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食品塑料包装中有害物质迁移的研究概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食品塑料包装中有害物质迁移的研究概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是引起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对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及其迁移规律以及相关的法规限量要求进行综述,以期能为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字:食品塑料包装,有害物质,迁移,研究概况

1食品包装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

从国内外的报道来看,塑料包装材料的危害主要是材料内部残留的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的迁移与溶出而导致食品污染。包装材料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1 加工助剂

为了改善聚合物材料的加工和使用性能,需在聚合过程中加入各种添加剂,而这些化学添加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向食品迁移溶出的问题,由于某些添加剂或者添加剂降解物对人体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大多数加工助剂都可能构成包装材料安全的风险。常用的加工助剂有: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着色剂等。

1.2 油墨

油墨是用于包装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主要物质有粘接料、色料、填充料和辅助料等。食品包装材料的新型化使得印刷油墨在其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油墨的卫生安全性尤为突出。包装印刷油墨的危害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苯类溶剂残留;②油墨中所使用的颜料、燃料中存在着重金属苯胺或稠环化合物等物质;③复合用粘胶剂[2]。

1.3 原料

原料本身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比如残存于PVC树脂中的氯乙烯,PS树脂中的苯乙烯,PET树脂中的低分子量低聚体,PC树脂中的双酚A等[2]。另外,塑料在聚合合成工艺中,也会有一些可能致癌的单体残留,如氯乙烯、苯乙烯等;聚合物组成成分在某些条件下会降解产生一些低分子物质;再生食品材料在再生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低分子物质[1]。

2 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规律

迁移指包装材料中化学物质向与食品接触的内表面扩散并被溶剂化或溶解。迁移是一个扩散和平衡的过程。迁移物在聚合薄膜中扩散迁移可分为3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渗透质在聚合物内扩散、渗透质在聚合物与食品界面处溶解、渗透质溶入食品。迁移测试是用于评测包装材料向食品中流入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水平。迁移量除取决于迁移物质本身的性质和用量外,还与接触物质和环境系条件有关。[1]

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主要受食品模拟物、迁移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由于食品本身的成分较复杂,有些物质成分对污染物的迁移量会有微量的影响,所以需要选择简单、合理的食物模拟物用于迁移实验。根据欧共体的标准规定,基于食品自身特性的不同,可选用蒸馏水、3%的醋酸、15%乙醇和精馏橄榄油作为食品的模拟物[3]。王丽霞等[4]的研究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对温度高、油脂含量高的食物相对温度低、油脂含量低的食物污染程度较大。于志彬[5]等研究也表明,在油性环境下,迁移物迁移相对量最大;在酸性和中环境下,迁移物迁移相对量均较少。时间和温度也是影响化学物质迁移的重要因素,经研究证实短时高温浸泡与长时低温浸泡的效果相同。在相同的接触时间内,迁移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总迁移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且温度越高,增加趋势越明显。在低温条件下,即使接触时间较长,迁移的变化也很小[3]。除此之外,微波加热、高压处理等都会加速有害物质的迁移速度[6]。

3国内外关于食品包装材料限量要求、法规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接触材料,包括食品容器、器具和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问题,也制订了越来越严格的卫生限量标准。

3.1 美国相关法规及限量要求

2004年10月美国官方正式公布法案《包装中的毒物》,该法案持有与欧共体相同的观点,规定了与欧盟94/62/EC和其修正案2004/12/EC相同的技术指标。而在美国联邦法规(CFR)中的第21章也对食品的包装进行了严格规定。①食品包装须遵守管理规范。②限制累积饮食浓度。FDA规定一种食品接触物质其所致累积饮食浓度低于0. 5 ppm时,认为其对人体是安全的,并且要求其累积饮食浓度应不大于10-6ppm。③食品接触材料的测试方法。化学成分组成和迁移测试。④食品标签法规。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要求食品包装商提交一份“食品接触证明”[1]。而关于塑化剂这方面,美国环保署将DMP、DEP、DBP、DNOP、DEHP及BBP 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作为重点污染物。所有玩具及育儿物品中,DEHP、DBP及BBP的含量不得超过0.1%。所有3岁幼童所使用的玩具及育儿用品,DINP、DNOP及DIDP的含量不得超过0.1%[8]。

3.3 中国相关法规及限量要求

我国早在1988年就制订了GB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要求包装袋中甲苯二胺含量不得超过4ug/L(4%乙酸)。而GB/T5009.119-2003《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该方法检出限为2ug/L(沸水)[9]。而关于塑化剂,GB/T 21928-2008《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规定了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检出限均为0.05 mg/kg。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2037-2007《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成型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迁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规定了4种食品模拟物中DEP、DIBP、DNBP、DNPP、BBP、DEHP、DNOP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测定低限为2.0 mg/kg。我国GB 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DEHP、DINP、DBP可以按生产需要使用量用在塑料、涂料、橡胶、黏合剂生产中,但仅用于接触非油脂性食品的容器,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用的材料,且特定迁移量/最大残留量(SML)分别为1.5 mg/kg、9.0 mg/kg、0.3 mg/kg,DIBP在PVC中最大使用量为10%。该标准将添加剂的品种扩充到98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由3种变为8种,被限令“仅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不得用于接触婴幼儿食品用的材料”,并明确了特定迁移量和最大残留量[8]。

展望

综上所述可知,食品包装材料本身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迁移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接触材料,包括食品容器、器具和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问题,也制订了越来越严格的卫生限量标准。我国在标准法规上应与发达国家看齐,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及时通报国外标准的变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日后的此领域科研过程中,食品模拟物的适用性、稳定性及新的食品模拟物体系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解决包装材料检测分析、政策法规、质量安全监管等相关建设的当务之急。探索更快速、简单、高效的迁移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国内各科研机构亦应科学高效地评价各类食品包装材料中添加物质的安全性,展开标准的制定和更新。

参考文献

[1]戴宏民,戴佩华,周均.食品包装材料的迁移及安全壁垒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40-48.

[2]邵栋梁.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分析[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0,28(1):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