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郑成功:“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郑成功:“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郑成功一生铁骑戎马,留下了忠君爱国的美名,其驱除荷虏、复台建功之举更是彪炳千秋。在郑成功350周年之际,2月1日至15日,北京市副会长郑大一行6人赴台环岛参访。

在台期间,参访团拜访并拍摄了25间祭祀郑成功的庙宇,实地参观了20余处与郑成功相关的古迹、建筑和纪念馆等,并拜会了岛内重要的郑氏宗亲组织,也深深体会到郑成功对台湾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在台湾同胞心中,郑成功兼具民族英雄、祖先、神明、传奇人物等特质。台湾民众认为郑成功是开拓台湾的第一人,所以尊称他为“开台始祖”、“开山圣王”、“开台尊王”,又因郑成功曾被赐国姓、封王而称其为“国姓爷”、“国姓公”、“延平郡王”、“郑延平”、“延平王”等。在台湾,处处可寻觅到郑成功的遗迹,处处可感受到关于郑成功的信仰。

被传承的信仰

350年前,郑成功发出铮铮誓言:“台湾者,中国土地也。”他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宝岛。在台湾,郑成功建州府、兴教育,筑城郭、固海防,宝岛由此开始扫去尘埃,熠熠生辉。

郑成功由于开台有功,殁而为神,成为台湾宗教的重要本土性神明。至今,台湾已有i00多座庙宇供奉祭祀郑成功。此次赴台虽只拜访了20余座,但各庙宇特色迥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台南延平郡王祠是台湾第一座官方所建的祭祀郑成功的专祠。祠中奉祀郑成功、明郑诸臣牌位,并悬挂历来先贤名宦所题匾联,且环境清幽,花木宜人,是许多观光客到台南的必游之地。台南郑氏家庙则是1663年郑经为纪念郑成功所建的庙宇,是郑氏开台后的首座家庙。此外,郑成功渡海来台时,有不少郑氏族人跟随来台,落地生根,繁衍后代,在台湾多地都有郑氏族人所建的家庙或宗祠,祭祀郑成功。诸庙之中,位于嘉义溪口乡柴林村的开元殿,以拥有最高的郑成功神像而闻名。据庙方介绍,郑成功的部将郑姣自福建泉州府,恭请开台尊王神像来台定居,于家宅奉祀,迄今200多年。后经各地热心人士出钱出力,1970年兴建开元殿,翌年举行尊王殿安座大典,以后陆续完成各殿堂等建设,最受瞩目的大神像于1995年落成,高达约54米,气势宏伟。开元殿内部还设有郑成功文物纪念馆,收藏丰富,其中荷兰对明郑的降书更是其镇殿之宝。

值得一书的是,在参观完开元殿后,庙方工作人员还热心地带我们到柴林村村民郑士育家中,观看其先祖郑娇从泉州带来的那尊神像。这尊神像体积堪称“最小”,高度仅有17厘米左右,但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年逾古稀的郑士育告诉我们:“先祖认为郑成功有开台之功,因此带其神像渡海来台,可保平安并护佑后世。”

可以说,每座庙宇都有自己的故事;云林莉桐德天宫的郑成功像据称求雨灵验,且护佑村民。其庙墙由于是土建,己成危房,村民们正想方设法要保留这座延袭了150多年的庙宇;花莲延平王庙是汉人先民在花莲地区所建的第一座庙宇,伴随着汉人在该地的开发史,延平王庙历经创建、兴盛、毁坏、重建、天灾、再重建等过程,其历史就是一部汉人先民开发花莲的艰辛奋斗史……

不仅如此,关于郑成功的信仰还深入到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信众看来,一要发扬郑成功的精神,二要回馈地方,关心社会,这样的信仰才有意义。例如溪口开元殿庙方就开设了福松老人赡养中心,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积极从事老人赡养工作,而“福松”二字正是郑成功的乳名。

感受沙东宫春祭

台湾各地和郑成功相关的庙宇每年春秋都会举办祭典,这是庙宇所在地重要的宗教文化活动。

2月7日,我们一行有幸参与了南投县竹山镇沙东宫一年一度的春祭大典。与其他庙宇不同,沙东宫的春祭以“官祭”为特色,即主祭官、陪祭官、执事等多由县政府官员或县议员担任,以表尊崇。大家均身着古装长袍马褂,遵循古制行三献礼,仪式庄严隆重。

典礼在早上9时开始,由通赞主持,首先发炮、擂鼓三通、鸣金、振起乐音,而后由主祭官依序行迎神礼、上香礼、初献礼、读祝礼、亚献礼、三献礼、受胙礼,并由陪祭官逐一行分献礼,最后行送神礼。至所有与祭者面向神座行最敬礼后,礼成。

南投县竹山镇公所的陈碧海先生此次担任通赞。他介绍说,沙东宫每年春祭于农历正月十六举行,期望经由祭祀典礼来缅怀先贤开垦台湾的精神,并感谢开台圣王对竹山地区的庇佑,祈求国泰民安。

当日,附近的延平小学有40多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现场观礼,了解整个祭祀古礼的仪式和过程,也表达对祖辈和先贤的尊重。陈碧海先生则回忆他幼年时,尚未有隆重的祭礼,但孩子们常来此唱《延平郡王颂歌》,他依稀还记得歌词中有“荷兰一逐,胆慑西夷,为我汉族,吐气扬眉。殖民垦土,树百年基……”

“成功”精神永在

在台湾,郑成功家喻户晓。几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段关于郑成功的传说。

在台北莺歌镇北面的山坡上,有一块鹦鹉形状的巨石,被称为“鹦哥石”。相传明末清初此地有一只鹦哥与一只鸢鸟盘踞对峙,吐雾吃人。郑成功带领部队经过此地时,瘴气弥漫,于是下令炮轰大鸟,两鸟颈断身亡,化为巨石。莺歌地名就由山上奇石而来;

台中铁砧山有井名为“国姓井”。传说称,当年延平郡王郑成功在此地驻屯时,被困乏水,他拔剑插地遂得甘泉,此泉虽逢大早也不会涸竭,每逢端阳节午时,饮此水能避瘴疫;

传说当年郑成功率军途经宜兰,突遭一只大母龟攻击,郑成功一怒之下,拔箭将它射伤,母龟逃至海上化作龟山岛……

这些传说不胜枚举,在台湾口耳相传。

台湾赋予了郑成功不一样的精神意义和信仰色彩,郑成功崇拜是台湾民间信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重要的是,在台湾一路行程中,所到之处遇到的许多郑成功信众及郑氏宗亲,都曾到福建寻访郑成功的祖家和足迹,两岸学者们亦互动频繁,共同研究郑成功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可以说,两岸同胞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尊崇是共同而隽永的。

清末的台湾爱国文人丘逢甲曾为延平郡王祠写下一副对联:“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愿两岸同胞以此共勉,也愿郑成功之浩然正气永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