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跳槽顾问”,为跳槽的你谋划光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跳槽顾问”,为跳槽的你谋划光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跳槽”,在深圳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现象。可是,有些盲目的“跳槽”,却没有带来成功的喜悦,有的人“跳”过后才发现费尽心机得来的工作还没有原来的好,有的人为此失去了工作,还有的“跳”进了黑工厂。

四川籍的打工仔陈瑞林几经“跳槽”后,他发现在“跳槽族”中蕴藏着很大的商机。他运用手中掌握的知识,专为那些“跳槽”的人出谋划策,竟然每月能赚到7000元!他成了打工族中备受尊重的传奇式人物。

他是怎样独创出这一谋生之路的呢?

几经“跳槽”他发现了“跳槽”的商机

陈瑞林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雅江县,高中毕业后,2001年5月,他只身来到深圳。在老乡的帮助下,他毫不费力地在龙岗一家针织厂当上了织机手。经过两个月的实习,陈瑞林出徒独立操作了,每个月都能拿到近千元的工资。

也许是工作来得太容易了,也许是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半年后,他的“跳槽”之心便“蠢蠢欲动”了。望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看到满眼飞尘的工作车间,听着震耳欲聋的机器噪音,他下决心换一份好工作。

2002年4月,陈瑞林找到了第二份工作――在一家服装厂当保安,每月固定工资是800元。这是他花了500元介绍费后才得到的工作。

在深圳,保安是一个很吃得开的职业,陈瑞林穿着笔挺的制服,一开始也很开心,可是,渐渐地,他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成了老板对付员工的工具,老板让他搜员工的身他就得搜;老板让他殴打员工他就得动手。在员工眼里他成了“看门狗”,成了老板的“家奴”。因此,厂里的员工都对他恨之入骨,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后悔这次“跳槽”,他很怀念针织厂那段单纯的岁月,可“好马不吃回头草”,回去是不可能了。陈瑞林在极度不安、自责和孤独中又度过了两个月,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便决定第二次“跳槽”。

2003年2月,陈瑞林又在宝安区一家模具厂当上了模具工。他和工友们日夜加班,几经努力,工厂的效益上去了,老板的“捷达”已经换成了“奔驰”,而他的工资却没有“水涨船高”,所以,陈瑞林又开始了“跳槽”……

就这样,从陈瑞林2001年初到2003年末,3年的时间,陈瑞林共“跳槽”7次,平均每4个月“跳槽”一次。每次“跳槽”,他都身心俱疲,而且在经济上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可是,找不到好工作他又心有不甘。他最后一次“跳槽”是在一家医药公司做推销员,医药推销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选择这一职业时,他本该慎重。可是,当时他急于“跳槽”,求职时,见这家公司的待遇还不错,就报了名,交了400元的押金。而上班的第一天,他就发觉自己可能上当了,便提出辞职要求退还那400元的押金,却遭到了老板恶狠狠的拒绝。

损失了钱,又没了工作,陈瑞林便整天泡在各职业介绍所里。他惊奇地发现,每天来这里选择“跳槽”的人非常多。他们的心态和自己当初“跳槽”是一样的:自己已经有了工作,不用担心衣食无着,如果能找到比原来更好的工作就“跳槽”,反正就那几十块钱的介绍费也不在乎。可是,有些公司、工厂在招聘简章上都说得天花乱坠,他们根本就没办法辨别真伪。

陈瑞林想,如果能有人指点他们、帮助他们分析是否应该“跳槽”,怎样“跳槽”;个人的素质和所选择的职业是否适合,预测重新选择的工作能否比原来的工作好;“跳槽”应该怎样和原工作单位做好辞职时间的“切割”手续等等,那就好了。而这些关于“跳槽”者切身利益的事情,职业介绍所是决不会提醒你只言片语的。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出现,一定能受到“跳槽”者的尊重,而且一定能够赚到钱。

天下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成的事。

陈瑞林在“跳槽”族中发现了商机,他兴奋得一夜没有合眼。他把所有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清点,发现如果自己租一个便宜一点的房子,省吃俭用,足可以支撑三个月,他从积蓄里抽出200元缝在贴身的衣服里:万一三个月后自己失败了,这就是保命钱。

“跳槽顾问”这个行业从此在深圳诞生了!

苦练“跳槽”功 火眼金睛辨真伪

“跳槽顾问”即不同于“猎头”,又不同于“职业顾问”,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专为那些有了工作但不满意,或者还想寻求更高的挑战与报酬的人服务的。这是一种专业性强、信息量广、分析和判断能力集于一身的综合性的特殊职业。而只有高中文化的陈瑞林能做得来吗?朋友们都劝他慎重。

陈瑞林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了解“跳槽族”的层面,掌握不同行业择人的标准,熟悉劳务市场的运做规律。

他花200元钱设计印刷了500张“跳槽”择职调查表,每天在职业介绍所门前请跳槽者填。同时,陈瑞林还多次到劳动管理部门进行咨询、了解劳动用工动态和相关的法律常识。他还经常自己装扮成“跳槽”的模样到人才市场和各职业介绍所摸底,他发现深圳的劳务市场有很多漏洞可钻,骗那些一心谋“高职”的跳槽者太容易了。

经过一个月的苦心奔走,各方面的调查资料均已摆上案头。晚上,陈瑞林在灯下通宵达旦地汇总着、分析着。这些调查表是他掌握“跳槽”规律,了解跳槽者心理状态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步骤。

他发现:在蓝领的“跳槽”族中,男性占绝对优势,他们“跳槽”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找一份薪水高的职业,而女性的动机则是想“跳”入白领阶层;在白领的“跳槽”族中, “白领丽人”的“跳槽”率竟高于白领男性。她们的动机主要有两条:一是想换一种方式生活,寻求流动跳跃的感觉。二是追求工作的软环境,更富青春色彩。为自己晋升、高薪、培训、甚至择偶都创造出一定的发展空间。

陈瑞林又在劳务部门和劳务市场了解到:深圳的“跳槽”高峰期在每年的9月和10月,素有金九银十“跳槽月”之称。

对整体劳务动态了解后,陈瑞林着手进行下步行动。印制了8盒名片,雇请了5个钟点工,到职业介绍所门前向那些跳槽者撒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打来电话咨询的人很多,但一提到服务费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上门。朋友们开玩笑地说他是有人“问”没有人“顾”的“顾问”。这句玩笑引起了他的深思:“跳槽”顾问是一个新的行业,没有和用人单位直接挂勾,单凭分析和预测很难使“跳槽”者信服。只有先免费为“跳槽”者服务,让他们受益才能慢慢地使人接受和承认。

2004年8月份,陈瑞林的生意开始好转起来,每天都能接待十几个“跳槽”者,他的收费标准便根据“跳槽”者的层次和难易程度而定。蓝领阶层的收费10元钱,白领阶层的收费20元;如果“跳槽”者已有了目标,仍在犹豫不决需要他前去实地调查摸底时,收费是100~300元,但这项特殊的调查是有一定风险的。

有一次,陈瑞林接待了一位湖南籍的“跳槽”者,她在一家酒店做客房部领班已经有2年了。她的工资虽然只有1500元,但工作相对稳定,人际关系也不错。前几天她在招聘广告上看到另一家酒店招聘同职员工的薪资是每月4000元!她装病请了一天假打的来到这家酒店咨询。人事部主管十分热情,她有些动心了。可当她得知酒店要收1500元押金和400元服装费的时候,她有些犹豫。主管看出了她的顾虑,便从外面叫进两个服务员对她说:“我们普通服务员的工资都很高,她们也是交了押金的,你可以和她们随便聊聊。”她们告诉她:这个酒店待遇很好,如果你干满了合同期,押金是会退还的。

回来后,她还是有些举棋不定,便按着名片上的地址找到了陈瑞林。陈瑞林判断这是一个骗局,因为假招工有六大特征:常年招工、热情、付押金、不查证件、低要求、高薪水。从她的讲述中,已符合上述其中的三个特征了。他劝她放弃。可她有些不甘心,要求陈瑞林为她进行实地调查,报酬是200元。

陈瑞林很快通过老乡打听到在这家酒店里当服务员的一个四川老乡。在和她的交谈中得知这家酒店常年招工,每月都有10多个人招进来、又有10多个人辞职离开。她把自己与酒店签定的合同拿给陈瑞林看。陈瑞林发现合同上共有9条规定,前8条都是对酒店自身的约束,看起来非常严格。但最后很不起眼地写了简单的4句话:酒店无故辞退员工时退还押金,员工自动离职或违反酒店规定而被辞退者不退还押金,第一月为试用培训期,工资为800元。

问题就出在这第9条上,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的,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问题,试想一个酒店要想逼一个员工自动离职总有办法,更何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陈瑞林又了解到这个老乡已在这里上班20天了,尽管她处处小心,但每天都会招来上司无端的责罚,她的考勤记事上已画了4个黄牌,再有一个就“完”了,看样子她是过不了试用期了。

正当陈瑞林与老乡在酒店旁边的草坪上谈话时,突然从酒店里窜出4个保安,像审问犯人一样将两人团团围住。陈瑞林绝不敢说出此行的目的,他慌称是来看表妹才躲过一劫,但临走时还是被打了一拳、警告一通。

陈瑞林将他所了解到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那位“跳槽”者。她十分感动地拿出300元钱给陈瑞林说:“如果我不来找你,准会和你那个老乡一样,谢谢你。”

望着这位“跳槽”者离去的背影,陈瑞林感慨万千,他觉得自己的“跳槽顾问”很重要,但也很艰辛。

指导“跳槽”做好大学问

当你“跳槽”之心“蠢蠢欲动”时,你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你的老板是否“体恤下情”愿意倾听员工的呼声?你的薪资是否“水涨船高”随着公司发展节节攀升?你的人际关系是否“轻松和睦”感到前途光明?如果你的回答是“不”,我就告诉你:“跳槽”吧!

这是陈瑞林写在他办公室墙上的一个条幅,每天都有很多人注视它。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瑞林这一“跳槽顾问”在打工族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各职业介绍所也纷纷将目光转向了他,经过多方面的考虑,陈瑞林于2003年11月将自己挂靠在一家颇有名气而且比较讲信誉的职业介绍所,名正言顺地当起了“跳槽顾问”,每月都拿近万元的工资。

“跳槽”这两个字念起来简单,其实这里的学问大着呢!随着工作层次的不断提升,陈瑞林接触到了许多高尖管理和技术人才。在为他们当“跳槽顾问”时,陈瑞林的专业知识面不断扩展和延伸。

2004年8月,一位在深圳市某软件公司工作的“跳槽”者来到了陈瑞林的办公室。他“跳槽”的原因是公司里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每次走进公司都有一种压抑的感觉,9月份曾经有一个出国培训的名额,他认为本该是自己的,可公司偏偏没有安排他出国,他心理很不平衡,总觉得上层也跟他过不去。他失去了信心仿佛前途一片黑暗。陈瑞林反复分析后,认为他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劝他不要“跳槽”。可他去意已决,说已和“猎头”谈好了条件,他找陈瑞林只是想咨询一下“跳槽”时与原单位的“切割”手续怎样办理?陈瑞林见劝说无望,只好将辞职时的一些相关手续告诉了他。当这位“跳槽”者刚走出门时,陈瑞林突然想到软件开发是一种高尖技术行业,他和公司的劳动合同没有到期就提出辞职,那辞职手续还会象其他行业那么简单吗?

自从当了“跳槽顾问”后,陈瑞林对“跳槽”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经过非常慎重的考虑,他知道一旦自己说错,“跳槽”者就会做错,“跳槽”者的利益受到损失,自己的声誉也会受到负面影响。他急忙跑出门来追上那位“跳槽”者问:“你和原公司除了签定劳动合同外,还有没有过其它协议?”回答说没有。陈瑞林将那份合同又要过来逐条地研究了一遍。他吃惊地发现合同中有“竞业限制”四个字。看第一遍时他忽略了,但对这四个字的含义他也不十分懂。就婉转地对“跳槽”者说:“你给我留下联络方式,听我的电话,在我没给你打电话前不要辞职。”

回到办公室后,陈瑞林连午饭都没顾上吃,急忙跑到劳动部门、特区企业技术管理部门进行咨询,他了解到“跳槽员工必须遵守原先承诺的保密条款。”而且在《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中第十四条明文规定:……竞业限制是指企业与员工约定从离开该企业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且有竞争关系的产品的其它企业内任职……

按着这一规定,这位“跳槽”者是不准到其它软件开发公司任职的,而“猎头”为他找的工作恰恰是一家外资软件开发公司。如果他真的“跳槽”,原公司完全有权利将他推上法庭。

他急忙打电话把那位“跳槽”者约来,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他,并将《深圳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送给他看。看过后,他激动地握着陈瑞林的手说:“谢谢你及时地提醒了我,否则我将铸成大错。”

“跳槽”是对职业生涯的高一层追求,越“跳”越高才附合“跳槽”者的心愿。

陈瑞林在选择“跳槽”择业时的心得是:大型企业选文化,中型企业选行业,小型企业选老板。

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职介市场上,“跳槽顾问”的出现,无疑是给那些“跳槽”者打了一针“兴奋剂”,找他的人越来越多。在他的电脑里储存了近5万人的“跳槽”资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曾有一个广州的“猎头”特意赶来深圳要见一见这个“跳槽顾问”。当他看到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陈瑞林时说:“想不到你一个小小的‘跳槽顾问’竟然挤跨我这个猎头老大。”

原来这个“猎头”与广州一家公司设套在深圳“猎头”了两个高尖技术人才。这两位被“猎”住的人,拿不准主意,来找陈瑞林参谋。而这两个人所在的公司见两个“台柱”要走立刻慌了手脚。急忙备了一份重礼也来找陈瑞林帮忙留下这两个人。陈瑞林在与这两个人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对原来工作过两年的公司还是有着很深厚感情的,抓住这一点,陈瑞林展开了心理攻势,他说:“广州猎头你们的目的就是要釜底抽薪,搞跨你们原来的这家公司,你们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和公司的所有人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们能为了自己的饭碗而打了大家的饭碗吗?”一番心灵上的感召终于使这两个高尖人才放弃了“跳槽”的念头。

如今,陈瑞林已经有了房也有了车。每当逢年过节,那些曾受过他指导过的“跳槽”者都来给他拜年,他的“跳槽”顾问队伍也由原来的一人变成了5人,在深圳各区都设有办公点。

2004年末,我国推出了第一批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目前全国获得高级指导师资格的只有75人。陈瑞林的心愿是在2005年8月通过考试获得这一资格。

有志者事竟成,陈瑞林的心愿一定能够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