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121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121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及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在胃肠镜下用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结果:121例212枚消化道息肉均成功摘除,无1例穿孔,5例出血,经内镜下处理均有效止血。结论:采用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胃肠镜 消化道息肉 摘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050

2009~2010年在胃肠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患者121例,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21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中,门诊患者93例,住院患者28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7岁,男72例,女59例,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及疼痛62例,腹泻15例、便秘17例、腹泻便秘交替12例、血便15例。镜下所见,共检出息肉212枚,单发息肉89例,多发息肉32例,有蒂息肉134枚、无蒂息肉78枚,息肉直径<05cm 153枚,06~10cm 28枚,11~20cm 22枚,>21cm 9枚,食管息肉48例,胃息肉9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5例,回盲部息肉5例,升结肠息肉7例,肝曲5例,横结肠3例,脾曲5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7例、直肠24例。病理检查结果,鳞状细胞状瘤58枚,炎肉14枚,增生肉30枚,幼年肉并局部腺上皮肠化及轻度不典型增生3枚,管状腺瘤34枚、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8枚,管状-绒毛状腺瘤45枚、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11枚,绒毛状腺瘤27枚、绒毛状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5枚。

镜下治疗:⑴器械:FUJINNON EPX-2200主机,EG-99WR、EG-250WR5型电子胃镜及EC-99WM型电子肠镜,DS2325RH圈套器,DP2323HB高温活组织钳及BF-2416、2418FN活检钳,ERBE ICC-80高频电烧灼装置,OLYMPUS HX-110QR止血夹装置。⑵术前准备及操作方法:①术前准备:术前签内镜诊疗知情同意书;常规血小板、血凝常规、心电图检查及测量血压;胃肠镜检查的常规准备,高频电切者,肠道准备不用甘露醇;术前先对发现的息肉进行评估。如果息肉有分叶或较大而表面不光滑,则取材活检,待病理排除恶性病变后再行镜下治疗,如果息肉小且表面光滑,判断为良性者在检查的同时即行镜下治疗。②操作方法:常规插入内镜,找到息肉,根据息肉大小选用器械。05cm的无蒂息肉先用注射针注入生理盐水使之隆起后用高频电圈套法电凝切除[1]。先连接好圈套器,在体外检验正常后,圈套器插入活检孔道,利用胃肠蠕动,改变患者或转动镜身,采用顺套或逆套法,选择最佳部位将息肉蒂部套住[3],圈套的位置与息肉及蒂的大小有关,若蒂越广,圈套的位置应远离胃肠黏膜,若切除后发现残蒂过长可再重切1次。蒂细则近,通常距胃肠黏膜03~05cm为宜。短蒂息肉应圈套在头蒂交界部,适当提拉使基底形成天幕状假蒂。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造成胃肠黏膜较大的损伤,另一方面一旦息肉切除后发生出血时,便于内镜止血。残存的蒂部经过高频电烧灼后会自然脱落;套住蒂部后,调整好位置,缓慢收紧圈套,用力要适中,使息肉变色,但切勿用力过猛,以免未通电即被切割;高频电切割,根据息肉基部直径选择电凝、电切强度,通常在30~50W,先“凝”后“切”或交替使用,一般细蒂息肉仅用电凝即可,应电凝充分后再行电切或采用混合电流,尤其是粗蒂息肉或无蒂息肉,中心有较粗的血管,切割时要充分凝固后再电切,直至息肉全部切下,每次凝切时间不宜过长,以1~3秒为宜。注意观察创面,有无出血或穿孔,出血者用8%去甲肾上腺素盐液喷洒止血或金属钛夹止血;息肉回收,用异物钳、圈套器等取出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对息肉诊断十分重要,摘除息肉应全部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证实恶变需作进一步治疗。

结 果

212枚息肉均一次性镜下治疗成功,其中,活检钳摘除90枚,高温活组织钳摘除63枚,高频电圈套法电凝切除59枚,分2块电凝切除2枚,分3块电凝切除1枚,术后无1例穿孔,电凝切除者创面渗血5例,经内镜下用8%去甲肾上腺素盐液喷洒止血3例及金属钛夹止血2例后均获有效止血,无延迟性出血。

术后护理:①加强观察,门诊患者,留观2~4小时,无出血、腹痛等不适后回家休息5~7天,较大息肉者需住院观察1周左右;②饮食及活动度指导,食管息肉术后禁食24小时,流质饮食3天以上,胃肠道息肉术后禁食12小时,少渣饮食3天,1周内避免粗糙食物,肠道息肉术后要保持大便通畅,排便忌用力。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③药物应用,上消化道息肉治疗者,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2周及止血治疗3~5天,下消化道息肉治疗,给予抑酸、保护肠黏膜治疗2周及止血、抗生素治疗3~5天。

讨 论

消化道息肉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发生率高,尤其腺瘤肉被视为癌前病变,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预防息肉癌变的重要措施,以往多主张手术切除。随着内镜下治疗的成熟应用,在排外癌变后,内镜下治疗已成为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的优点,但要重视并发症的防治,肠出血和肠腹股沟疝不同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穿孔是镜下摘除息肉的主要并发症[3],但只要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掌握适应证,掌握术中操作方法及技巧、熟练的配合,术后的护理指导能有效地避免各类并发症。本组121例息肉摘除术后无1例穿孔,5例电凝电切者创面渗血,经内镜下处理后均获有效止血,无延迟性出血。所以,胃肠镜下采用活检钳、高温活组织钳、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轶群,姚礼庆,徐美东,等.结直肠大息肉的内镜下治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1:60-62.

2 郭强,梁志松,主编.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基本方法.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1:160-169.

3 黄华,李俊,主编.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内镜诊治图解.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8: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