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的生命之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的生命之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艺术作品往往以感性形式显现创作者对生命的某种思考,这也是读者(观众)对艺术作品解读的重要的审美维度。本文探讨波兰电影《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主要从影片色彩的表意、影片重要的行为和道具元素、孤独的表现与主题插曲《迈向天堂之歌》等几方面分析,追索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部影片中如何运用电影语言诗化述说人的内心深处的东西,分析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对精神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关键词] 命运;神秘;灵魂;不在场;上帝

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论述《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时提出:“哲学家则往往静观领略艺术品里心灵的启示,以精神与生命的表现为艺术的价值。”这是从审美维度来分析艺术作品,而艺术审美的前提是艺术作品的存在。被电影评论家、爱好者尊称为电影哲学家、叙事思想家的波兰电影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tof Kieslowski)作为艺术的创作者,在其作品中观照人类的心灵深处,探寻精神与生命的玄妙体验,他将“捕捉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电影目标。他的《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即一部探索内心世界的电影,将“难以名状的不合理的感觉、预感及各种关系”[1]176用诗化的电影语言娓娓道来。

《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摄制于1990年,讲述了一个神秘、优美而婉伤的故事:一个波兰女孩,一个法国女孩,一般年纪,一样的名字――薇若妮卡,一样天籁般的嗓音和音乐天赋。波兰少女以天鹅垂死般的哀鸣歌声演唱,终因心脏不能支持的高音而死在舞台上,而法国女孩此时冥冥中感到不可抑制的忧伤和孤独。在两个女孩的生命中仅有一次相遇:在波兰混乱的广场上,波兰女孩惊异地看到了在大巴车上和自己一样的法国女孩,法国女孩用摄影镜头记录了波兰女孩却不自知,直至生命中偶遇的木偶艺人发现了照片中的另一个她。

影片用平行蒙太奇讲述故事,结构简明,叙事态度冷静,没有强烈的戏剧性冲突,两个女孩的生命关系以及法国女孩与童话作家的爱情中的悬念心照不宣。整部影片笼罩在一种迷蒙的神秘感和温暖的情调之中,把对生命的观照、对孤独的阐释和对未知的追寻都融入了这片柔软的情绪中。

一、色彩谱绘命运交响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他的电影拍摄中常使用滤光镜渲染画面。在《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中,他用金黄色的滤光镜营造一种温暖热情的氛围,把两个世界统一成一个整体。这是一种闪耀着天堂般神圣光辉的色调,但在洋溢着暖意的基调上,画面都蒙着薄薄一层暗淡的色彩。这种色彩调和正与影片主人公心灵相通,冥冥中能感受彼此的空灵思想,以及波兰女孩离世,法国女孩不可抑制的莫名的哀伤暗合。

在金黄色的总基调下,影片中还大量运用了绿色和红色。绿色弥漫着一种神秘、冰冷甚至诡谲的情绪。当波兰女孩与男友缠绵,与父亲交谈,在音乐厅演唱;当法国女孩观看木偶剧,当亚历山大•法布里仿照她的经历做了两个相同的木偶――绿光就闪耀在窗玻璃上、墙面上、剧中人物的面庞上、头发的光泽上,甚至装载着木偶童话的车体就是一个绿色的盒子。绿色是饱含在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颜色,是渗透进两个薇若妮卡生命的颜色,是她们无法逃避的命运,是缺席的“上帝”的表征。在波兰女孩姨妈家房间的墙面上,法国女孩的红色毛衣、围巾,旅馆房间的红色布置彰显了另一种情愫――红色是纯然的热情,是生命之火燃烧的希望,是探寻命运暗示的努力。红绿两种相对立的颜色在影片中不断冲撞,产生的并不是背离式的断裂,而是血浓于水的圆融之感,切合红绿的补色关系,将命运与个人交错地包容在影片中。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中还有一种“带有的神秘主义的、悠悠怆情般的深紫色”[2],这种紫色并不是直接显现在影片的画面中,而是蕴含在导演的思想和影片整体的内涵和意境中。《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即用“这种只能用灵魂感觉的色调”[2]潜移默化地触动着观者的神经,使其跟随影片思考有关生命的高妙深远。

二、与“上帝”的目光对视

影片中,两位薇若妮卡都经常会在独处时忽然凝视某个地方,被凝视者是个缺席的所在。如波兰女孩在火车上微笑着凝视斜上方,法国女孩在巴黎石板巷道中循着阴影缝隙中的阳光边走边望着高远处,影片中没有线索可以表明她们究竟在凝视什么。但这种缺席的所在映射到观者心中直指一种超然的神秘力量,引导主人公和观者共同探索关于不可释怀的感觉的答案。但是这答案是不可知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也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正是不知道答案才拍摄这电影的”。

除去完全不可见的所在,水晶球和放大镜中的世界也是她们凝视的对象。她们透过水晶球看世界的倒影,水晶球可做她们心灵的象征,也是联系她们生命的一个纽带。波兰女孩父亲的画中的红色尖顶教堂出现在法国女孩梦中的水晶球里。当她们凝视水晶球,又是与自己心灵和“上帝”的深情对视,也体现了她们对认知生命的渴求。放大镜是寻找的途径,法国女孩用放大镜察看邮戳找到了木偶艺人。在影片开始,两个幼年的薇若妮卡就在母亲的声音中透过水晶球和放大镜寻找世界和生命的奥秘。第一个女孩倒悬身子看着窗外和水晶球中类似的倒置的夜景,母亲用波兰语告诉她:“那就是我们等待的星星,代表着圣诞夜的开始,你看到了吗?还有那,下面像雾一样的,看,那不是雾,是成千上万的小星星。”第二个女孩透过放大镜观察一片树叶,母亲用法语告诉她:“这是第一片叶子,现在是春天,所有的树都长叶子了,看,这里,叶子的背面有细致的纹理和纤细的绒毛。”两位母亲仅有这一次没有画面的出场,用声音(语言)教她们第一次领会世界和生命。在整部影片中,母亲的不在场成为两个薇若妮卡生命源头和生命关系的无法探知的悬念,但在生命之初就教会了她们认识生命。影片结尾,法国女孩抚摸孕育生命之叶的树干,感受生命之谜。母亲虽不在场,却深深影响着两个薇若妮卡,也暗示着不在场的灵魂之母对她们命运的掌控。

这位电影哲学家所做的就是用具体可感而又模糊不定的电影语言提出一个问题。法国人称他使看不见的东西有了形象,使无法形容的东西可以被理解。或许就是在主人公与缺席的“上帝”目光际会的一刹那激起了观者心中的波澜,涌出对生命、灵魂的思考。

三、休戚相关的孤独灵魂

有一位15岁的巴黎女孩曾对基耶斯洛夫斯基说,看过这部影片,她现在知道灵魂的确存在。基耶斯洛夫斯基说:“只为了让一位巴黎少女领悟灵魂真的存在,就值得了!”

“迷信、算命、预感、直觉、梦,所有这些都是人的内心生活,是最难拍的。即使我知道,不管我多努力都没办法将它们拍出来,我还是选择了这个方向,并在自己技术许可的条件下努力朝这个方向接近。”[1]178这部电影直接诉诸了神秘的宿命和难以解释的灵魂。

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大量的细节丰富地表现了两个薇若妮卡息息相关的命运。镜像倒影恰切地阐释了双重命运。影片中大量运用了镜像或者双重影像:波兰女孩与男友在楼道缠绵时墙上放大的身影,在房间里凝视着墙上自己的照片,与父亲交谈时玻璃上面庞的倒影,排练场中、公交车上镜中的自己,这些场景无不暗示着双重生命的存在。生命中惟一的一次相遇,留在照片中的波兰女孩和亚历山大•法布里因此制作的两个木偶更是直接地阐释双重生命。双重影像的构成指认了多重时空中的不同身份的相关性。另外,放大镜、水晶球、鞋带、心电图、戒指以及波兰薇若妮卡父亲的画,戴帽子的女人,踽踽独行的老太太都联系着两个薇若妮卡休戚相关的命运。

孤独是她们对生命的感知,也是她们命运的代名词之一。波兰女孩对父亲说:“我有奇怪的感觉,我感觉我并不孤独。”法国女孩在波兰女孩离世时“不知道为什么有种非常伤心的感觉”,她对父亲说:“我感觉我很孤独,是突然感觉到的。”

通过薇若妮卡对彼此的感知和寻找,可以观照人类的命运,观照孤独能否被救赎。波兰女孩的离世让法国女孩感受到莫名的感伤,她选择放弃了歌唱事业而专心于音乐教育,冥冥中“避开了痛苦的生死抉择,却不得不承担起另一种更长久、更深邃的生存之痛:永恒的孤单。从此,灵魂的游走便成为她在俗世生活中最真实也最痛切的体验”[1]190。这种孤独是不可排解、不可分担的。当木偶艺人利用了她的经历,制作了两个相同薇若妮卡木偶,编撰了相似的童话故事,她的孤单就被公开了,不再独属于自己。孤独没有被救赎,反而被滥用了,这是对她灵魂的亵渎。法国女孩在孤单中被孤单遗弃,进入了更深切的痛苦。

这种灵魂的休戚相关正如英国十七世纪诗人约翰•堂恩的那首诗――《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这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理性思考,也是对人类生存价值的追索。两个薇若妮卡是“上帝”的孪生子女,命运紧紧相连。波兰和法国也同样是历史的孪生国度,人与人之间都是分享着彼此呼吸的生命体,国与国之间都是根植在地球上相连的陆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分担着彼此的悲欢,承受着彼此的命运。但两个薇若妮卡仍然是不同的遭遇,人类是一个整体,孤独却是永恒的主题。

四、迈向天堂之歌

《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是一个有关音乐的故事。一个薇若妮卡选择了做唱诗班的领歌者,用极其优美的嗓音演唱常人难以企及的高音,似乎只有这样的歌声才能给她带来心灵的高峰体验。她热爱音乐,在大雨中依然纵情歌唱,明知心脏无法承受高音的压力却手缠绳线勉力坚持,终于在舞台上高唱《迈向天堂之歌》时猝然倒下。另一个薇若妮卡在心灵莫名的震荡后选择了放弃,在学校教孩子们演奏《迈向天堂之歌》的音乐,木偶艺人的匿名电话中播放了波兰薇若妮卡的原唱声音,影片中也不时出现无声源的《迈向天堂之歌》作为背景音乐。

哦,你们坐着小木船

因渴求聆听我的歌声

尾随我在歌唱中驶向彼岸的木筏

请回到你们自己熟悉的土地

不要随我冒险驶向茫茫大海

因万一失去我而迷失

我要横渡的大洋从没有人走过

但我有列密瓦女神吹送

阿波罗引航

九位缪斯女神指示大熊星

这首《迈向天堂之歌》是作曲家普里斯纳配合但丁《神曲》中《迈向天堂之歌》(第二歌)的意大利文词谱写而成的。普里斯纳参与了影片制作的全过程,对影片情绪把握得游刃有余。清透圣洁的女声与意蕴悠远的词句贴合影片细腻柔软而忧伤的调子。《迈向天堂之歌》恰是波兰薇若妮卡的心声,也是她的挽歌。她是一个艺术与精神的大无畏的追寻者,纯洁而执著地追求自己梦想的歌声,歌声将她引渡到彼岸。她告诫另一个薇若妮卡不要追随她而冒险。影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迈向天堂之歌》是波兰的薇若妮卡和无所不在的“上帝”对法国的薇若妮卡一次一次的心灵告慰,告诉她另一个她在众神的指引下抵达彼岸。法国的薇若妮卡教孩子们演奏这首曲子,也将这种灵魂的沟通传递。

[参考文献]

[1] [英]达纽西亚•斯多克.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M].施丽华,王立非,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 刘小枫.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M]//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05.

[作者简介] 李静(1987― ),女,河北保定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传播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播;徐晓村(1954― ),男,山东莱阳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茶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影视传播。