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发展的“鸡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410131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吴诚
[摘 要]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者在对湖南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情况的调查了解中,发现其现状不容乐观,辅导员队伍建设似已成为握在各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鸡肋”。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鸡肋;
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逐步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剧增致使生源质量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面对来自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压力,由此造成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增多,这些都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而一些辅导员却难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已势在必行。
一、不容忽视的辅导员工作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学生逐年增多,一方面为辅导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辅导员的作用与不足也显现出来,其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各高职院校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辅导员,而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却未见提高,学生工作成效并不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安心辅导员工作的人太少,致使一些高职院校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产生一些疑惑:一方面不得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投入太多而为他人作嫁衣。辅导员队伍建设犹如一“鸡肋”,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素质不高,却又人才难留
现有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我们在对湖南省的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调查后发现,辅导员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前中专层次时的专职班主任留任下来的,学历以大专为主,对辅导员的要求不高;二是本校毕业留校学生、专业调整富余出来的教师、学院行政管理转岗人员等;三是近年来从各本科院校招聘的毕业生。因此,目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存在过于年轻化、学历层次较低、职称低、女性比例偏高、缺少经验丰富等现状。由于辅导员以青年教师为主,工作热情高,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但又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学习,因此往往在工作中既缺乏工作经验又缺少理论支撑。在与学生交流沟通和处理学生问题时,常表现出辅导员的工作能力缺乏,工作方法欠缺,致使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而一旦克服了上述缺点,成为经验丰富的、高学历、高职称的辅导员,也就预示着该辅导员的工作结束了,他也有了新的职业或岗位。
2、工作职责不明,以致正业难务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身份很特殊,他们既是教师又是行政人员。据我们调查中得知,极少有高职院校把他们明确地纳入哪一个系列,即既没有被定位为教师又没有被定位为行政人员。目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很少或没上课,没有条件评教师系列职称,且很多高职院校以辅导员非行政人员为由,拒绝辅导员进行行政系列职称评定。这给辅导员带来很大的职业困扰,由于找不着自己的位置,自然谈不上长远发展。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工作需要辅导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脑力劳动来完成,在调查中得知所有的院校均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职责,而在实际操作中,工作职责只是挂在墙壁上的一个空壳。高职院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工作量少,而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却很多,各高职院校也习惯了辅导员参与到行政事务中,各类部门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也习惯把工作直接交由辅导员去处理。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事,就是辅导员的事,辅导员工作无所不包,很象是打着教师的牌子干着保姆的活儿。为了做好这些工作,辅导员不得不在院内各部门之间奔波,全天围着学生转,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进行认真研究和系统分析。很少有时间去思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辅导员工作的主责,有不务正业之嫌。
3、考核评价不公,导致敬业难求
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考核仍以主观的定性评价为主,考核的主观随意性较大,效果往往不佳。相反,定量考核比较客观,因此,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实行定量考核的办法,把辅导员工作按德、能、勤、绩等四个方面进行细化、量化,然而,辅导员工作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将勤和绩进行量化是可行的,也是好操作的,而一个人的德和能完全量化似乎不太可能,操作起来也很困难,因为我们很难找到一个衡量人的品德好坏、能力高低的标准。对辅导员全部实行量化考核,将考核内容包括辅导员的德、能一概量化,这种考核也是片面的,更谈不上科学性。就考核评价的过程来看,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成员中难免有些人没有做过辅导员工作,也不太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即使他们十分了解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特点,但由于辅导员工作中有些内容本身就难以量化,衡量标准难以统一,考核结果也难以实现公正和客观。因此影响哪些受学生欢迎、工作敬业而又评价不高的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就难以避免。
4、发展前途堪虑,终致职业难久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不但任务重,且十分繁杂,常常身心俱疲。而辅导员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难以直接体现,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滞后的和潜移默化的,工作成绩难以得到及时认可。许多辅导员有付出了辛苦劳动却落得费力不讨好、工作得不到承认的痛苦经历[2]。大多数高职院校是近几年从中职升格发展起来的,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各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学校硬件建设和教学科研的投入,但是在对专任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这对孪生兄弟的培养上却有厚薄之分,重点培养专职任课教师,而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则以短期为主,缺乏长远规划。辅导员普遍难以获得进修的机会,反映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长期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重经验积累、轻理论提高等现象,职称晋升困难,缺少相应的职级提升,致使辅导员待遇较差,收入同比明显偏低。很多辅导员工作数年之后,发现自己与同期参加工作的教师在学历上和业务上相比,差距越来越大,无不为个人今后的发展前途担忧。因此,很多辅导员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没有人把辅导员作为一种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来经营,而是把这个职业当成一个跳板,三、五年后或转行做其他岗位的工作,或完全脱离教育工作岗位。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对之策
教师是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发展的关键因素,辅导员队伍既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更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是要求辅导员提高自身素质,更离不开学校和社会营造的适合辅导员成长的大环境。只有不断完善适合辅导员成长的大环境,培养出并留得住优秀的辅导员,才不会使辅导员成为学校发展中的“鸡肋”。
1、完善队伍配置,提高整体素质
辅导员工作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把握好两点:一要严格选聘,二要合理配置。在选聘上,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 采用公开招聘为主和组织推荐为辅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全方位、多渠道择优选拔,既重视学历层次,又重视知识结构,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3]。在配置上,要按照专兼比例协调、知识结构互补、学历层次渐升、职称结构优化、性别比例合理的原则落实辅导员队伍配置。从而达到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使辅导员队伍的人力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果。然而,要想长期拥有一支专业精、业务强的辅导员队伍,就需要学校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投入,给辅导员成长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这不仅在物质上要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待遇,更要在政治上为辅导员提供职称和职务晋升的渠道,明确辅导员是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使辅导员能放下思想包袱,专心从事辅导员工作而不朝三暮四,从而使辅导员工作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