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千锤百炼 重在思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千锤百炼 重在思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有“深刻”这一方面的要求,内容上“深刻”,体现在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三个方面。加大试题的思辨力度,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近几年和今后高考作文试题的发展趋势。而福建省高考评卷作文组组长余岱宗在谈到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时也强调:“加大试题的思维含量、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将是今后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发展趋势。”实际考试试题正是如此。福建省自主命题以来的作文试题始终不离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然而,缺乏思辨性又正好是考生作文的通病。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议论文写作审题立意的思辨性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在作文中绽放出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高考作文;思辨能力;强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35-02

思辨性是议论文的生命,议论文从审题立意特别要运用思辨性。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度,中档的议论文有思维的线性发展而缺乏开阔感和灵动性,下等的议论文思维没有延伸或者断裂为几个片段。笔者多次参加福建高考改卷工作,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考作文,取向正确,立意不偏,但深刻性和思辨性,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不能把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区分出来,只会用一两个笼统的概念和机械的思维方式来套用所有的材料,产生了严重的脱节。“文贵立意”,立意训练是写作思维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项,它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并充分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获得深刻的、新颖的主题或中心思想。那么,怎样使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具有思辨性呢?笔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辨训练。

一、多角思维,全面立意

对一个材料,如果从一个角度去思考,往往会妨碍我们对事物全面的理解,而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便可获得丰富、深刻的认识。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题目、同一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提炼出鲜明、有见地、有价值的观点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进行发散思维,开阔思路。比如2008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春来草自青》。这是一个关系型命题,体现了原因、条件与结果的关系,抓住了这个关系立意才深刻。“春”是原因或条件,可以指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春天,也可以是一种希望;“青”是结果,指成功或目标的实现;“自”是自动,有功到自然成的意思,暗含规律的必然性。所以,抓住三者关系,可以写要遵循自然规律,不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也可以写在困境中要坚强、自信,迎接生命、事业的春天。

二、揭示本质,深刻立意

在审题时,我们看到一份材料一定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意思上,而要从它的深层含意去洞察人生百态,这样眼前就会豁然开朗,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也就是当你拿到一份材料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当得出一个结论时,不妨再想一下,产生这个结论的原因,那么问题分析也就向前推进了一步,当然也就有了深刻透彻的文章立意,文章也就具备了思辨性。比如一个作文题:古人论书法时说“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现代人则说“善藏锋者”与“善露锋者”皆成大器。请根据你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就“藏锋”和(或)“露锋”,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此题以书喻人,立意直接指向个人的显才之道与为人的处世之方,很有哲理性。立意时可侧重于“藏锋”(才不外现、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大智若愚、内敛),亦可侧重于“露锋”(一展其才、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该出手时就出手、一逞其能、锋芒毕露、张扬),而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才最有思辨色彩。正确处理好“藏锋”与“露锋”之间的关系,关键在“善”字。充分显示“善”的意蕴,是文章成功的关键。如“露锋”亦不忘藏、“藏”与“露”的大智慧、且藏且露、深藏亦要外露等都是具有思辨色彩的立意。

三、纵横比较,独特立意

比较是思维深化的一种手段,这种训练常将两个或多个材料放在一起,通过其相同点或不同点的分析比较,找出事物的个性特征或共性特征,提高观察力和思辨能力,使思辨更具独特性。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可能会有几个立意,如何在这中间选择出最好的立意,选筛出有新意、最切题的观点是训练理科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比较思维训练既可求同,也可存异,也可作最佳的选择。运用比较的方法训练学生,学生能够将问题看得更透彻、更深刻,作文中“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现象就会减少。这种训练不但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使学生的立意更具独创性。例如:2013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对这个题目,要想写好就要在文章中体现出很强的思辨性,有深度的思考,就会带来亮点与震撼。可以从“流星”这个意象立意:做一颗流星,光芒短暂,但拥有自由,可开创属于自己的美丽;也可以从“树根”这个意象立意:扎根地层,脚踏实地。当然,可兼顾两者进行立意,比如论自由与束缚,比如可命作文题《有一种自由叫坚守》。

当然,这三种思维方式,我们不能把其孤立起来,在实际立意过程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学生思辨能力与作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高三阶段笔者进行的作文审题立意方面的思辨性强化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但因为缺少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效果不够显著。将思辨能力训练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才能带来学生能力的普遍提高,而这也正是笔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余闻.传统与创新兼备――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解析[J].中学语文教学,2007,(07).

[2]贾利娟.语文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改革的影响与反思[D].重庆师范大学,2011.

[3]谈幼珍.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摭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