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人”开始的巡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人”开始的巡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是江苏省扬州中学诞辰110年,作为历史悠久的学校,从仪董学堂(1902-1912)的西学东渐,到熠熠生辉的“五师”“八中”(1912-1927),再到与“北南开”并称、闻名全国的“南扬中”(1927-1937),它承载了太多的光荣:这里曾经有无数名师任教,这里曾经结出累累硕果,这里曾经走出太多栋梁。因此,扬州中学已经不仅仅是一处聚焦教育界教学成果的场所,更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记忆,它散发的是一种独特的风范和流光溢彩的文化。

要想解释这耀眼青春背后一个多世纪的厚度,去探寻这110年的沧桑和蜕变,恐怕该从这所学校标志上的“树人”二字出发,从“树人”二字的核心“人”去追寻。在讲述、发现关于“人”的故事的同时,我们可以透过那一段段特定的历史,梳理出一种种历久弥新的教育理念,挖掘出一代代名师的教学风范,传承文理并重的办学特色,带来关于教书育人的思考。

突出“树人宗旨”,“努力服务社会”

扬州中学的办学理念突出表现在:既注重适应社会之需要,又注重学生人格、个性之发展。扬州中学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再到成绩考核,都有先进的理念和合理的配置安排,而这一切的核心是一个“人”字。如在仪董学堂时期,其课程即讲究中西并重、文理并重,这在当时十分先进;在五师八中时期则提倡德育、智育、体育并重。

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扬州中学既为校园里的学生提供优良的教育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得以健康成长,又为当时的社会考虑,输送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努力服务社会。仪董学堂招生四期,合计超过三百人,培养出一批“热于求知、正直向上”的青年。这些学生毕业离校后,为人为学都十分优秀。特别是1913年,任诚任五师校长以后,学校向大专学校输送了很多优秀学生,培养了大量报效国家的人才。抗战时期,周厚枢校长明确提出,学生们应该做到能吃苦、有气度,把自己塑造成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学校按照周校长的要求,履行“努力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为战时的中国输送了很多国家亟须的栋梁之才。

重视“敬德修业”,不忘“教书育人”

校长的胸襟人格,往往会影响一个学校的风格。百年扬中的辉煌,离不开几任高瞻远瞩而又能亲身垂范,具有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校长;也离不开那些各具特色和风范的教师们。他们的耕作直接决定了学校彼时的校风、学风,构建了质朴而又本真的“敬德修业,教书育人”的教风。

从1917年到1923年,李荃是扬州中学前身省立八中的校长。这是一位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爱国教育家。他爱校如家,爱学生如子弟,爱同事如手足,“往来十里以内,非要事或疾病不乘车”。李荃在八中做校长期间,以其本身的人格魅力、远见卓识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学校创造了极大的辉煌。

1927年,八中和五师合并为省立扬州中学,周厚枢出任扬州中学的校长。面对连年战乱造成学生的思想杂乱、教学设施严重损坏等状况,他带领全体师生努力拼搏,用十年时间使扬中赢得了“北南开,南扬中”的美誉。

周厚枢提出“学校之物质设备与精神训练,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需为用,相辅而成”的主张。物质建设上,他节省办公费用,主持修建了树人堂、工程馆、体育馆和可以容纳千人的自习室及宿舍,每年增置万余元的图书仪器。在精神建设方面,他以改良社会风气为己任,培养学生“不浮夸、不躁进、虚心实做”的科学精神。通过军训,磨炼学生意志,使之“秉公好义,弘毅有为”;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经验,首创“教、训”合一导师制,“以人格高尚为要义,以专任久任为原则”,延聘名师,在教师中营造“以道德相砥砺,以学术相切磋”的合作氛围。

两位校长所代表的扬州中学的“引路人”们,在那个风云动荡的时代,实践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他们也把科学、民主(人文)相互融合的思想渗透到办学立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之中。

五师、八中合并成扬州中学的前十年,教师中人才荟萃,涌现出许多卓尔不凡的优秀教师。彼时彼刻,在扬州中学任教的董伯度、侯湘石、陈怀书、张雨屏、汪静斋、陈广沅、袁积诚、周载之、陈铭恩、严绍曾等人,都是久负盛名的良师。而其中的汪静斋先生,更是教书育人的典范。

汪静斋是二三十年代扬州中学历史上著名的数学教师,从他在《江苏教育》上发表的《怎样编制初中算术教本》《对于中学教育之观感》《循环制教学之意见》等多篇文章来看,他是当时全省中学数学教育界的权威,他对中学数学教学的看法对全省数学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在那十年中,汪静斋讲授高中二、三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因为他的教学质量高,所以深得学生喜爱。汪老师虽为一代名师,可是备课从不马虎了事,每一次都非常认真。他认为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每堂课都能有的放矢,切合学生的实际。他知识渊博,学养深厚,经验丰富,教学有方。他讲的课概念清楚准确,说明透彻精辟,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逻辑性强,能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他语言精练,言简意赅,举一反三,留有余地,让学生思考发挥;他讲课声调抑扬顿挫,不疾不徐,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因而在教学中能自始至终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他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和老师一同得出结论。旺静斋老师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得当,往往出现教师讲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场面。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智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融合“科学、人文”,突出办学特色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扬州中学在光阴荏苒之中熔铸了太多动人的事迹,培育了无数鲜活的生命,而这所学校一直以来坚持、恪守并加以不断创新和改进的办学特色,则可以视作学校屹立不倒的身躯背后的灵魂。如今,站在历史的高度,检索这灵魂的闪光点,不仅可以审视扬州中学独特的办学特色,而且能够继承学校文理并重的办学传统。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往往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审视扬州中学的课程设置,不难发现在其百年弦歌不辍的征途中,她一直没有放松对文理学科的并重,一直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早在仪董学堂时期,学校就开风气之先,开设理化学科,“理化教习就教师作简单实验”,学生颇有兴趣,“以变戏法目之”。八中时期,李荃校长非常重视理科的实验教学,不惜重金采购当时最先进的理化设备。他说:“光读书,不动手,学得不会深,将来也不会教人。”周厚枢校长同样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在国家没有颁布统一的课程纲要的情况下,各科课程的设置均由学校决定,校长“对课务内容,尤致深刻注意”,亲自参与其事。自部定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学校的课程则一方面“依据部定纲要”,一方面“顾及本校自身的历史和学生的志趣及需要,认真研究,力求精进”。

扬州中学首以“数理”闻名,而在其他各科,“亦皆植基深厚,无不全面注重,力求均衡发展”。八中时期,音乐、美术、手工均作为必修课开设。“民国”十九年的元旦艺术品展出,陈列品多至2300余件,内容有国画、西画、图案画、摄影、手工等;音乐会演出30多个节目,有独奏、独唱、伴奏、二部合唱、四部合唱、丝竹、昆曲、京剧、歌舞等。校友回忆当年的情景:“全校学生千余人雍雍熙熙、弦歌不辍,为一学府,亦为一大家庭。”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学校艺术教育丰收的成果。

如果说学校的课程设置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那么学校的教学工作则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周厚枢校长历来主张“教、训合一”,主张“科学陶冶”、“人格感化”并重。“良以青年良好品行之养成,非全体教师俱为青年之楷模不可。故本校聘请教师,以人格高尚为要义,以专任久任为原则”,“学生与此种优良教师接触,遂默化潜移变更气质,其遵守纪律,出于良心之主张,其服从师长,生于内心之信仰。于是重品格、喜研究、尚服务之学风,亦于无形中养成”,“无论高初中一切科学教学,悉注重学生自行实验、实物观察及问题讨论,在学术上养成其实地试验,及客观研究之习惯及态度,在品格上养成不浮夸、不躁进、虚心实做之精神”。从现存的各个学科的教学总结材料中可以看到,周厚枢校长的这些教学思想,确实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教师在教学中所依据的准则。各科教学既注重人格和兴趣培养,又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及学习能力培养。

近年来,学校逐步贯彻实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认真学习、研究、继承、发扬扬州中学的办学经验、优良传统。综观整个校园,新的课程体系建设在传统的浸润下熠熠生辉,规定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自主性课程这三类课程相得益彰;结构性、差异性、参与性和生成性原则成为新时代扬州中学师生所恪守的课程实施原则。卫刚校长就“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核心理念问题做了这样的阐述:“既有理性的思想,又有人文的情怀,做到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充分发挥科学文化、人文文化育人的功能,既重视科学素质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教育是扬州中学的办学传统,是扬中的办学特色。它源于扬中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又根植于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同时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与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相吻合。”

重温前辈风尚,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前辈们对母校的深切感情,把握“扬州中学办学传统”的精髓,同时领会其中包含的这种历史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20世纪肇始,扬州中学犹如一艘历史的巨轮,伴着长江的雄魂、古运河的雄风踏上了漫漫长路。她从现代教育的一株幼苗到落地生根,进而生机盎然,桃李满园,享誉中外,在中国教育史上竖立了一座光彩的丰碑。蕴藏百年的丰厚精神财富,使走进扬中的师生精神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提升,心灵得到净化,也令一代代学子难以忘怀,引以为荣。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