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How to get to school?教学设计及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How to get to school?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Section A 1a-1c。】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谈论交通方式(talk about transportations),了解别人使用哪种交通工具,用英语如何表达。因此适合利用小组对话、做调查等活动不断地强化目标语言。Section A(1a-1c)的学习,不但能够了解别人使用哪种交通工具并用英语如何表达,而且能够加深我们对一般现在时的理解和运用。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通过学习与实践,让学生知道学习英语的实用性,也增进了学生间的了解。

二、设计理念

英语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是倡导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在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并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发展个性、丰富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我不但考虑这个阶段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同时还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和兴趣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再结合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简单描述路线及询问他人到某地的交通方式并转述,进一步掌握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正确运用词语和句型:

take, subway, train, by,by bus.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ride my bike/take the train.

How does he get to school? He walks to school.

2.过程与方法:主动参与,实践运用,合作探究,创新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增强人际交往的意识。

4.文化意识:学会根据需要和爱好选择交通工具,注意到选择绿色交通工具来保护环境,达到学以致用。

5.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相互讨论,探究、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中三点的确立

重点:词语句型:

take, subway, train, by,by bus.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ride my bike/take the train.

How does he get to school? He walks to school.

难点:by与take的区别。

德育点: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安全乘车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2.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

3.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演示法,探究法,合作交流。

六、教学过程

Step1:

1. Show a short play with two questions:

a: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b: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lay?

2. Discuss together and check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3. Ask: Do you know how to get to a place? How many ways are there? Today we’ll talk about these.

设计意图:播放一个短剧(陌生人问路,警察指路。内容有动画、声音,有演示路线、方式的画面),同时展示学生要解决的两个问题。让学生仔细观看短剧,描述剧中所看到的是什么人,什么车,猜一猜什么事。学生好奇心比较强,且有动画演示,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初中学生都爱表现自己,进而大家一起讨论,发现什么就说什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既是热身又是铺垫。短剧内容易懂,学生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教师很自然地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融进了新课教学——谈论到某地的方式。

Step2:

1. Students say out different kinds of transportations.

2. The 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about transportations and teaches the new words.

3. The teacher asks: Who can tell me what’s the meaning of “take a bus” in the short play?

4. Let the students ask questions freely.

S1:乘公交车。

T: Right.

S2: Can I say “take a car”?

S3: Can I say “take a train”?

T: Yes. You’re very clever.

Sum up the usages of “take a +交通工具” with the students.

S4: 老师,我家有个小面包车,“乘面包车”用英语怎么说呀?

S5:老师,我家有个摩托车,骑摩托车和骑自行车都可以用take吗?

T: You’re great! Teach “take a minibus/a bike/motorbike”. We can also say“ ride a bike/ride a motorbike” to express “take a bike/motorbike”.

S6:老师,我在预习时,by也是“乘”的意思,可以说by a car吗?

T: No. We should say “by car”.

S7:老师,那“我乘公交车去上学”怎么用take和by呀?

T: Very good! Now let me tell you. You can say “I go to school by bus.” Or “I take a bus to go to school.”

S8:老师,“我走着去上学”用英语又怎么说呀?

T: You’re very clever! These are all what we are going to teach you today. We can say “I walk to school.” or “I go to school on foot.” We can’t say “I by bus /on foot go to school.” Who can tell me why?

S9: I know. By 是介词,介词短语不能充当谓语。“on foot”中的on 也一定是介词了。

T: You’re great! We never say “I by bus go to school.”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交通工具,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进一步巩固和归纳所熟悉的交通工具的名称。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从而引出“take a bus”词组。这时让学生没有顾忌地回答老师提出的疑问,引出了“take a car, take a train”。至此,学生就会悟出“take a+交通工具”这一固定用法,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由于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自由发言的机会,学生进而又大胆地提出了与实际生活贴近的问题,小面包车、摩托车和步行等问题,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兴趣浓了,积极性高涨,思维很快活跃起来。“by”一词被学生突然提出,这时学生就会积极动脑去思考,很快就解决了“by”和“take”的用法区别问题,从而突破了难点。学生做了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思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挥。本来应是教师提出或讲解的问题,这样学生自己就都解决了。

Step 3:

1. T: Show a picture about 1a and let the students find out the ways to get to school.

2. Ask and learn about each other how to get to school. Practice 1c in pairs.

设计意图:经过激烈的探讨,学生掌握了重点,解决了难点。这时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1a的图片,学生很快找到了上学的各种路线,1a的对话表演也就很自然地顺利进行。

Step 4:

1. Listen to 1b and write the numbers next to the correct students in the picture in 1a.

2.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students.

设计意图: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运用英语交流,听力训练是很必要的。

Step 5:

Make a conversation about asking and directing ways with “take a ...”or “by...”,“walk to...” or”...on foot” and so on. Work in groups.

设计意图:英语知识的运用应适应不同的情境。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情景表演,学生不但复习了问路、指路的知识,同时对本节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表演真实、热情、自然,场面欢快,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英语语言进一步被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

Step 6:

Students summary the whole lesson.

The teacher adds up.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及时渗透交通规则,指出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选择乘公交车和步行对环境的好处,提升了教育情感。

Step 7:

Homework:Write your conversations down your exercise books.

设计意图: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写的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充分得到了训练。

七、教学反思

1.巧设导入,激发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英语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兴趣性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积极性的源动力,更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导言中我利用带有动画和声音的短剧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开心的欣赏中,主动学习,为新课的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2.营造轻松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发展。轻松环境的营造,并不是给学生任务,而是让学生不被拘束,不要有心理负担,看到什么说什么,怎么想就怎么说,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讲授重点和难点时,通过常规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很快就把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入角色,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训练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对知识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3.把教材带进生活,融生活于教材。教材中的知识来源于生活。英语教学能把教材带进生活,融生活于教材,学生就不会觉得所学知识枯燥。英语课堂接近生活,学生理解就会比较容易,会较好地用于现实生活,学起来会很轻松。加上课堂上的活动,不但让学生感到有兴趣,还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传统教知识课堂活了起来,课堂的气氛轻松和谐,课堂的艺术性得以显现,课堂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