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宝红,筑就生命的辉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宝红,筑就生命的辉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约好要采访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心内科主任张宝红,记者如约而至,却不见她的身影。护士长打电话给她时,只见走廊远处匆匆走来一位精干的女医生。直觉告诉记者,她就是张宝红。原来,张宝红正在为次日的心血管介入手术做周密的准备工作。

担当重任

1991年,张宝红于内蒙古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包头市第四医院心内科工作,并成为王志革麾下的一员。据了解,十几年前,时任包头市第四医院的党总支书记、心内科主任王志革是包头市著名的心血管专家,他带动了包头市第四医院及包头市心内科业务的快速发展,并使包头市第四医院心内科在包头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老专家的言传身教,张宝红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进步很快。1999年,张宝红又考入山西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业。有了8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后,重新回到大学殿堂充实理论知识,然后再回到临床一线工作,这种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对于张宝红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又一次提升。2005年,张宝红又有机会前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修1年,其中半年时间她在钻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心脏起搏治疗。2006年学成归来后,在王志革命的带领下,张宝红首次参与了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放置支架手术,并且取得了成功。

传统医学对于心血管堵塞通常都是使用溶栓药物治疗,严重者需做开胸手术,这使得心梗患者的死亡率极高。而介入手术的普及,即通过微创技术在血管堵塞部分放置支架,使患者在创伤最小的情况下实现了最大的手术价值。医学上的这一进步,对于患者来说是福音,但对于医生来说则是一次医疗技术革命。

2012年11月,张宝红承担起包头市第四医院心内科主任的重任。包头市第四医院院长王岗在张宝红上任时,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心内科的老传统不能丢,心内科一定要再创辉煌。”有了院领导的支持和鼓励,由张宝红带领的心内科团队信心满满地投入了工作。

2012年,在王志革的帮助下,张宝红积极与北大人民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国内较大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此次还特邀国内著名心血管介入专家王伟民前来包头市第四医院为患者做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心脏起搏治疗手术。

经筛查,共有4名患者被确定为手术对象。但手术当天,专家对其中3名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认为,这3名患者的疾病指征不适宜做介入治疗。另一名患者虽符合放置支架的指标,但术中发现,患者的血管条件不是太好,所以改做了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不论是北京专家,还是包头市第四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本着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一切从患者的健康出发,处处为患者着想。尽管几台手术没有按照预期方案执行,但它仍标志着包头市第四医院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成功启动。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情况良好,张宝红那颗紧张、充满期待的心终于踏实了。张宝红说,通过此次手术的开展,自己心里更加有底了。“别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别人能做好的,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

争分夺秒

心脏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之一,一旦心脏出了问题,人的生命很可能会在分秒间丧失。

“心内科是专治患者心脏疾患的科室,心内科工作稍有疏忽,就是人命关天。”张宝红说,正如她在北大人民医院进修时一位老专家说过的话,心内科医生要像得了甲亢一样,时时刻刻要有“小甲亢症状”。虽是句玩笑话,但却反映了心内科医生不为人知的甘苦。

心内科医生只要进入工作岗位,走廊里传来的任何呼叫声都会让他们不顾一切地冲向声音来源的地方。有一次,一位70多岁的患者上厕所时心脏出现异常,听到家属的呼叫,医护人员立即把抢救仪器推到厕所里,分秒必争地就地对患者进行施救。张宝红说,“这样的事在心内科经常发生。”2012年11月,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来到包头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就诊,主诉胸痛胸闷已1个多小时。张宝红急忙前往急诊科会诊,经检查,患者当时未显示心梗指标,用药后也未见症状有缓解迹象,此时已近中午,张宝红很是不放心,遂嘱医生留患者在病房观察一段时间。

正当张宝红准备下班时,医生告诉她,患者刚刚被推到心内科走廊里就出现了危重情况。张宝红听了,立即往走廊跑,“争取时间,快速抢救!”一场生与死的争夺战在走廊里展开了,心电图仪、电击除颤仪、抢救推车等抢救设备此时都被推到了走廊里。强心针注射,心脏复苏,电击除颤……电击除颤一次,症状不见改善,电击除颤两次,症状还是不见缓解。通常情况下,电击除颤3次~4次不见好转,患者基本就无生还的希望了。可他只有20多岁,并且他的心电图还有微弱图形,张宝红无论如何也不愿相信他就这样死去。继续除颤……就这样,在电击除颤9次后,患者终于出现窦性心律,患者的生命有了回还的迹象。

待患者的生命迹象平稳后,医护人员将他送入病房,此时已将近下午14时了,张宝红不但没有回家,而且连午饭也没吃就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累,心累。”这是心内科医生的普遍感慨,但是他们仍保有一颗火热的心。

快乐着患者的快乐,痛苦着患者的痛苦。张宝红说,治疗成功、病人康复后的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她和她的团队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