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独立电影考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独立电影考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多年来,独立电影一直以海外艺术院线作为收回成本的主要渠道,“墙里开花墙外香”成为独立电影的基本状态。然而新媒体的发展大大扩展了信息存储和传播的范围,迅速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为独立电影开拓国内市场带了机会。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的特点,结合独立电影所面临的处境,考察在新媒体语境下独立电影发展可能存在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独立电影;新媒体;电影产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36-03

自1994年中国电影市场开放之后,中国电影实现了从年产不足百部到年产五百多部、年度总票房从8亿多元到131亿元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在这炫目的数字之下,中国电影市场隐藏着严重的两极分化。在这五百多部影片中,只有两百多部影片有幸走进影院;在这两百多部上映的影片中,百分之二十的影片创造了百分之八十的票房,国产大片和好莱坞进口大片垄断了绝大部分优质院线、黄金档期和发行渠道。剩下的国产电影面临着无法在院线上映的困境。而独立电影的处境更加窘迫,有人曾用三个“没有”形容中国独立电影人的现状即“没有技术支撑,没有拍摄经费,没有播出平台”。然而,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扩展了信息存储和传播的范围,迅速降低信息传播的成本,这为缺少经费、缺少播出平台的独立电影人带来了一丝曙光。那么,在新媒体语境下,独立电影能否走出困境,焕发新的生机?

一、独立电影之困

独立电影一词源于西方,美国影评家罗杰·艾伯特给它下的定义是“它是在传统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之外制作的电影,常常使用非常规的资金,它制作的目的在于表达导演的个人思想观念而非追求个人在票房上的成功。”因此美国独立电影是相对于好莱坞大制片公司所制作的主流商业片而言。他们的区别是,资金来源不是好莱坞的制片厂,在主题上更强调导演的思想观念,追求电影语言的创新和独特,打破了好莱坞程式化的电影语言和惯用的规则。中国的独立电影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本土化理解。中国的独立电影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国家对电影行业实行统一管理,提供专款用于电影的拍摄、发行和放映,统购统销使电影产业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封闭的体系。于是部分电影人通过吸取民资企业、私人投资者以及境外的资金,开始制作成本较低,并通过参加国际电影界收回成本的独立电影。因此中国的独立电影的特征是成本低,电影主题具有反主流和非主流的特征,在美学风格上有独特的追求,在电影手法和语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因此,独立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属于小众化的电影,游离在主流文化之外,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融资之困

融资是电影制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独立电影融资主要通过三大途径,自筹经费、民企和国企的投资、海外投资。自筹经费是早期独立电影人和新导演的选择。中国第一部独立电影《妈妈》以五万元起步,前后共花费二十万元,全是导演张元和同学四处筹钱拍摄的。随着1994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独立电影的融资渠道多元化。小型民营影视公司开始投资低成本的独立电影,传统的国家制片厂如中国电影集团总公司,以培养青年导演为目标设立了“中国新电影工程”项目。如获得加拿大维多利亚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最佳故事片奖”的电影《好大一对羊》就是“新电影工程”项目之一。但大部分民营公司仍以票房为追求目标。与商业片相比,小众化的独立电影在争取投资上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民营公司更愿意将精力放在更可能赚钱的商业片上。当今,中国独立电影更重要的资金来源是海外投资。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独立电影难以在国内院线发行,其“地下电影”的状态又为它笼罩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受到海外电影节的追捧。中国独立电影形成了参加海外国际电影节,获奖、发行、获得奖金和资助,进行再创作的运作方式。张元导演的《妈妈》参加了一百多个电影节,贾樟柯的每一部电影都走遍了西方几大重要电影节。获奖之后,作品进入欧洲艺术电影市场收回成本。而获奖导演则能够赢得了更多海外制片人、电影基金以及企业的资助。值得注意的是,成千上万的独立电影中,能在国际获奖的独立电影毕竟是少数,成名的独立电影导演如贾樟柯、王小帅等有更多的融资渠道,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名导演也经历了最初融资难的心酸历程。

(二)发行之困

融资和发行是相通的。制片人曾说:“从一开始还没拍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发行的问题。这是你看到剧本之后就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有很多资金的来源,其实就是发行商的钱。”而发行恰恰又是困扰独立电影的另一个大问题。在中国,独立电影没有完善的发行网络,绝大部分独立电影无法在国内院线上映。2011年,中国内地全年生产各类电影总计791部,但在院线上映的国产片仅200部左右,在这200多部上映影片中独立电影就更少了。阻碍独立电影的国内院线上映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很大一部分独立电影根本没有通过审查,也就无从进入国内的发行渠道;另一方面是大部分独立电影本身就属于小众电影,它更注重导演的个人艺术追求而不会主动迎合大众口味,即使有幸进入院线发行,也因为缺乏宣传资金,无法像商业大片一样大面积宣传。而院线在排片时,院线首先考虑的是进口大片,其次是国产或者合拍的大制作,这两类影片就占据了80%的放映时间,剩下的20%留给余下的国产片,而其中独立片只能占据微乎其微的放映时间。因此,将小众、低成本的独立电影与大众化、高成本的商业电影放在同一个竞技场上竞争,独立电影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独立电影只能将目光放在海外市场,通过参加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国外电影界吸引投资人、商和发行商的注意,进入海外艺术电影市场收回成本。

在国内,无法在院线上映的独立电影如何传播?一是通过民间组织的小型放映会的形式进行传播。一批热爱艺术电影的年轻人成立一些观影团体,如现象工作室、上海的101工作室。他们在酒吧或者画廊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观影活动,甚至邀请导演参加座谈会。但这些团体组织松散,又没有稳定的活动经费,最后往往被取缔。二是通过盗版VCD、DVD进行传播;三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通过在网上观影活动消息以及组织电影讨论来吸引民间的关注。但这些传播方式都难以帮助导演收回电影成本,传播效果不佳,仍处于一种小范围、地下传播的状态。因此,英国学者托尼·雷思曾感言:“中国电影面临的问题数不胜数,主要表现在资金和发行的困难上,即使是最不具有商业性的影片制作人,也无法在不能从市场上收回成本的情况下筹集到足够的电影制作资金。而对于最敬业的电影制作人来说,在无法与观众沟通的情况下继续工作也是难以想象的。”然而中国的独立电影却恰恰是在无法从国内市场收回成本的情况下继续电影制作,也是常常在无法与观众沟通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二、新媒体新契机

随着网络和手机等这些新媒体的出现,信息的传播方式、形态和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化和交互性成为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两大特点。所有的信息包括文字、音乐、视频都可以以0和1的方式进行存储和传播,因此信息的传播渠道由传统的物流发行转变为光纤传播,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传播成本大大降低,信息存储容量空前扩大。以前由于仓储、运输、销售和管理成本相对较高而被忽略的“小众产品”,将在新媒体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交互性使每个人既可以成为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由“单点到多点”的“大众传播”转变为“多点到多点”的“分众传播”,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得到重视。因此,在新媒体中更需要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为小众化的独立电影带来了多元的传播渠道和新的生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新媒体帮助独立电影降低了传播成本,获得大范围传播;二、新媒体为独立电影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营销渠道;三、新媒体的互动性拉近独立电影导演与受众的距离。

(一)降低传播成本,拓展传播范围

在传统院线中,每一个电影作为一个产品都需要占用电影院的档期和货架。电影院的档期和货架都是有限的,为了利益最大化,院线必然选择最可能赚钱的电影放在最黄金的档期,将其海报张贴在最显眼的地方。然而在新媒体中,免费的视频网站取代院线成为独立电影的播放平台,它几乎可以容纳无限量的电影资源,它也不存在档期的限制,受众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点播自己想看的电影。它不需要租用场地,支付水电费用,只需要网路通畅和一个终端,这大大降低了独立电影的传播成本。

在传统电影发行过程中,院线是电影的主要发型渠道。在新媒体的发展下,电影银幕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影院的电影银幕,手机、移动电视、电脑、ipad都是新的银幕。人们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新媒体屏幕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电影市场。电影在新媒体中传播行渠道主要有,一是网络平台如新浪、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以及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二是地方电信运营商;三是移动电视、车载视屏、户外视屏等。这大大扩展了独立电影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范围。

(二)丰富营销渠道

好莱坞电影盛行“行销大于制片”的理念,宣传费用可观。然而低成本的独立电影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像商业大片一样打宣传战。但新媒体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占用了受众越来越多的时间。豆瓣社区、独立电影论坛、独立门户网站甚至微博取代了咖啡馆、画廊成为独立电影爱好者沟通交往的平台,不管你身处何处,都能够获取电影信息,进行交流和讨论,塑造出具有共同兴趣的用户群。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还可以追踪用户行为、偏好,更精准的传播信息推广产品。美国百货零售业之父约翰·华纳梅克曾抱怨道:“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问题是我不知道哪一半被浪费了。”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制片人可以在技术的帮助下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降低宣传成本。互联网时代,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的网民都有一个IP,每个网民的上网习惯、浏览内容、注册信息以及点击频道都可以通过技术获取,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用户的偏好和习惯。

(三)与受众亲密互动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实现了从传统媒体的点对面的传播模式向多元传播模式转变。在互联网和手机上,主要有几种传播模式:(1)点对点模式,如手机短信、MSN。(2)点对面模式,如博客、微博。(3)多点对多点模式,如论坛等。因此,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独立电影导演告别了与受众相对隔膜的时代,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受众需求,获得影片反馈。

2012年2月23日,中国著名独立电影导演贾樟柯在筹备《在清朝》影片时,就在其微博中向观众征求意见,“探讨一下,如果让北野武演一个中国老江湖,大伙儿能接受么?”这条微博赢得556次转发,872次回复。2012年12月4日,另一位中国独立电影导演王小帅也在微博中回复一位网友对其影片《我11》的批评。微博名为“夜来风叶已鸣廊”的网友称:“《我11》全篇充斥着取政治化的政治术语。这种‘反思’幼稚又可笑。孩子的视角也不新鲜,拙劣的模仿《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王小帅转发其微博并回复说:“谢谢你的批评。同时依稀记得当年西西里和十七岁单车同在柏林电影节竞赛,我看了,个人不很喜欢。”在独立电影的网站和论坛中,剧本交流、招募演员、举办电影交流活动和征求意见是常见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大大拉近了导演与受众的距离。

三、独立电影未来发展之路

(一)放下身段,面向国内受众

时至今日,独立电影仍以西方国际电影界为主要、传播和收回成本的渠道,西方电影界的偏好和资金的参与必然影响到独立电影的内在品质,西方对中国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的兴趣成为其生存的基本前提,渗透在中国独立电影中。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要抓住新媒体的受众,独立电影有必要放下身段,重视国内受众的需求。电影艺术家雷内 克拉尔曾说过:“观众并不永远是对的,但是无视观众的作者却永远是错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独立电影导演要取悦每一位受众,在受众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导演只要抓住自己的目标受众,创作能让他们理解和接纳的作品,就能实现电影的价值和导演的价值。

(二)平衡商业与艺术

独立电影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探索性和实验性,打破类型电影的陈规。在没有国家强有力的扶助下,独立电影很难在没有商业回报的环境下生存,因此商业影响与艺术探索之间的平衡显得特别重要。但在新媒体环境下,电影的资金来源多样化,投资者如广告主或者视频网站或多或少会对电影的内容或者表达方式进行干涉。贾樟柯在微电影特训营课程上曾说:“工业生产的微电影,这就需要监制和导演有很好的自我坚持。我觉得《语录》计划是双赢:一方面给商家提供广告,另一方面电影本身质量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制片人也说:“我们会把持一个原则,就是这个钱的背景,你用了以后会有什么相应的东西要给出来?要是说这个资金会让你失去很多创作的自由,可能这个钱我们就不用了。”因此,独立电影导演在选择投资者时需要更加慎重。这就需要导演有足够的智慧和强大的内心,以避免成为广告的附庸,失去思考的力量和社会关注价值,继而失去受众。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营销

在一个信息富余的时代,受众的注意力成为稀缺品。“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名言已经不起市场考验,没有宣传和包装,好的产品也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新媒体环境中的电影营销已不能仅仅依赖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应该是多媒体优势互补的整合营销。手机、电脑、LED显示屏等新媒体占用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精力,注意力更加分散。因此,在不同媒体、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进行营销和宣传可以取长补短,在不同传播渠道之间进行全方位的宣传。随着大众媒体走向分众化,新媒体时代不仅可以对电影进行多媒体整合营销,还可以更精准地定位受众,实现互动营销。新媒体具有人际关系圈群性明显的特点,因此,电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应该更注重与目标受众的沟通,引导受众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社交网站、微博,形成良好的美誉度和口碑。

参考文献:

[1]雷利.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姚睿.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营销-论微博与电影营销的互动实践[J].当代电影,2011(06).

[3]张亚璇,,冯艳,彭姗,石头,严潇潇.论坛:独立电影的发行(上)[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0(04).

[4]朱晓艺.中国独立电影文化与产业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杨抒.禁忌与逍遥——中国独立电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