自然影响的属性,又包含有教育影响的属性。一方面,隐课程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自发、偶然地发挥作用,学生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的。但另一方面,隐课程也是有一定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属于一种教育活动。

潜在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广泛地存在于学校生活之中。在实际的学校教学过程之中,隐课程与显课程相互交融,并对学校教学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多的影响。隐课程有时与显课程的目标一致,对显课程的教育起着积极的补充、促进作用。而有时则与显课程的目标背道而驰,起着完全相反的影响作用。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应该在设计和编制课程,确定教学目标方法和考核标准时,充分考虑潜在的因素,尽可能地把潜课程纳入到有计划的教学内容中来,使二种课程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挥潜在课程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排除可能出现的消极因素。作为教育者,其责任就在于强化它的积极影响作用。[6]

潜在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教育现象,有助于弥补显性教育之不足,能于无形中促使校园人(包括学生、教师、职工等全体成员)全人健康发展,维持校园秩序并促进其发展。通过优美和谐的校园物态文化和融洽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教育作用,达到理想和谐的教育成果。[7]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

注释:

[1]Scotter,R.D.V.& others: Foundation of Education.Social Perspective,1979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Vallance,E: Hidden Curriculum,in Lewy,A,(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New York Pergamon Prees,1991

[4]马彩红:潜在课程与德育.[EB/OL]

[5]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廖哲勋,课程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7]潜在课程:素质教育的软件工程.[EB/OL].cn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 课程·教材·教法,1993(6)

[2]李复新:二十世纪隐性课程的历史回顾与评析[J].课程﹒教材﹒教法,1998(10)

[3]赫德尔: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1997(8)

作者简介:

刘芳(1964-) 女,北京市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论。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呼和浩特实验中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