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时尚”钢琴家让—伊夫·蒂博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时尚”钢琴家让—伊夫·蒂博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是法国作曲家、印象派大师德彪西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同样来自法国,拥有“世界最优秀钢琴家之一”称号的让-伊夫·蒂博戴,也在今年开始了纪念德彪西的世界巡演之旅。2012年6月12日、13日,蒂博戴将携全套德彪西作品来到上海,在东方艺术中心为观众奉献两场印象派作品的盛宴。这次并不是蒂博戴第一次踏足上海,此前他曾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与伦敦交响乐团一起,在世博园和东方艺术中心演出,给中国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十岁的蒂博戴虽然已进入中年,但舞台上的他仍然时尚和耀眼。去年他在北京演出时,颠覆了一贯演奏古典音乐的传统与典雅,穿了一件黄色老虎运动衫;自从2002年蒂博戴第一次请时尚界的“朋克之母”薇薇安·维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为其在伦敦夏季逍遥音乐会上的亮相设计演出服,如今他的大部分音乐会演出服都由薇薇安设计。当然,乐迷们也不会忘记关于他的另一件“八卦”——他的同性恋身份。不过,虽然这些音乐之外的“亮点”足够吸引听众的眼球,但真正让蒂博戴在全世界聚集大量乐迷,还是因为他激动人心的表演、杰出的艺术表现力、如诗般的音乐性和令人炫目的演奏技艺。也正因如此,世界各大著名乐团、音乐节、指挥家和音乐家都为他那充满光芒的音乐演释和个人魅力所吸引,纷纷邀约与其合作。

生于法国里昂的蒂博戴,父母都是业余演奏家。父亲演奏小提琴,母亲是德国人,经常弹钢琴伴奏,正是蒂博戴的母亲让他认识了钢琴这件乐器。蒂博戴五岁便进入里昂音乐学院,跟随几个杰出的老师学习钢琴。七岁,他便开始了首次公众演出。1974年,十二岁的他获得了里昂音乐学院比赛金奖,之后便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阿尔多·奇科利尼(Aldo Ciccolini)和卢塞蒂·狄斯卡维斯(Lucette Descaves)。三年后,他获得巴黎音乐学院首奖,十八岁获得纽约青年演奏家大奖。

奇科利尼和狄斯卡维斯无疑对蒂博戴的音乐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谈到自己的这两位老师时,蒂博戴说:“狄斯卡维斯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士,她年轻时曾和拉威尔一起共事过,她也是法国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玛格丽特·隆的学生。那之后妈妈每个月都要带我乘火车去她家上课,我跟她学的主要是法国作曲家特别是印象派的部分。很多人都怕她,但她很喜欢我,就好像祖母一样亲切。她退休之后我就转到莱那·贾诺丽门下。她也是一位很特别的老太太,是她为我打开了德奥音乐的视野,让我迷上了过去一直不喜欢的巴赫,发现了他浪漫的一面。她弹奏的舒曼、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音质。可惜她很快就过世了,病休之前她把我交给了奇科利尼。他那时候也很忙,他出去巡演时我就在学院上其他老师的课,参加各种大师班……这都是美好的回忆。

我十六岁开始跟他学习,疯狂地崇拜他,对我来说他不仅是钢琴老师,更是精神上的导师。他不让我对他用敬语称呼,对我从来就像对待平辈一样,他的课总是很长,不仅教我在技巧上突破,在他那里我慢慢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音乐。现在我每次回法国总会去看望还在世的老师们,去年我还和奇科利尼一起在音乐会上弹奏了舒伯特的《幻想曲》。”说到这些,蒂博戴滔滔不绝。虽然他并不愿意将自己称为“童星”,但他的确在很小的时候便展露了超群的音乐才华,他的精湛技艺还曾让钢琴大师霍洛维兹称赞不已。

虽然很多中国乐迷认为他是最适合演释德彪西作品的当代音乐家之一,其实蒂博戴演奏的作品涉猎广泛,包括勃拉姆斯、肖邦、格什温、梅西安、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都有所涉及。蒂博戴连续三个夏季出现在探戈坞音乐节上,完成了拉威尔全套钢琴作品的演奏;2011- 2012音乐季中,蒂博戴将重心放在李斯特、拉威尔和圣-桑的作品上,他和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圣地亚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拉威尔和李斯特的钢琴协奏曲;2011年10月、11月间,蒂博戴与女中音歌唱家安吉丽卡·科许拉格(Angelika Kirchschlager)合作演出了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的民谣。当然,德彪西作品仍是蒂博戴曲目单中最占分量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这个乐季的压轴大戏。在此次上海的演出中,他将会带来《雨中花园》——他学习的第一首德彪西作品,以及《版画集》——充满东方传统音乐色彩的作品。谈到德彪西,蒂博戴说:“他是位伟大的作曲家,不仅从音色、技巧、结构和风格体裁,都对古典音乐和钢琴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他的作品和亚洲也有很深的渊源。”而说起此次来上海演出所挑选的曲目,他说,“我相信中国观众在欣赏德彪西时会有独特的感受,因为他和你们的传统艺术、文化在内在精神上应该是相通的。”

作为一位法国音乐家,蒂博戴常常会挑选一些法国作曲家的作品特别加以推广。他曾出过萨蒂作品全集的唱片,并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轰动。至今,他为Decca录制了四十多张专辑,1997的专辑《与比利伊万的对话》和1999年的《艾灵公爵之新演释》都是即兴爵士钢琴作品。2007年初,Decca为其出品了一张名为《无词的歌剧》的唱片,其中蒂博戴选取了一些他最爱的咏叹调和歌剧序曲,2010年3月,他再次发行专辑,演奏由格罗菲改编的格什温钢琴和乐队作品。蒂博戴还曾为多部电影原声演奏钢琴,包括《淑女本色》《风中新娘》《傲慢与偏见》《赎罪》等,其中《赎罪》还荣获了奥斯卡最佳配乐奖。2010年6月18日,蒂博戴的音乐成就让他进入了好莱坞露天剧场的名人堂。

由此,蒂博戴常常被人们划为“跨界”的艺人,但他却说:“在我的词典里不存在‘跨界’这个词,对我来说音乐有好有坏,一场高品质的爵士音乐会可能会吸引一批新的贝多芬爱好者,条件是要慢慢地引导。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普及古典乐的同时不丢失它自身的魅力。比如我给《傲慢与偏见》录原声碟,相信会有一部分人因此开始注意我的其他录音,包括拉赫玛尼诺夫的协奏曲或者德彪西的前奏曲。这只是方法中的一种,也是我目前所能做到的。”

虽然蒂博戴起步于法国,但美国无疑是他走进更多人视线的舞台。上世纪八十年代,蒂博戴在美国的演出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受到美国乐界的瞩目。尽管有一段时间,法国成了邀约他演出最少的国家,但到九十年代,他在欧洲的发展顺利起来,他的祖国也开始重新关注他。现在,蒂博戴与男友在美国和法国都有安家,但他觉得在美国更自在亲切一些:“在这个国家有无限的可能性,这里有最棒的乐团,有始终忠于我的热情观众,在那段困难的时期对我非常重要,但这并不妨碍我为作为一个法国人而自豪。”

当然,蒂博戴也并没忘记有大批优秀青年演奏家崛起的亚洲,他对他的经纪人说,每年的行程必须留出至少十分之一放在亚洲,尤其是中国。“这里有着与日俱增的古典乐市场——我不仅仅指商业层面,而是对艺术家而言。对我来说,一个‘艺术家’应该是一个能将情感传递给观众,为他们打开另一扇世界之门的人。如果没有观众,‘艺术家’也就不存在。”蒂博戴想起多年前来中国的经历:“2004年我来北京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国际音乐大师班授课,学生们的专业素养让我很震惊,我带了四个学生,每个都很有天赋,而且准备很充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几乎是看着中国的这个市场成长起来的。我亲眼目睹了这里的人们对音乐有着怎样的渴望,尤其是对古典音乐。这里除了演出之外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大有所为。”的确,这里有着古典音乐广阔的发展空间,蒂博戴带给我们的,除了音乐,还有一种视野的拓展和对未来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