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岛,一座充满爱的城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岛,一座充满爱的城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9月,青岛红十字微基金举行“创建文明城市,微基金在行动”爱心文具发放仪式。微基金带着浓浓的关爱和殷切的希望为新市民子女送上关切的问候和爱心文具。微基金自成立以来,秉承“微有情博爱无疆”的理念,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在青岛,微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要去探寻他究竟是谁,他是个体也同样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微的名字频繁出现在青岛各种公益活动中,那是一个关爱他人的符号,以它命名的募捐箱、徽章遍布青岛的大街小巷。如今,“微”已是青岛市红十字会在动员市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爱心群体,它已然成为了青岛公益事业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爱心微遍布每个角落

爱因爱感动,心为心感恩,“微”传情让寒窗学子和爱心市民心手相牵。今年8月,青岛红十字微基金办公室爱意融融,由青岛早报与青岛红十字微基金联合举办的微助学见面会在此举行,20名寒窗学子在开学前夕拿到爱心市民的捐款,可以高兴地上大学,一个月前为筹集学费的忐忑心情也变为如今的喜悦和感恩。

经过简短的介绍和交流,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与会的寒窗学子每人收到5000元助学金,不少学生领到助学金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一个月前,妈妈还在为我的学费发愁,现在她终于不用愁了!”自幼丧父的平度女孩李文文抹着眼泪表示。“千言万语也无法说出我心中的感谢,今后我和其他受助学生一定会努力学习,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同样来自平度的“自强女孩”刘芳在发言中向爱心市民承诺,她的真情流露也打动了在场所有人,赢得多次热烈的掌声。由于父亲患上癌症,10年来刘芳和母亲没买过一件新衣裳,如今成功考上心仪的大学,但昂贵的学费又让她失去追梦的勇气,在早报和微基金的帮助下,她的大学学费终于凑齐了。受助的贫困学子不少人因激动数度哽咽,多次泪洒现场,但他们表示这不是难过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如此优秀又懂事的学生没学上,我会很难过。”捐出7000元救助贫困学生的爱心市民韩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曾经是一名下岗工人,非常理解困难学生的心情,如今她自己经营店铺经济条件变好,所以希望尽己所能全力去做公益。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语言已无力形容。不管在仪式现场,还是从孩子们的表情,我们都能够感受到爱心所带来的温暖。那是微基金和诸多青岛的爱心市民一同营造的良好氛围。微基金献爱心的精神遍布青岛的各个方面,他们总是及时地出现在最需要帮助的人面前,给予温暖,给予关怀。

今年中秋,别样温暖。“没想到,我中秋节能吃上月饼了,感谢大家的关心。”中秋节前夕,崂山区北宅街道上葛社区的79岁老人陈森英在家里收到了红十字会和爱心市民一起送来的“早报微爱心月饼”。青岛市红十字微基金、微车友会以及爱心市民李秀云为北宅上葛社区的6户困难家庭送去爱心月饼。“这6户家庭中有两户是单亲家庭,两户夫妻双方都有病。”社区负责人介绍。爱心市民李秀云还特地给两家有孩子的家庭带来了一些笔记本等文具。“这些人是最需要大家关心的,这盒月饼也可能是他们这个中秋节惟一的享受。”李秀云感慨地说。

今年中秋,有1500份爱心月饼陆续发放到青岛各区市的红十字会,并分发给困难家庭。其中,有一部分“微”月饼寄给北川陈家坝小学的师生。不久后,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一个来自北川的小纸箱,里面装满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感谢卡片或信件,收件人的姓名全都是“微”。北川陈家坝小学阳义军老师在回信中说,他们和陈家坝中学一起收到了爱心月饼,很感谢青岛的“微”们能坚持3年给他们寄来月饼,孩子们见到月饼都非常高兴。这些卡片和信件都是孩子们在收到月饼的当晚写的,委托老师转交给送他们月饼的人。“由于这些月饼是青岛所有爱心市民和企业捐赠的,孩子们的这些感谢就留在微基金的办公室里作为岛城微大爱的一种荣誉。”微基金工作人员表示。

微,是一段记录城市文明的断章,不仅是被它所帮助过的朋友,还有数以百计千计被它所感染的人。它代表着青岛市民的点点爱心,展示着青岛这座城市的公益之美。青岛用这样含蓄的词汇传递着青岛市民的大爱。微这个名字诞生在这个美丽的城市,诞生在普通的百姓身边,它是让青岛市民都为之骄傲的爱心品牌。

微,“平凡”的诞生

最初看到“微”这个名字,是媒体报道青岛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市民,她数次向灾区大额捐款,却不愿留下姓名,在百般询问后,留下了“微”这个名字。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了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是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5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以便开具收据时,他们同样留下了“微”这个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在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对于普通的个人捐款者来说,这些数目不算小,而这对中年夫妇“微”却说:“人都应该有一颗同情心,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埃。我们只想平静地做些该做的事。”

经过媒体的多次报道,“微到底是谁?”成为了青岛市民的热门话题,于是,青岛开始了寻找微的行动。许多市民通过媒体和网络表达了对微的敬意和祝福。一位市民表示,虽然“微”名字看似不起眼,却做着一件极富大爱的事。有网友也表示,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有公益心的人,捐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的爱心。她值得尊敬,她不图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市民就该尊重她的生活方式,也希望微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

自此,在青岛微以想象不到的力量凝聚起越来越多的爱心,很多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小小微”、“微粒”等名字。“微”已经超越了一个名字的称谓,它是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体,一种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一个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有了许许多多的“微”,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募捐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青岛市红十字会接受社会捐款434笔,不露姓名的个人捐款占50%,以“微”、“小小微”、“微粒”个人捐款的占1/10。

“微”的精神感动着青岛的人们,青岛泛亚商标事务所和青岛雷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免费了“微”标识的工商注册和网络实名注册。2005年6月,“微”标志、徽章及相关资料被青岛市档案局永久收藏。这是建国以来该馆第一次整体收藏一项公益活动的资料,市档案局追踪收藏着之后出现的一切有关微的资料,不断记录这个城市的文明足迹。

文明城市爱心涌动

微义举、微精神正是青岛城市公益形象的有力载体。在微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青岛市民投入到捐款、捐物、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器官)捐献和各种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中,青岛市无偿献血多次受到省卫生厅等部门的表彰,受表彰人数居全省首位;青岛市连续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登记和实现捐献也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微”这一公益品牌的发现者、培育者,青岛市红十字会积极引导“微”精神文化,为推动青岛公益事业发展、服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相信,这座文明的城市里,有无数的爱心人士不断涌现,他们的善良与热情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们,小小“微”汇聚成大爱的力量,将青岛特殊的“美丽”名扬四方,微们传递着爱心,将公益进行到底最终成就了城市的大爱之心,这份情温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